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评论 > 好文 >

(被封杀) 老鼠记者|探望杨继绳

【404文库】老鼠记者|探望杨继绳

img

笃笃笃,并不有力的敲门声只响了三次,屋里就传来熟悉的湖北口音的应答声:来啦。随后,房门打开,熟悉的老杨的身影出现了。

我的目光急切地在老杨的脸上扫描、求证。已经七八年没有见面了,偶尔,老杨会在微信私聊中感叹老病的无奈,所以我太想知道,时间的毒手又在敬爱的老杨身上犯下了什么样的暴行。

很快,鉴定完毕:眼前的老杨,尽管因帕金森症而不良于行,但面色红润,目有神采,寿眉飘展,重要的是,头脑清醒,对于一个85岁的老人而言,夫复何求!

img

书房中的老杨。2025年5月26日下午拍摄

迈着碎步,老杨引导我们穿过他的书房在客厅落座。客厅并不宽敞,也就十二、三平米的样子。正对茶桌的一面墙上,醒目地挂满不同年代的全家福与儿孙辈的照片。每张照片上的老杨,都是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

一会儿,老杨的夫人徐觉容大姐从卧室走出来,加入了谈话。话题并不宏大,在儿女、老年保健与柴米油盐之间跳跃。令人欣慰的是,与他们谈话,我们并不需要特别提高声调。

老杨与徐大姐的后代个个优秀。儿子与老杨是校友,也毕业于清华大学,目前工作于最前沿的AI领域。孙子正在北大攻读物理专业的博士,外孙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读本科。徐大姐说,不久前,孙子在一家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语气中有不掩饰的自豪。

老杨以同样自豪的语气强调说,他们的外孙女特别喜欢阅读。

我们赞叹说,因为基因优秀呀。

对于这一点,老杨与徐大姐显然都无意俗套地谦虚一番。徐大姐早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退休前在天津设计院任总工程师。老杨是清华汽车专业高材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新华社要招收工科背景的人做记者,老杨得以进入国社,并大放光芒,尤以退休后出版的那几部大书而照耀一世。他们有理由骄傲。

李慎之先生在评论钱钟书当年出任社科院副院长一职时评论说,有的人是以官荣人,而极少数人是以人荣官,钱钟书就属于后者。言下之意,钱钟书出任社科院副院长,是社科院的光荣。

在我看来,同样的道理,老杨的存在,是新华社的光荣。若干年后,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以文字为业者的文字都将化为时间的灰烬,但老杨的那几部书不会。相反,它们必将彪炳史册,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形伟岸,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历史是无情的,千百年来,它还从来没有把荣誉给过那些谄媚的文字、弯曲的脊梁,只有那些记录民族苦难、捍卫人类尊严的笔墨,才能获得它的垂青,传之久远。

不过,正如拿破仑所言,仆人眼里无伟人。在老杨家人的眼中,他不过是一个好脾气的爸爸、一个书呆子而已。徐大姐甚至有些抱怨丈夫的不通人情世故。

这的确是老杨的“软肋”。关于他的不通人情世故,有许多故事。很有多年前,我就从他的部门同事的口中听说,有一次,同事在一起打牌,老杨的对家是总编辑,由于总编辑屡次抱怨老杨出错牌,老杨把牌一摔,说不玩儿了,然后扬长而去。

人有特长的话,就难免有特短。如果老杨是个八面玲珑、善于见风使舵的人的话,可能就不会写出那些不朽的著作了。

闲谈中,老杨也流露出衰飒之气、苍茫之感。不过,连他的叹老之情也是感人的,他说:“活这么久没意思,成了社会的负担了。”我相信老杨说这话是真诚的。一个为民族为社会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人,能出此言,该让多少人汗颜无地。

我告诉老杨,在当下年轻人喜欢访问的B站上,他的主要的著作,都留下了被人搜索的痕迹。这是他的文字的生命力的证明。

刚进屋时,我拿出一盒茶叶送给老杨,告诉他,这是胡适老家产的新茶。老杨闻言,脱口说:哦,绩溪。从这种熟稔中,不难看出老杨的思想光谱于一斑。在随后对他藏书的欣赏中,这一点很容易地得到了印证。

老杨藏书丰富,书房中插架琳琅,地下也有堆放。临告别前,他让我从书柜中挑几本带走。我选了麦克法夸尔与费正清主编的《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革命的中国的兴起》及原瞭望总编辑陈大斌送给老杨的签名本《饥饿引发的变革》等。

出得楼门后,摩挲老杨的赠书,欣喜之余,贪婪之心却潜滋暗长:应该不惜脸皮,再多挑几本呀!

老婆安慰我:以后再来找老杨要嘛。

我心稍慰。

走出小区大门,回望老杨寄居的京南这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寓楼,心中不禁想,未来的人们,会感激在这里居住过的这位身材矮壮、目光清澈的老人的,感谢他的勇气,感谢他的良知,感谢他专业而勤勉的劳作。

老杨珍重,再见!

谨作俚诗一首,敬献老杨:

书生一介慨当慷,刺破华丽记民殇。

迟暮不须苍茫感,功在千秋史有光。

编辑:江一😎日期:06-03
来源:微信公众号“兔子兔子画漫画”
作者:兔子兔子画漫画
公共知识分子 大饥荒 杨继绳 炎黄春秋 墓碑
【微博精粹】法西斯美学画面:大吼-踢腿-复制粘贴 2025-09-05
颜纯钩:习近平阅兵没名头 只能偷换概念 2025-09-05
法西斯美学三大核心:崇高感、归属感、自豪感 2025-09-05
【微博精粹】习博士,明天阅兵小心心梗哦 2025-09-02
如果发生粮荒会怎样?历史告诉我们的惨痛(图) 2025-09-06
利用粮食诱奸妇女谁在给中共干部背后撑腰?(图) 2025-08-26
爸爸,请原谅女儿(图) 2025-08-14
人间炼狱铁流:人为的大饥荒终身难忘(图) 2025-08-13
为什么彭德怀和刘少奇必被整死?这才是真正的原因!(组图) 2025-08-13
怎一个“悲”字了得?终生难忘人间悲剧(图) 2025-08-11
一省饿死数百万人 这5个省委书记罪责难逃!(组图) 2025-08-08
揭开斯大林的真面目(图) 2025-08-08
“红色恐怖令”发布百年 奠定苏共政治迫害基础(图) 2025-08-01
周恩来明知老百姓饿却做了这样的事(图) 2025-07-31
阳江“乱打乱杀事件”始末(图) 2025-07-30
杨继绳:摆脱蒙骗(图) 2025-07-27
共产之灾造成大饥荒饿死三千多万人(图) 2025-07-25
饿死数百万贵州农民的“贵州事件”始末(图) 2025-07-22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