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教育育儿 >

孩子有出息的底层逻辑,藏在6个“不阻止”里,多数家长还在错

大家好,我是优米MaMa

看到网上很戳心的一个问题:“你童年最温暖的回忆是什么?”

一条超万赞的回答让我瞬间破防:

“是把老妈的面霜涂满娃娃脸,她没骂我浪费,还笑着说‘娃娃变漂亮了’;是下雨天非要踩水坑,爸爸没拉我走,反而陪我踩出一串小水花;是不想上兴趣班,妈妈没逼我,而是说‘咱们再试试别的好不好’。”

那一刻突然发现,孩子的幸福感如此简单,它们从来都不是靠物质堆砌,而是藏我们的“不阻止”里。

不阻止他的小调皮,不阻止他的小选择,不阻止他的不完美。

你慢慢会发现,下面这6件事,父母越敢“不阻止”,孩子内心越丰盈,长大后越有底气。

01不阻止孩子“搞破坏”

“刚买的玩具车怎么拆了?真浪费!”

“别在墙上乱涂,擦都擦不掉!”

很多家长见孩子“搞破坏”就上火,却不知3-6岁孩子进入“破坏敏感期”时,拆玩具是想探知“里面有什么”,画墙壁是在尝试“颜色搭配”,这些看似捣乱的行为,正是大脑发育和创造力萌芽的关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显示:63%有“破坏行为”的孩子,探索欲比同龄人更强。

网友@阿哲回忆,小时候拆了爸爸的收音机,本以为会挨骂,爸爸却找来电烙铁,陪他拆零件、装回去。后来他考上机械工程专业,直言是那次“不阻止”让他爱上探索。

当然,如果你担心熊孩子随地大小拆,也可以划定“安全探索区”:用旧玩具让孩子拆,贴涂鸦纸让孩子画。

拆坏一个玩具不可惜,扼杀一颗探索的心才可惜。

02不阻止孩子“认死理”

“不!我就要吃一整个苹果!”

“火龙果就是红心的,我就吃红心的!”

不知你是否碰到过,熊孩子吃水果要吃整个,颜色与他认准的有差异宁可不吃!

每当这时我们就觉得熊孩子“一根筋”、“认死理”、“固执”,却不知孩子的坚持是在建立规则感。

不要阻止孩子的一些“小坚持”,研究显示:4-6岁“认死理”的孩子,长大后规则意识比同龄人强40%。

朋友家女儿,小时候每天睡前必须读3本绘本。很多次,朋友困得眼皮已经打架了,小娃依然淡定自如地在那看绘本。

担心睡太晚影响发育,朋友没少和女儿发脾气。她问:就不能第二天再看嘛?非得今天看完?

女儿却坚持:今日事今日毕。

朋友吐槽:她太呆板了,完全不知道变通,长大以后一定也是“死脑筋”!

但现实却与朋友担心的完全相反,女孩不仅非常自律,而且原则性极强。

这个孩子现在已经上了一所非常不错的985大学,高中时她每天5:30起床读英语、背课文,一天都没落下,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我问过她,怎们坚持下来的?孩子腼腆地表示,自己干事就是“一根筋”的风格,只要认准了就会坚持。

孩子的“认死理”不是固执,而是在练习坚守原则。

你尊重他的小规矩,他未来才会尊重大规则。

03不阻止孩子“害怕”

“这点事有什么好怕的?真胆小!”

“别人都敢,你怎么不敢?”

家长总逼孩子“勇敢”,却不知“承认害怕”的孩子更懂自我保护。

《中国儿童安全成长报告》指出:78%敢说“怕”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更强——怕黑不独自走夜路,怕陌生人不随便跟人走。

网上有个案例:5岁女孩逛商场,有人递糖果,她躲在妈妈身后说“我怕,我不要”。妈妈没骂她胆小,反而夸“做得对”。后来学校防拐测试,只有她坚决不跟“陌生人”走。

允许孩子“害怕”,不是教他逃避,而是教他认清边界。连“怕”都不敢说的孩子,谁能指望他敏锐的察觉危险呢?

04不阻止孩子“浪费时间”

“别蹲那儿看蚂蚁了!不如多写两道题!”

“摆弄花草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我们总觉得孩子干事墨迹,总用“有用”为标准,劝孩子珍惜时间。

但你知道吗?数据现实,那些每天浪费1小时“自由玩耍”的孩子,创造力比被安排满任务的孩子高50%。而这些“无用”时光,是孩子观察、思考、培养专注力的关键。

小区里有个男孩总喜欢蹲楼下看蜗牛,妈妈没催他学习,反而买放大镜和观察本,陪他记录蜗牛“生活”。后来孩子的“蜗牛观察日记”被学校收录,还带动全班爱上自然科学。

孩子的“浪费时间”不是偷懒,而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给心灵充电。

你允许他看蚂蚁,他才能在细微处发现美好,长出感知幸福的能力。

05不阻止孩子“黏人”

“都上幼儿园了还黏妈妈?真不害臊!”

