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诺贝尔奖

黄天辰:屠呦呦的“东方神药”源自老祖宗中药 当选美国院士打脸中共
2025-05-06

屠呦呦是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得到灵感,1971年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终于成功提取了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她在论文中表示其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人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其研究成果拯救了全世界几百万人的生命。从1971年成功提取青蒿素,到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的发现从未得到国内科学界的公认。获得诺贝尔奖后,中共官媒一拥而上,报导中一再宣称是中国科学家集体努力的成果,对于重大研究成果被埋没40多年避重就轻。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的悲惨人生
2025-03-29

就在发现沙眼病原体的1958年,拔白旗运动兴起,而汤飞凡受到了各种批判和侮辱。万念俱灰的他于1958年9月30日凌晨在家中自尽。 1982年,因为一个人的杰出贡献,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预备推荐他申报诺贝尔奖,他是当时最有希望也最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但正在一切按照计划进行着的时候,IOAT却不知道,他早已不在人世......这个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一生献身于医学研究,却最终被抄袭、被代替、被屈辱而死。

吴惠林:第四章 寇斯定理的诞生
2025-01-31

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顾名思义,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寇斯(Ronald Coase,1910—2013年)的理论,如今已名闻遐迩、大家琅琅上口,即便其真意或许不那么地被真懂,而且其出现也经过一番的波折,有意思的是这个名称还是史蒂格勒命名的呢!...

【重温】阿西莫格鲁演讲:国家为何失败?(已补充译文删减的中国部分)
2024-11-11

如今,在中国随处可见市场激励机制,任何来中国的人都会被中国经济的活力所震撼,因为人们充满了追求利润的动力,努力创新,敢于冒险,但这一切都有其限制。这一切都发生在政治上掠夺性制度的框架内。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最大担忧是“创造性破坏”,这正是我们在书中所称的“对创造性破坏的恐惧”。

惊人的命运法则:你相信什么,就会发生什么(图集)
2024-10-30

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以支配对待命运的态度。

阿西莫格鲁演讲:国家为何失败?(译文删减的中国部分已补全)
2024-10-21

如果我们观察每一个独裁者的演讲和行为,他们都会谈到稳定,而稳定最重要的含义就是他们不希望社会发生可能动摇自己权力的变革。然而,有时候稳定是有利的,比如在攫取性制度下的增长时期;人们更愿意接受波费里奥·迪亚斯的独裁统治,而不是军阀相互残杀制造的混乱。

阿西莫格鲁演讲:国家为何失败?
2024-10-21

如果你回顾历史,甚至在一些当今社会,它们实际上非常接近包容性经济制度的极端对立面。我称它们为“攫取性经济制度”(extractive economic institutions),而不仅仅是“排他性经济制度”(exclusive economic institutions),因为我想强调的是,这些现象——不安全的产权、行业进入壁垒、阻碍市场运作的法规、个人选择赚大钱的职业、制造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等等——都是包容性经济制度的对立面。

(被封杀) 李华芳|兴于包容、毁于榨取
2024-10-18

两位作者对中国的“榨取性制度”表示悲观,但这样一种简化的概括并不足以展示中国的动态。除了上面谈及的领导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外,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也没有解释“榨取性制度”如果放宽一定程度,允许更多准入,甚至朝“包容性制度”略有转向,这个过程释放出来的制度潜力是不是足以支撑一个强劲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崩溃走向 诺贝尔奖得主12年前就曾预言(图)
2024-10-17

三位美国学者获得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研究证明了民主制度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其中两位学者十二年前出版的著作中,曾预言专制体制下中国经济发展将走向没落。有专家认为当下中国的实情基本符合预测,中共治下的中国经济崩溃走向,已无挽回的可能。

李政道:他们是理想主义者和无辜者(图)
2024-08-08

编者按:8月4日,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去世,享年97岁。1989年5月底至6月初,李政道在北京主持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世界实验室场、弦与量子引力研讨会,当时北京正处于天安门民主运动时高潮。会后,这场研讨会的论文集合成了一本书。李政道为这本书写了序,在序言中李政道说,将这本书献给...

吴惠林:跋——诺贝尔、史密斯、凯因斯、顾志耐
2024-07-08

一年一度备受瞩目、地位崇高的诺贝尔奖揭晓时,得奖者大概都会获得实至名归的恭维,除了名声一夕暴涨外,还有丰厚奖金可拿,真可谓名利双收,风光至极。在羡慕、恭贺声中,大家不知有没有为何会有诺贝尔奖的疑问。这个问题的官式答案相信可以找到,姑且不去查询,个人在此提出一项解释,供读者们玩味。...

【老照片】8年前《人民日报》雄文 预言中国进入高收入阶段 不过……(图集)
2024-06-17

明天就是人民日报2016年的雄文《中国预计从2024年开始进入高收入阶段》发表8周年。文中“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政治上不出现颠覆性错误,经济上不出现毁灭性打击,制度上不出现断层式波动……”

吴惠林:聊一聊“诺贝尔奖”
2024-05-31

真正的经济学家,起码应有以下的认知:必须了解其所关心的“人”,与生物学或动物学家心目中的“人”不一样。经济学家虽也知道“人”具有一般动物的欲望、冲动和本能的反应,但更重要的是,“人”还具有异于禽兽的意志、理念和逻辑思考。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大特征。人的欲望会自我繁殖不断增多,而其满足却要受到外在种种限制。于是在要求满足的过程中,他不得不有所选择。选择,是出于不得已;选择什么,则又力求自由。这就是说:人,并非生而自由的,但具有争取自由的本能。

提出“上帝粒子”理论 诺贝尔得主希格斯病逝(图)
2024-04-10

提出上帝粒子(又称希格斯玻色子)的英国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奖者希格斯(Higgs boson)去世,享年 94 岁。 爱丁堡大学的声明称,他在短暂患病后,4月8日在该市家中安详离世。希格斯为爱丁堡大学的荣休教授,大学声明形容,希格斯是真正有天赋的科学家,其远见和想像丰富了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