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评论 > 民意 >

十一期间两则新闻,让我瞠目结舌

十一期间看到两则新闻,让我瞠目结舌。

退役军人用第290次献血“为共和国庆生”,已累计献12万毫升血浆。

但凡事经不起细琢磨,如果按照半年献血一次的标准,290次需要145年才能完成。如果一年献血4次,则需要72.5年;如果按男性单次献血最大量400毫升计算,献血23年,12万毫升需要一年献血13次。

这位河南某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难道是点满HP天赋、血槽条爆满的超级血牛圣体?

另一则新闻则是河南南阳的60岁大爷通过种植瓜蒌年入百万,爆改人生。

报道中,邹大爷通过种植中药材瓜蒌一举致富,短短几年内就让自家的一小块地实现年入百万。

看似励志的故事,却没让躺平摆烂的网友们见贤思齐、闭门思过,一个个没脸没臊地搞怪:“我送外卖都买了10辆车了。”“我们村种瓜蒌之后,人均年收入都超千万。”

看似荒诞的玩笑背后,透露着的是对这种“正能量”叙事的深深质疑和无奈。

如今的社会,充满了所谓的“正能量”。无论是官方宣传,还是社交媒体,仿佛每个角落都在弥漫着这种虚假的光辉。

“正能量”如今被滥用到什么程度?它不仅被用来歌颂个人奋斗,还被用来粉饰社会的不公与不合理。

你失业了?那是动态就业。

你穷了?那是消费降级。

你加班到深夜?那是弹性工作制。

每隔一段时间,新闻上就会出现一些“励志”故事,诸如外卖小哥年入百万、摆地摊月入数万,甚至卖煎饼的都能买房置地。

这些看似鼓舞人心的故事,实际上是在用个别的成功案例掩盖普遍的社会问题,就差把“贫穷是你不够努力”几个字写在每个人脸上。

高高在上者善于利用冠冕堂皇的词汇,用所谓的“正能量”遮盖现实中的困苦和不公,为自己的剥削和压迫披上一层亮丽的外衣,轻描淡写地忽略掉那些不为人知的痛苦。

而独立思考、讲真话、做实事这些曾经被视为美德的品质,反而在如今的“正能量”氛围中逐渐被边缘化,被认为是“负能量”。

如果你被贴上“负能量”的标签,就会被认为是人格和道德存在缺陷。社会对“正能量”的过度强调,已经超越了我们作为人的基本品格,如正直、善良、尊重与宽容,成为了一种可以随时否定他人人格的标准。

说到底,“正能量”就是掩盖道德和良知缺失的遮羞布,成为了无知与冷漠的代名词。它不仅剥夺了人们独立思考的空间,还助长了社会的愚昧与退步。那些打着“正能量”旗号的宣传,实际上是在给人们灌输一种麻木与冷漠,让人们对不公正与不合理视而不见。

这让我想起了“正能量”这个词的起源:

宋山木曾是某跨国培训机构的老总,连续6年亮相春晚观众席,后因为性侵女员工被抓了进去。

他侵犯女员工时最常说的话就是:

“别哭,我给你注入正能量呢。”

编辑:李华😎日期:10-09
来源:入木三分谈
正能量
吴惠林:重建全球自由秩序 重构全球供应链(图) 2025-09-06
李老逵斧劈罗刹海市|说一说我所知道的公众号“呦呦鹿鸣” 2025-09-05
王秀英:国家举行大阅兵 百姓出行遭毒打 2025-09-05
廖亦武:关于中国分裂的一些设想 2025-08-26
走读新生|把老百姓当傻子的操作,开始行不通了!(图) 2025-08-16
倪刃|电影业,正式倒退回2012年 2025-05-06
大陆新网红“郭有才”火遍全网 背后推手是谁?(图/水平) 2024-05-26
剑客写字的地方:媒体连俄罗斯的核辐射都不敢说了?(图集) 2024-04-10
木白文笔平平:俄罗斯核辐射,居然是在“路透社”看到的(图) 2024-04-10
叶克飞:写给朋友们的除夕碎碎念:保持敏锐与愤怒,是唯一自救之道(图) 2024-02-10
“男看耳朵,女看嘴”:告诉孩子,找对象之前,这句老话一定要明白(组图) 2024-01-24
404文库:呦呦鹿鸣:台长与孔子(图) 2024-01-20
【微博精粹】大厦将倾 股市先崩 2024-01-19
被封杀404文:“从来不做跨省舆论监督”,山东电视台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图) 2024-01-18
2024,去靠近拥有正能量的人!(图集) 2024-01-03
心态(太神奇了)组图 2023-12-05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