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教育育儿 >

我每天坚持对儿子说这几句话,不到2个月,他越来越自律、自信!

01

儿子今年14岁,正在读初中二年级。他是一个学习态度懒散的人,平时也知道学,但玩心重,也缺少勤奋和上进心,所以成绩很一般。

马上要进入初三,面临中考升学,班上很多同学家长都在说,准备让自家孩子去哪个哪个高中,那里升学好。

看见他们在群里讨论的信息,我也变得特别焦虑。

我心里也希望,儿子能改掉过去的懒散懒惰,学会自觉自律,能考上好一点的高中。

所以我也开始跟他讲,现在面临的现实升学情况,让他不要再这样懒懒散散下去,抓抓紧,努努力,想好自己要去哪个高中。

他嘴上也说,“知道了,我会抓紧努力的。”也给自己定了一所重点中学作为目标。

可一个月过去了,儿子的学习态度还是老样子,依旧懒懒散散,学习也是完成任务一样,各科成绩也没什么起色。

期间我一直跟他说:“你别嘴上答应,自己要行动起来啊!说都会说,关键是要做啊!我根本看不到你行动嘛!”

说多了,儿子跟我翻个白眼,就回自己房间,把门锁得紧紧的,根本不给我继续讲下去的机会。

到了后来,不管我怎么给他讲道理,讲父母工作多不容易,希望激发他的感恩心理,从而知道努力;还是厉声训斥,批评他不要强,没出息,儿子都没有向好的改变。

而且,我发现,他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叛逆,面对我的管教,十分抗拒。

每次周末和节假日,他都要睡到上午十一二点,才起床。

下午也不学习,去他房间,经常能看到他在看手机。

我好言好语跟他说,“别总看手机,作业写了再玩。”

他就梗着脖子跟我大声叫板:“你凭什么说我一直看手机?我刚学习累了看会儿不行吗!赶紧出去吧!”

那种不耐烦的态度,好像我真的冤枉了他一样。

为了少惹气,少吵架,我时常提醒自己,少批评,少管教,由着他去吧。

可我放松了监管,儿子更加不自觉。每天都是熬夜晚起,一门心思玩手机。

我提出要检查他的作业,看看他写了多少。儿子却冲我发脾气:

看什么看,都是英文的,你看得懂吗?!行了出去吧,别给我找事儿了!

看着儿子那心虚又暴躁的表情,那一瞬间,我再也压不住火了。

我冲上前,朝着儿子的后背就是啪啪几巴掌:

我是不是给你脸了!你天天吊儿郎当,对父母还这个态度!

儿子不敢还手,但眼神中却充满了仇恨。他狠狠的瞪着我,胸口上下剧烈起伏,好像在看一个仇人。

我心中一惊,真的做梦也想不到,亲手养大的儿子会这样看着我!

随后的日子,我们母子俩开始了冷战。除了必要的沟通,儿子跟我几乎没什么交流。

看着他懒散懈怠的样子,我管又管不了,焦虑得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02

一边是升学压力,一边是叛逆厌学的儿子,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都要抑郁了。

心里一会儿发狠,干脆放弃这个不懂事的玩意儿,爱咋咋地!

一会儿又不忍心,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需要父母的引领和教育。

为了能改变现状,我自己也在学习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法,断断续续听课,听直播,看书,看文章。

直到了解到一个理念——“洗脑教育”,终于豁然开朗。

所谓的“洗脑教育”,并非贬义,其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教育原理。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曾经说过:

孩子的大脑,是可以被父母的语言改变的。它会一直不停地因为外界的需求,而改变神经的分配。

也就是说,如果家长一直笃定地告诉孩子,你是优秀的,你拥有勤奋、专注、积极、自觉、懂事等优秀品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发自内心地认可孩子的表现,肯定孩子好的行为。

孩子的大脑,就会把这些“正面信息”自动输入到大脑,并且不自觉地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更努力、更自律、更优秀。

