今年大陆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网友近期疯传“大旱之后有大震”的旱震理论。1972年耿庆国提出“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他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最显著例子,2006-2007年四川发生了特大干旱,然后2008年就发生了汶川大地震。
综观内外情势,习近平今秋连任,似乎确定,这一届,习近平将接手多方面瓶颈、他将把中国带向何方?
中共北戴河会议后,李克强的去留成为外界关注热点。李克强在北戴河会议后的活跃,被外界解读为是习近平做出了某种妥协。25日,自媒体时政分析评论人士章天亮教授分析说,如果让李克强接任总书记,有没有可能?只有一种可能,如果李克强当总书记,习近平会担任党中央主席,恢复到毛泽东和华国锋时代的党主席制度。王笃然指出,中共的文宣系统是掌握在王沪宁手里,所以对胡春华的宣传和对李克强的打压,实质上是由王沪宁操控的。王沪宁的操控中,也可能有他自己的利益和派系色彩在里面,因为他毕竟是被江泽民一手提拔起来的。
中共今次换届情况特殊,在权斗激烈未能止息的情况下,届时中共政治局七常委谁上谁下?近日《美国之音》一篇分析文章说,现在7常委中,72岁的栗战书和68岁的韩正,最可能退出,其他人都有留任可能。旅美独立评论员鲁难分析,胡春华接任总理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从其年龄和团派背景上,都符合党内团派和红二代之间“隔代隐传”的规矩。同时,丁薛祥、陈敏尔和李强作为习近平的爱将,都是可能入常的最大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