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1000元 拿回1000万 还能当国家干部”
“投入1000元(人民币,下同,约140美元),6个月后可拿回1000万,还能当央企国企干部”,山东省惠民县检察院近期揪出一场民族资产冻结诈骗犯罪,歹徒利用国家政策编造虚假国家项目行骗,短短半年竟吸引逾1900人参与,骗取金额逾600万。
红星新闻报道,山东省惠民县检察院经过六个月深挖细查,揭开这场网络骗局。歹徒打着“扶贫政策”旗号,表示要帮助低收入、失业、负债人群脱困,宣称只要投入1000元,180天之后就能得到1000万元,加入项目后每个人都将是央企、国企干部,入住保供村后还可享免费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
据报道,以网络销售茶叶为生的农村妇女张某,2023年11月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乡村振兴局的副司长,“现在国家推出‘惠民生国债’项目,需要你带领团队去购买”。随后,对方给她发来国家某局某部任命其为“惠民生国债”项目总负责人的任命文书及相关“红头”文档。
张某信以为真,接受了任命,于2024年2月成立乡村产业振兴投资集团并担任运行总裁,经过张某的宣传、宣讲,该集团吸引一群“有志之士”,还通过社交软件发布宣传信息、开在线会议宣讲项目好处等方式吸引会员参与。
前期宣传“惠民生国债”,承诺购买国债日收益4%,收益次日就发放;之后宣传“首都保供村”项目,日收益4%,收益同样于次日发放,还宣称保供村建成交付后会员能分到精装房,享受村集体免费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项目推行后,短短半年吸引1900多人参与,骗取金额逾600万。检察官查办案情时,许多犯嫌辩解“我以为项目是真的,为获得国企干部身份、享受分房而加入,没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我投资了1000元,也是上当受骗者”。张某也辩称自己由“王小平”任命,对于诈骗不知情。
但检察官发现,上线多次要求张某“加强保密教育”,亲友多次规劝她“项目是假的”,张某也预测有一天会崩盘。综合上述证据,检察官认为,张某能够意识到“王小平”身份及项目的虚假性,虽未主动伪造公文、印章等,但接受上线为其炮制的虚假身份,且不加否认,在宣传过程中冒充权威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认定是诈骗行为。
2025年6月18日,惠民县法院一审判决,分别处张某等7名被告人三年六个月至三年徒刑,各并处罚金2.7万元至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