反过来,如果家长总批评孩子,指责他们懒惰、不爱学习,孩子的大脑也会照单全收,真的变得更懒,更厌学。

父母的话,就好像给孩子的大脑安上了一个自动运行的程序,让孩子不自觉地朝着父母的“预言”去行动。

简单来说就是,你认为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他就真的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孩子总会相信父母对自己说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所以,作为家长,想要让孩子真正变好,父母就要科学运用“洗脑教育”:

当家长一直坚定的信任孩子,告诉他——你就是个很懂事,自律,让我们骄傲的孩子,他的大脑会不断重复这个信念,接着用行为去朝着你的期待靠拢,变得越来越勤奋、主动、积极、自律。

日常生活中,这些不断反复的认可语言,会不断刺激孩子的大脑,进而在孩子的大脑中逐渐形成稳定的神经通路,最终达成“洗脑”的结果。

明白了这个底层逻辑,我立马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每天给儿子进行“洗脑教育”。

下面是我采用的三个方法,虽然简单但非常有效。

03

1、多用积极的视角看待孩子,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直接语言表达出来,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看见、被认可

很多家长在外面温和包容,为人大度,但回到家里,看待自己的孩子,就变得非常严苛。

行为,习惯,态度,方方面面都能找出毛病。

而且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在指出问题时常常“嘴没有把门的”,各种指责打压。

孩子看手机,就骂:你就是不要强!你怎么那么不自律!

孩子忘了一项作业,就吼:你就是故意的!

孩子考试不理想,更是张嘴就人身攻击:你怎么这么笨!都学到狗肚子里了!

长此以往,孩子真的会朝着你不断重复的方向滑落,变得厌学、不自律。

家长应该多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孩子,解读他的行为。

发现他看手机时,为什么不相信他是刚拿起手机呢?

可以说一句:学习累啦?那就放松一会儿!

你会发现,你越这样讲,孩子越会主动放下手机,因为他不愿意辜负你的信任。

孩子考试失利,更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

而是应该去感受他的挫败,安慰他的不安:

妈妈知道,其实你也想好好学,考好,谁不愿意自己科科取得好成绩呢?别上火,下次加油就好。

每天都用积极的思维跟孩子相处,表达对他的信任和认可,孩子的大脑就会慢慢变化,不自觉地让自己更自信,自强。

2、放大孩子的优势和闪光点,给孩子种下积极的内心种子,发现孩子的个性特质和天赋,发自内心地支持孩子

十项全能的学霸毕竟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孩子都是有缺点,有优点的普通人。

只是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身上的优点,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看。

但别忘了,家长随便的一句评价,每天重复的语言,都在影响孩子,引导他们走向不同的未来。

你每天盯着孩子的问题,穷追猛打,孩子就会丧失自信,缺点越来越突出。

你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闪光点上,孩子的优势就会不断得到强化,越来越优秀。

这就是“注意力法则”,你越关注什么,就越会得到什么。

所以,我不再用说教的语言,不断指责儿子。而是放大他的优点,给他“洗脑”,从而种下积极向上的种子。

儿子从小就喜欢唱歌,很多歌听一两遍就会唱了,但是,我每次看他在那里听歌,我都看不惯,心里想的是——“你要是学习上有这份心思就好了。”

考试成绩不好,我也多次拿这说事:“天天就知道唱歌,唱歌能让你上好大学?还真把自己当文艺青年了!才考几分!”

但放下功利的思维想想,喜欢音乐说明他有热爱,无师自通说明他有天赋!

我想起儿子很久就想买一把电吉,我立马给他买了回来。

儿子看见,又惊又喜,呆呆的看着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告诉他:以前是妈妈狭隘了,现在才明白,其实兴趣爱好和学习并不冲突。儿子,希望你能天天开心。

儿子兴奋的都哭了,冲过来给我一个扎实的拥抱:谢谢妈妈,妈妈我爱你!