家长嫌孩子“黏人”不独立,却不知6岁前是孩子建立情感依恋的关键期。他黏你,是在确认“爸妈永远爱我”,这份安全感会成为他未来闯世界的底气。

北京师范大学调查显示:72%童年得到足够依恋的孩子,长大后更独立自信。

朋友家女儿上幼儿园时,每天要抱妈妈5分钟才肯进教室。妈妈没没嫌她麻烦,还特意每天早到学校10分钟,就是为了让女儿贴贴。现在孩子上高中,不仅事事会和妈妈分享,还很有探索精神。

孩子黏你的日子是倒计时的幸福。你陪他黏这几年,他才能带着安全感,勇敢走向人生。

06不阻止孩子“发脾气”

“不许哭!再哭我就打你!”

“一点小事就发脾气,真没出息!”

不得不承认,小孩子发脾气真的很烦,但想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有时候孩子发脾气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不会表达情绪。

儿童心理专家指出:3-6岁孩子发脾气,是“求助信号”,父母要帮他认识情绪,而非压制。

有位妈妈的做法很赞:儿子因玩具被抢摔东西,她抱住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生气”,等孩子平静后教他“下次说‘这是我的玩具,我还没玩完’”。

没多久,孩子就学会了遇到不开心主动说“我想冷静一会儿”。

邻居家女孩哭时,妈妈总说“憋回去”。孩子上初中后,妈妈发现女儿遇委屈不哭闹也不倾诉,但晚上睡前总是偷偷咬被子,看了医生才知道这是“情绪压抑导致的心理问题”。

允许孩子发脾气,不是纵容任性,而是教他正视情绪。连愤怒都不敢表达的孩子,难学会温柔对待自己和世界。

教育专家说:“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尊重,而非控制”,深以为然!

不阻止孩子搞破坏,会助长他探索的勇气;

不阻止孩子认死理,会养成他守规的习惯;

不阻止孩子害怕,会让他学保护自己;

不阻止孩子“浪费时间”,会让他懂得发现美好;

不阻止孩子黏人,会给他满满安全感;

不阻止孩子发脾气,会教会他管理情绪。

这些“不阻止”,是父母放下完美期待、尊重孩子节奏的自我成长。孩子的幸福从不是“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而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当你愿意“不阻止”他做自己,他才会带着底气,勇敢追逐自己的光。

编辑:吴莉亚😎日期:08-27
来源:优米MaMa
孩子 幸福 选择 原则 情绪
你那看似单纯的娃,其实从一出生,就向你悄悄“隐瞒”了这4件事(组图) 2025-09-04
不靠奖励不靠吼,聪明的父母都在用这一招,让孩子越学越上瘾|精选(组图) 2025-09-04
为什么那些“这不做那不做”的爸爸,养出的孩子更优秀?(组图) 2025-09-02
孩子中午在校吃饭?还是回家吃饭?半年后四个方面差距明显(组图) 2025-09-04
你那看似单纯的娃,其实从一出生,就向你悄悄“隐瞒”了这4件事(组图) 2025-09-04
老天爷的规矩,谁也改不了,早已注定的事,不可强改(组图) 2025-09-04
王阳明一语道破:人最大的内耗,是读懂了世界,却从未读懂自己(组图) 2025-09-04
要告诉你的家人:未来几年,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组图) 2025-09-02
聪明的女人,都懂这2条处事细节 (图) 2025-09-02
真正厉害的人,挑选伴侣只有一个标准(组图) 2025-09-02
男人不愿意把自己挣的钱,交给媳妇管了,多半是夫妻缘分慢慢走尽(组图) 2025-09-01
女人分为2种,希望你的伴侣不是第2种 2025-09-01
人这一生,端什么碗,吃什么饭,都有定数,别太为难自己(别不信)(组图) 2025-08-31
女人有福没福,看“肉长在哪”,这2处胖点,就是有福之人(图) 2025-08-28
和什么样的人进入婚姻,更容易幸福?心理学家研究了上万对夫妻..(组图) 2025-08-25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好文)(组图) 2025-08-25
12句高能有力量金句,句句真实,句句通透 (图) 2025-08-25
莫言一句大实话:钱就像内裤,事业就像怀孕,说透了人生真相 (图) 2025-08-25
人一辈子只有3次改命机会,错过一次悔恨终生! (图) 2025-08-24
大多数孩子不会去考虑父母的感受(图) 2025-08-23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