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健康养生 >

餐桌上的“嘌呤大户”,比红肉、海鲜还要高!这5类食物都得少吃

在过去,患痛风的基本都是4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而近几年,却有越来越多关于年轻痛风患者的病例出现。

此前厦门市中医院的儿科就曾接诊过一个12岁的男孩,体重高达60公斤的他因脚关节疼痛无法行走而到了医院就诊,结果发现尿酸值高达637,确诊高尿酸血症。

医生问诊后了解到,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长大,经常食用海鲜、牛羊肉、动物内脏等,蔬果吃得很少,判断他是因高尿酸血症所致的痛风。

另一位是来自浙江的16岁少年,因膝盖无故疼痛不已而到了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为痛风。

原来这位少年平常特别喜欢喝饮料,尤其喜欢喝果糖高的饮料,而且不爱动,正是这样的习惯才让他被痛风盯上了。

一、中国痛风患者超千万:年轻人逐渐高发

据《2021年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指出,中国痛风患者多达1466万,发病率1.1%,其中18-35岁的年轻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就占比60%。

痛风作为一种因尿酸堆积引发的关节炎症,主要与血液中的尿酸浓度有关。

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中,肝脏会分解食物中的嘌呤,从而产生代谢产物尿酸,一般情况下尿酸会溶解到血液中随尿液排出,但如果尿酸生成过多,多余的就可能会在血液中堆积沉淀,从而引发“高尿酸血症”。

如果继续发展,尿酸就会在关节处形成尿酸结晶,并受到免疫系统白细胞的攻击,从而诱发关节炎症导致痛风。

目前在我国,痛风逐渐呈年轻化趋势。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徐晓䶮副主任医师指出,痛风逐渐低龄化,主要与饮食、遗传、疾病、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

如经常食用高嘌呤的食物,会导致体内尿酸生成变多;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尿酸排泄障碍;而部分肿瘤患者由于体内细胞死亡,内源性嘌呤会不断升高,也会诱发高尿酸血症。

二、餐桌上的这5类“嘌呤大户”,少吃为好

在中国,大部分痛风其实都是“吃”出来的,长期高嘌呤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尿酸升高,是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主要病因。

尤其是这几类食物,部分嘌呤值比肉类、海鲜还要高,平常要尽量少吃。

1、含糖饮料

国外大规模的研究发现,经常喝含糖饮料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研究人员通过对46393名男性受试者进行了1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每月喝含糖饮料2份以上的要比少于1份的痛风几率增加85%

研究还对78906名女性受试者进行了22年的跟踪随访,结果发现:每天喝一份含糖饮料的女性比每个月少于1份的人,痛风风险增加了74%

2、老火汤

炖的格外软烂的老火汤在很多人眼中都觉得有营养,但其实汤是否有营养与时间长短没有关系,炖煮时间越长的汤嘌呤含量越高。

3、红肉、动物内脏

国外研究发现红肉与嘌呤的关系很大,每100克的五花肉中含有132毫克的嘌呤,而像鹅肝等动物内脏的嘌呤也很高,平均每100克鹅肝中含有408毫克的嘌呤

4、水产海鲜

很多水产海鲜虽然含蛋白高、脂肪少,但嘌呤含量却不低,像贝类、凤尾鱼、秋刀鱼、带鱼、蛤蜊等海鲜,每100克中嘌呤含量都在150毫克以上。还有草虾、小龙虾等水产,嘌呤含量也不低。

5、部分蔬菜

包括大豆(218mg/100g)、干香菇(405mg/100g)、芦笋(500mg/100克)、豆苗和豆芽(500mg/100g)等蔬菜,嘌呤含量也很高,其中有部分甚至比红肉、海鲜等还要高,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一定要少吃。

三、上厕所有3种表现,或暗示尿酸“飙升”

尿酸异常后,身体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排查。长期高尿酸可能会导致泌尿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等的问题,引发痛风、肾损害、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

那尿酸升高时会有什么症状呢?尿酸升高可能会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处沉积,引发关节疼痛。还可能会导致经常口渴,因为尿酸高的人多数肾脏功能不太好,尿酸盐高了就会出现口渴症状。

如果上厕所时以下3种异常,也要警惕高尿酸血症:

1、夜尿增加,出现蛋白尿:夜尿增多、出现蛋白尿,甚至还可能会有肾功能不全,多是慢性高尿酸血症性肾病的表现。

2、血尿:反复出现尿路感染、肾绞痛、血尿等症状,要警惕肾结石在作祟。

3、少尿或无尿:当尿酸盐结晶梗阻尿路时,可能会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常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若多余水分和毒素无法排除,还会导致多种并发症。

想要让尿酸维持在正常状态,平常饮食上要规律,少吃动物内脏、油腻食物等,还要多喝白开水、控制好体重,注意劳逸结合,还要坚持运动。

编辑:王和😎日期:10-30
来源:39健康网
痛风 高尿酸血症 海鲜 动物内脏 含糖饮料 饮食习惯
汗液是血糖最好的反馈!医生:汗液出现这5异常,多是糖尿病症状(组图) 2025-09-05
别不信!人过50没这病,能活到90岁 2025-09-05
警惕,大脑缺血的人,脸上很可能出现这几个异常,快速自测下(组图) 2025-09-05
老人常吃桃酥伤胃吗?提醒:老年人尽可能少吃这些糕点,胃受不了(组图) 2025-09-06
自助餐“最坑人”的食物,通常放在最显眼处,吃得越多老板越开心(组图) 2025-06-26
处理海鲜时,戴手套、戴手套、戴手套!紧急提醒:死亡率近100%→(图) 2025-06-13
炎黄子孙身上的3大神秘印记,如果全有,说明是纯正的华夏族后人(图集) 2025-06-09
自助餐如何轻松吃回本?牢记:“三拿三不拿”,老板都夸你是行家(组图) 2025-04-20
提醒:即将迎来高发期 不要吃这种海鲜(图集) 2025-04-20
医生提醒:这8种疾病,多喝水就可以预防!(组图) 2025-04-19
3种被低估的鱼 应多吃(图) 2025-01-31
距离过年仅剩20多天,这6种年货提前买,先储存起来,少花冤枉钱(组图) 2025-01-10
科学家在6种受欢迎海鲜发现“危险的”微塑胶(图) 2025-01-10
这种“小毛病” 中国患者超1亿 祸根被揪出(图) 2024-12-28
很多癌症是吃出来的 医生点名6种饮食习惯风险高(图) 2024-12-12
河虾与海虾的区别,究竟有什么不同?哪种营养好?(组图) 2024-12-06
吃海鲜自助时:聪明人从不拿这4种海鲜,看似诱人,实则很不划算(组图) 2024-11-23
山药的“死对头”!医生提醒:二者万不可同吃,健康问题,要重视(组图) 2024-11-21
隔夜水、隔夜菜根本不致病,真正不能隔夜的是它,宁愿浪费也别吃(组图) 2024-11-11
手脚发麻是大病征兆,经常手脚发麻的人,可能和这6种疾病有关(组图) 2024-10-29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