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HK报告敦促香港终审法院外籍法官辞职
图为香港中环终审法院大楼。(余钢/大纪元)
8月28日,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CFHK)发布最新报告,敦促香港终审法院(CFA)仅剩的6位海外非常任法官立即辞职,停止充当粉饰香港法治崩坏的工具,为中共的迫害行为涂脂抹粉。
标题为“仍在为迫害增添光环:为何香港外籍法官辱没普通法传统”(Still Lending Prestige to Persecution: Why Hong Kong’s Foreign Judges Disgrace Common Law Tradition)报告,由The Duty Legacy Ltd创办人兼董事总经理、防止暴行联盟(The Allia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Atrocity Crimes)理事詹姆斯‧约瑟夫(James Joseph)撰写,是对CFHK于2024年5月发布的报告《为迫害增添光环:外籍法官如何破坏香港自由以及他们为何应该辞职》的延续。
报告揭示,北京强加的法律——特别是2020年《香港国安法》和2024年《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第23条)——如何侵蚀香港法治、限制基本自由,并将司法系统转化为政治迫害的工具。
报告点名6位仍在任的外籍法官:澳大利亚法官欧颂律(James Allsop)、甘慕贤(William Gummow)、祈显义(Patrick Keane),英国上议院法官廖柏嘉(David Neuberger)、贺辅明(Leonard Hoffmann),以及新西兰法官杨伟廉爵士(Sir William Young),杨伟廉于5月刚刚获得认命。
报告记录了自2024年3月以来,已有6名外籍法官辞职,部分法官明确表示对香港司法独立受侵蚀的担忧,英国法官郝廉思(Lawrence Collins)曾表示他辞职源于“香港的政治局势”;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则直言香港已“逐渐变为一个极权地区”,法治严重受损。
参与政治犯案件的司法共谋
报告显示,多名终审法院法官参与了具有政治色彩的裁决,包括恢复人权活动家周杭彤(Chow Hang-tung)因“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会”的定罪;驳回《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Jimmy Lai)针对类似指控的上诉;以及恢复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因披露时任元朗警区助理指挥官游乃强涉及“721事件”被廉政公署调查的定罪。
报告指出,虽然外籍法官甚少直接参与国安案件,但他们继续留任等于为整个具有迫害性的所谓“法律系统”背书。
报告进一步提到,《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使模糊的“国家安全”指控被广泛滥用。
自2019年以来,已有超过1,900名政治犯被拘留、检控或判刑,包括香港47人案中45人被判处4至10年不等的刑期。
北京更通过海外通缉、悬红追捕流亡港人、吊销护照及骚扰流亡人士家属,进一步加剧对公民自由的打压。
报告还记录了北京针对海外异议人士的多宗跨境镇压案例。报告指出,来自澳洲、纽西兰及英国的终审法院外籍法官继续留任,是否与其本国的法律和道德标准相冲突。
香港当局利用外籍法官粉饰法治假象
报告批评香港当局利用外籍法官的存在,维持香港法治可信的假象。
7月,因损害香港自治及从事跨国镇压而被美国国务院制裁的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巴黎演讲中,引用新西兰法官杨伟廉爵士的终审法院任命作为香港司法可信度的证明。
CFHK英国及欧盟总监马克‧萨巴赫(Mark Sabah)表示,“退休的普通法法官竟然允许自己被香港当局利用,替打压异己的行为粉饰,掩盖《基本法》保障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集会自由遭到剥夺的事实。”
他指出,“这份报告清楚说明,这几名海外法官必须体面地辞职的时候已经到了。他们充其量是不合时宜的存在,最坏的情况则是助纣为虐,成为打压的帮凶。”
报告还提出四项建议,呼吁美国国会尽快通过《香港司法制裁法案》(Hong Kong Judicial Sanctions Act),追究香港官员、法官和检控官协助中共镇压的责任;敦促英国、加拿大等普通法国家效法美国国务院,制裁对镇压行动负有责任的香港官员,通过国际制裁向外籍法官施加辞职压力;以及接受香港法院职务的公民应被限制不得在其本国担任国会议员等公职,以避免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