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史海钩沉 >

张之洞读白居易诗写绝命诗预言清朝覆灭

张之洞朝服照(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提要:清朝末年,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死前忧心忡忡,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有感而发,写下绝命诗预言清朝覆灭。两年后,武昌首义,大清政权坍塌。

清宣统元年七月初六(西历1909年8月21日),满清最后一棵大树枯萎倒地——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在京师辞世。此前的元年正月,袁世凯以“足疾”开缺,回河南安阳养病。载沣本来想杀掉袁世凯,张之洞以“主少国疑,不可轻于诛戮大臣”为由劝谏,保住了项城之头颅。

自太平天国起事后,汉人督抚逐渐掌握了实权,先后涌现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大臣,这些大臣对满清是实心实意的忠诚,和后来逼宫的袁世凯很不一样。可以说,张之洞的死,是一个大时代的结束。

张之洞是在忧心忡忡中死去的。网上盛传一个故事:宣统帝的生父、摄政王载沣在张之洞病危时亲赴府邸探望,张之洞弥留之际仍不忘清廷的安危,对载沣说“舆情不洽”,担心“激出变故”,希望安抚民众,而载沣信心满满地说“有兵在”。

有野史说张之洞受载沣此话刺激,吐血而死,这未必可信。但张之洞几乎看到了满清快要覆亡的命运,则是确凿的,有他留世的最后一首诗为证:

天感人心心乃归,君民末世自乖离。

岂知人感天方感,泪洒香山讽喻诗。

九江琵琶亭白居易石像(网络图片)

这是他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七德舞》有感而发。张之洞,号“香涛”,白居易,号“香山”,“二香”可谓隔代知己。白香山的《七德舞》的主旨是“美拨乱,陈王业也”,生在元和衰世的白居易,怀念唐太宗李世民辅佐父亲李渊定鼎平乱的伟绩,所谓: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白居易认为唐太宗的成功不仅仅是靠武力,而是民心所归: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人”当是“民”,为了避李世民的讳。而到了晚清末年,张之洞看到的是“君民末世自乖离”,上层骄横,民众怨愤,上下离心离德,动乱一触即发。然而大势已去,走到生命最后时刻的张之洞,对这一切无能为力,当年的清流派骨干、心怀“经营八表”之志的重臣,也只能“泪洒香山讽喻诗”了。他死前对好友陈宝琛叹息“国运尽矣”!

张之洞所感“君民末世自乖离”,也不限于皇帝与臣子、黎民的“乖离”,也包括大臣之间的倾轧。

张之洞此首绝命诗之前,还有一首《读宋史》,讽喻满清设满汉畛域,重用满蒙亲贵而压制汉族精英:

南人不相宋家传,自诩津桥惊杜鹃。

辛苦李虞文陆辈,追随寒日到虞渊。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认为南人奸猾,诏令不许南方人当宰相。邵雍之《邵氏闻见录》上载:

治平间,(邵雍)与客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惨然不乐。客曰:“何也?”康节先公曰:“不三五年,上用南士为相,多引南人,专务变更,天下自此多事矣!”

到了北宋中后期,由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南人为相已是寻常之事。张之洞在此诗中刺了一把宋太祖的遗训:李纲、虞允文、文天祥、陆秀夫等南人宰相,伴随宋王朝自南渡中兴到崖山亡国。

张之洞死去的两年后,武昌首义,引发大清政权坍塌。他生前以孤臣之心担忧的结局终于发生了。

编辑:李广松😎日期:02-16
作者:十年砍柴
预言 清朝 张之洞 唐太宗 白居易
共军谋杀平民挖肝吃人肉杀夫占妻(图) 2025-09-05
帝国的黄昏:从主席台到断头台 2025-09-05
14岁被灭族,76岁被封神 2025-09-04
红朝谍影 周恩来布局引诱江青入陷阱 2025-09-04
14岁被灭族,76岁被封神 2025-09-04
停手吧,已经都让你偷光了(图) 2025-09-04
玫贵妃:清最后1位生育皇子的妃嫔,历4朝曾与慈禧一较高下(图集) 2025-08-29
震撼! 大清的司法甩了中共100条街 2025-08-21
大清的“续命人”(图) 2025-08-16
释永信跌下神坛的惊人真相 他的结局两千年前就定了(图) 2025-08-11
预言8月将出事 盲眼龙婆曝“天地烧双火”:团结之手断裂(图) 2025-08-06
清朝第一美人有多美?黑白照片也难掩美貌(组图) 2025-07-27
清朝女子都很丑? 老照片让你误会了 美女在此 2025-07-26
庚子事变中清军打仗如儿戏,战死者多为拳勇(图) 2025-07-23
演唱会捉奸 《辛普森家庭》精准预言?(图) 2025-07-20
他的预言奇准和出名的袁天罡难分高下(组图) 2025-07-12
大清外交官的“郭嵩焘困局”(图) 2025-07-09
中国地方割据乱局将至?习现身这或应验赊刀人惊悚预言(图) 2025-07-09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