从那之后,儿子虽然享受音乐,但主动学习的时候也多了。

我想,是家长对他爱好的支持和肯定,唤醒了他内心积极的力量。

3、放下我们过高的期待,给孩子制定“跳一跳就能够到的小目标”,引导孩子不断积累胜利体验,解决畏难、怕苦的情绪卡点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想好好学习、获得认可的。

只是由于学习习惯、畏难情绪、逆反心理等种种问题,丧失了努力的动力,从而变得懒散厌学。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过高的期待,又会给孩子增加额外的精神压力,让他们产生逃避心理。

网上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什么样的孩子愿意学习?会学习的孩子愿意学习。

正是因为他们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收获积极反馈,所以他们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过去,我总是抱怨指责儿子不努力,不自律。

而他,也真的朝着这个方向堕落了,越来越懒散厌学。

但现在,我开始不断给孩子洗脑:

其实你是一个特别有韧劲的孩子,小时候跟我们下棋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人都有想偷懒的时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发现你内心还是憋着一股劲儿。你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你都会认认真真做好,证明你有想法,也有毅力。

不断被肯定,被信任,儿子积累的负面情绪在慢慢疏通、消散。

听的多了,他也能唤醒内在的生命热情,思索自己到底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他的主动性越来越强,认真看书、学英语的时间越来越多,成绩也一点点进步。

积累的成功体验多了,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就上来了。

这种感觉非常良好,会驱动着孩子不自觉地努力,追求下一次良好的体验。

“如果你认定孩子会不听话,他大概都会如你所愿;相同的,如果你认定他会合作,他也会如你所愿。你正面的期待,建立了孩子的自尊心。”

我也深深体会到,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有多么大的影响。

孩子,其实是最容易受到父母影响的群体,父母对孩子的认可和语言,对孩子有着极强的影响力!

你觉得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对孩子说什么样的话,就会塑造什么样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用积极的视角和坚定的信任,推动孩子在前进路上,走的更稳、更好。

编辑:吴莉亚😎日期:08-25
来源: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
学习 态度 自律 教育 方法
你那看似单纯的娃,其实从一出生,就向你悄悄“隐瞒”了这4件事(组图) 2025-09-04
不靠奖励不靠吼,聪明的父母都在用这一招,让孩子越学越上瘾|精选(组图) 2025-09-04
为什么那些“这不做那不做”的爸爸,养出的孩子更优秀?(组图) 2025-09-02
孩子中午在校吃饭?还是回家吃饭?半年后四个方面差距明显(组图) 2025-09-04
你那看似单纯的娃,其实从一出生,就向你悄悄“隐瞒”了这4件事(组图) 2025-09-04
身边是人是鬼一眼看清:细节见人品,女人就看这2点 (图) 2025-09-03
女人分为2种,希望你的伴侣不是第2种 2025-09-01
一个女人,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大多是这种人,不简单 (图) 2025-08-31
性与命和寿的关系:长寿且命运良好的男性通常具备这七种特征(图集) 2025-08-26
分析:中国“县中塌陷” 底层孩子梦碎(图) 2025-08-21
一个人人品如何,看这三点就够了,很准(组图) 2025-08-18
少年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无数人泪崩)(组图) 2025-08-17
南航航班乘客冲突事件:地上降不住的妖精,都有一个天上的老子(组图) 2025-08-16
蒋介石如何处理抗战时的民主墙与学潮(组图) 2025-08-15
想要看清一个女人的人品,看她的“头发”就行了,别不信 (图) 2025-08-13
“人没本事,一看便知”,三个特征暴露格局,藏都藏不住(组图) 2025-08-11
北大医学博士:在ICU工作24年后,我宁愿养一个笨笨的孩子(组图) 2025-08-03
“人穿2衣,生活不顺”,不管有钱没钱,这2种衣服最好别穿 (图) 2025-07-21
钱学森儿子数学只考30分,两次辍学,没想到最后竟考上国防科大!(组图) 2025-07-20
高考575分 被父母扫地出门 2025-07-11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