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心灵之灯 >

PUA刚搞明白,NPD又是个啥?

《比PUA还要更可怕,远离NPD!》《NPD就在身边,N大特征看你中了几条?》……近期,各大社交平台上,动辄能看到这样的标题。有人能细数NPD的特征和危害,有人能快速辨别电视上的明星艺人、身边的朋友伴侣谁是NPD,也不乏有人一头雾水搞不清楚这是个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NPD,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简称。从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看,NPD患者会表现出一系列稳定持久的“自恋行为模式”。夸大自我重要性,痴迷于对权力、成功、完美爱情等幻想,容易嫉妒他人,缺乏同理心,喜欢利用别人……一些描述性特征,为我们识别NPD提供了线索。

NPD患者不仅自己受折磨,也给周围人带来痛苦。“无限放大你的缺点,并让你看起来像不正常的那个”“激起你的极端情绪,然后反过来指责你”“NPD患者倾向于维持着三角关系或多角关系”……不少和NPD患者深度相处过的网友,自嘲为“NPD幸存者”,分享了他们在与其相处过程中的种种负面感受。

看到这,你是不是忍不住对号入座,思考认识的哪个人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先别急!作为一种精神疾病,NPD的临床诊断标准非常严格,其实际患病率也不高。想一想,谁的身边没有几个爱自夸或者好吹牛的朋友?事实上,自恋倾向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有着本质性区别。一个人如果拥有程度适中的自恋倾向,在想获得外界关注和认可的同时,也具备反思自我和共情他人的能力。而只有当自恋特征阻碍了人们适应社会生活,严重损害了个体的心理健康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时,才成为一种人格障碍。

临床诊断难,并不妨碍NPD成为社交平台的新宠。“如何辨别NPD”“怎么避开NPD”“NPD最想要的是什么”……网友们围绕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举例子、讲故事、现身说法,不少人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共鸣、获得安慰。

也要看到,所有心理疾病概念出现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而不是为了孤立和攻击他们。更需要警惕的是,莫把NPD变成可以随意乱扣的“帽子”,也不要让危言耸听的非理性言论成为流量密码。要知道,人无完人,一个人的性格、人格特质并非恒定不变,真实的关系中也常有矛盾和痛苦。当标签被滥用,或许关系中的“负能量”得到短暂宣泄,但我们也在无形中放弃了理解和沟通的可能。而当概念被泛化,消解了真正严肃探讨的语境,无论对真患者还是全社会,都无益处。

乱扣“NPD患者”的帽子不可取。

近年来,不止是NPD,讨好型人格、回避型依恋人格等心理名词也都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网络热词。心理学从冷门到出圈,折射人们更为科学、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读一本心理学书籍,到听一场心理学讲座,再到做一次心理咨询,越来越多人愿意正视自己的心理需求,寻找能够战胜负面情绪的方式,折射更加科学的健康理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不要忘记,再完备的理论,也难以完全解读生活的复杂性。一个人可能既外向、又内向,时而社牛、时而社恐,常常自信、偶尔自卑。因此,心理学理论的真理性,只能在真实的生活中得到检验。这启示我们,在学习理论概念尝试理解原理的同时,也要勇敢地去接触人、经历事,这才是获得快乐、平和心态的必经之途。

这正是:

标签容易遭滥用,概念岂能定始终。

稳定内核需修炼,追寻幸福在途中。

编辑:李华😎日期:11-07
来源:大江网
自恋 心理疾病
人若善良一看便知,真正善良的人,脸上都有3个记号,很准 (组图) 2025-09-05
人这一生,一切顺其自然,老天自有安排!(点醒无数人)(组图) 2025-09-06
关系再好,也不要这样聊天! (组图) 2025-09-05
钱的忠告!(写的真好) (组图) 2025-09-05
比抑郁症还严重的心理疾病出现了(图) 2025-02-21
越来越多的孩子患空心症,后果比抑郁症更严重,而父母却一无所知(组图) 2024-11-04
老年痴呆的“加速器”已揭晓,三个看似“养生”的行为,趁早改掉(组图) 2022-03-25
经常“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专家:逃不过2种结局(图集) 2022-03-06
别开生面的文革研究 ——评宋永毅新著《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政治心理和文化基因的阐释》 2021-11-03
你听说过“性瘾症”吗?一旦上瘾,难以摆脱,就像是大脑磕了药(组图) 2021-02-15
爱算计的人,往往是不幸的人(组图) 2021-02-14
他们的情商去哪儿了?中国随处可见的直男癌 组图 2014-07-29
澳洲少年自认天下第一美男 每天都被自己帅醒 组图 2014-05-31
吃饭先拍照 他们是集体自恋或没安全感?图 2014-02-16
赵忠祥自封“画家”太自恋遭网友炮轰 2012-05-01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