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范仲淹

深度起底杨氏家族
2025-08-14

老将杨业决定,要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自己对大宋帝国的忠诚。这是北宋雍熙三年(986 年),为了报七年前高粱河之战惨败给辽国(契丹)的耻辱,同时也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一年,宋太宗命令大军出征,再次北伐辽国。于是,宋太宗派遣三路大军北上,其中东路作为主力军,由大将曹彬、崔彦进率领...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 行善忠厚深受百姓爱戴(图)
2025-07-21

北宋名臣范仲淹。(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北宋名臣范仲淹,二岁丧父,他的母亲改嫁后,范仲淹随母亲到继父家生活。后来,考上进士,被任命为参军,把他的母亲接去赡养。母亲去世后,为母亲守孝而离开官场。孝期满,才再次为官。刚正廉直不容于权贵天圣七年,发生蝗灾和干旱,蔓延江、淮、京东。范仲淹请...

范仲淹为何失败被过度黑化的“既得利益者”(图)
2025-07-01

【故国神游.两宋风华】(三十五集)新政谋国多艰难庆历四年秋意寒堪称千载之伟人的范仲淹、富弼都是庆历新政的主导者,然而庆历新政为何失败?(图片来源:免费图片天真/故国神游)大家好,欢迎回到【故国神游•两宋风华】,我是元曦。上集我们讲到,仁宗朝庆历三年,范仲淹等人提出十条新...

范仲淹千年之前说的这句话,你听懂了吗
2025-06-12

北宋人沈括在自己的《梦溪笔谈》里,记录了一件很小的事情,是关于名臣范仲淹的。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就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上任没多久,朝廷就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仁宗皇帝的一个近侍(宦官)犯了法,具体什么事没说,不过罪行比较严重,但是也没严重到杀头的地步。这件事就被拿出来交给...

开封缺米,范仲淹一眼就看出了漕运的贪腐猫腻(图)
2024-12-15

范仲淹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发现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开封缺米,京畿军队没吃的了。这件事神奇到什么程度呢?当年还不是皇帝的宋太宗反对哥哥宋太祖从开封迁都洛阳的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开封的漕运非常发达,从四面八方的河道运送来的粮食,足够支撑京城数量庞大的禁军。但是现在,...

谌旭彬|皇上不喜欢好人抱成一团
2024-11-29

这年六月份,改革的反对者捏造了一个流言,说范仲淹有意废黜宋仁宗,另立新君。流言很蹩脚,毫无可信度,但宋仁宗已不愿再表达对范仲淹等人的信任——他只信任散沙式的范仲淹,而非与人抱团的范仲淹。为求自清,范仲淹只好以防秋为名,离开中央,去地方做陕西、河东宣抚使,另一位改革旗手富弼,也离开了中央,去地方做河北宣抚使。这年九月,靠着恩荫进入体制的官二代陈执中被宋仁宗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

皇帝、宰相和范仲淹(图)
2024-09-10

范仲淹宋朝时代,范仲淹为官正直,以直言忠谏而著称。张世逊被罢除宰相的职位,就是因为范仲淹弹劾所致。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张世逊又当上了宰相。一天,宋仁宗对张世逊说:范仲淹曾经有奏疏,请求废掉朕,应该处置他。张世逊说:按着法律范仲淹该杀,然而,我还没有见到他建议废掉皇上的奏疏。宋仁宗...

面对强权前赴后继,这可能就是北宋文人的风骨吧(图)
2024-07-30

北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因为不满当朝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权知开封府范仲淹给仁宗上了一张《百官升迁次序图》,将朝廷重要岗位的大臣的履历和升迁过程全部标识出来,然后给仁宗一一剖析,哪些升迁途径是不公的,哪些升迁过程是违规的,然后劝仁宗,不要把所有的人事权都交给宰相。这样旗帜鲜...

恕可成德(图)
2024-07-28

宋朝范纯仁(范仲淹次子)曾经说:我一生所学习的,只得到忠、恕两个字,一辈子也用不完。在朝廷上侍奉君主,接待同事和朋友,与同族的人和睦相处,一刻也没有离开这两个字。他又告诫儿子和学生说:即使是最愚蠢的人,在指责别人时总是清醒的;即使非常聪明的人,宽恕自己的过错就是糊涂。你们应该经常...

范仲淹创义庄 传奇延续近千年(图)
2023-12-1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广为人知的名句。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了非政府、非宗教的民间慈善组织义庄的大慈善家。而这一慈善组织从北宋一直延续到清末,延续了八百多年,堪称奇迹。《宋史‧范仲淹传》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