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教育育儿 >

为什么孩子“外面怂、窝里横”?原因可能跟爸爸有关,真相扎心

看一位宝妈发的视频,孩子在外面被别的小朋友抢玩具,愣是站在原地,一句话不敢吭。

可一回到家,马上对妈妈大喊大叫,摔东西、发脾气,气势汹汹。

评论区里全是共鸣:“我家也一样,在外面怂得不行,回家就横得要命!”

这类孩子,我们常说他“外面怂、窝里横”。其实,这背后不只是性格问题,很可能和爸爸的育儿参与方式有很大关系。

别不信,这三个原因,扎心却真实。

一:为什么孩子“外面怂、窝里横”?

为什么说,孩子这类性格,与爸爸相关呢?

①缺少男性力量,孩子安全感弱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父爱三角”

意思是,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需要由父亲来“切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和边界意识。

如果爸爸缺位,孩子长期只跟妈妈相处,就容易形成“情绪倒灌”。

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孩子第一时间不是思考怎么面对,而是立刻找妈妈发泄情绪。

在外面被欺负了,忍着;一回家就爆发,这其实是情绪没有出口的表现。

而父亲的存在感,会让孩子更有底气。

爸爸带来的理性、规则和力量感,是孩子“内心稳固”的重要来源。

有父亲参与的孩子,往往更敢表达、更敢争取,因为他们心里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爸爸撑腰。

缺乏父爱,不一定表现在孩子哭不哭,而是表现在他遇事时,敢不敢、能不能自我处理。

②爸爸不设限,孩子只在家里“横”

很多爸爸觉得“孩子想干嘛就干嘛”,放养式育儿,是对孩子最大的自由。

但实际上,这种无边界的自由,是一种失控。

在家里,如果爸爸对孩子的行为从不设限、不管教,孩子就会以为:“我说什么,做什么,别人都要让着我。”

久而久之,他在家越来越“横”,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

可等孩子走到外面,发现别人并不会顺从他,反而更强硬、更有分寸,他就会慌张、退缩,不知如何应对。

这就是所谓的“内强外弱”——在熟悉的家庭环境里横行霸道,一旦离开了这个舒适区,却什么也不敢做。

而一个真正自信的孩子,应该是在家懂分寸,在外有底气。

没有边界意识的“横”,不是强大,而是心虚的另一种表现。

③爸爸回避冲突,孩子学不会表达与应对

很多家庭里的爸爸,不喜欢“吵架”,不愿意面对孩子的情绪风暴。

孩子哭了、闹了,爸爸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假装没听见,要么干脆把“安抚”的任务丢给妈妈。

但问题是,如果孩子从爸爸那里,从来没有学会如何健康地处理情绪,长大后,他就只能选择两种极端方式:

要么压抑自己,在外面低声下气;

要么乱发脾气,在家里情绪爆炸。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调节情绪、懂得冲突处理,而是要靠模仿父母、尤其是爸爸的方式去学习。

当爸爸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冷静沟通、坦然表达、适度妥协,孩子就会逐渐明白:

“情绪是可以被理解的,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

而不是“在外怂、在家横”,用歪门邪道来发泄没被接住的情绪。

二:爸爸可以怎么参与育儿,帮孩子变得更有底气?

想让孩子更有底气,爸爸得多出手,从这几件事做起:

①规矩里要有爸爸的声音

很多家庭,都是妈妈在立规矩,结果孩子心里就清楚:“妈妈凶点没关系,爸爸会放水。”

久而久之,规矩就不算数了。

所以爸爸一定要“露脸”,不仅要参与制定,还要一起执行。

比如:吃饭不能看电视,睡前不能玩手机。

如果爸爸也态度明确,和妈妈保持一致,孩子才会真正把规矩放心里。

而这种“规则感”,会延伸到外面的世界,让孩子更懂分寸、更能融入集体。

②遇到冲突别当“逃兵”

带孩子出门,难免会有摩擦:玩具被抢了,被人推了一下,甚至被骂了一句。

很多爸爸下意识是“快点拉走,别惹事”。

但这恰恰是教孩子的好机会。

更好的做法是:陪着他面对,教他怎么说“我不喜欢”,怎么学会拒绝,或者怎么去找大人帮忙。

你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个动作,都会成为孩子以后遇到冲突时的“模板”。

孩子不是靠顺其自然就能变得强大,而是靠你一次次的陪伴和示范,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力量。

③留点专属的“父子/父女时光”

别总觉得陪伴是妈妈的事。

爸爸和孩子之间,也需要属于两个人的小世界。

哪怕就是去楼下便利店买瓶水,去公园踢几脚球,或者晚上一起搭乐高。

孩子记住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那种“这是我和爸爸的特别时光”。

这种专属的连接,会在孩子心里种下归属感和安全感。

有了这层底气,孩子在外面才不会轻易被击溃。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不是坏,只是缺少正确的力量引导。

这种力量,不只来自妈妈的爱,更要有爸爸的担当。

有爸爸站出来的孩子,心里才会更有底气。

编辑:吴莉亚😎日期:09-02
来源:布谷妈妈
性格 情绪 父母 沟通 规矩
你那看似单纯的娃,其实从一出生,就向你悄悄“隐瞒”了这4件事(组图) 2025-09-04
不靠奖励不靠吼,聪明的父母都在用这一招,让孩子越学越上瘾|精选(组图) 2025-09-04
孩子中午在校吃饭?还是回家吃饭?半年后四个方面差距明显(组图) 2025-09-04
为什么那些“这不做那不做”的爸爸,养出的孩子更优秀?(组图) 2025-09-02
你那看似单纯的娃,其实从一出生,就向你悄悄“隐瞒”了这4件事(组图) 2025-09-04
王阳明一语道破:人最大的内耗,是读懂了世界,却从未读懂自己(组图) 2025-09-04
一个人突然变得好看,面带福相,一定逃不过这3个原因(组图) 2025-09-03
玄学提醒: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的动态(组图) 2025-09-03
真正厉害的人,挑选伴侣只有一个标准(组图) 2025-09-02
当你赚了大钱,一定要学会守财(组图) 2025-09-01
女人分为2种,希望你的伴侣不是第2种 2025-09-01
一个女人,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大多是这种人,不简单 (图) 2025-08-31
女人有福没福,看“肉长在哪”,这2处胖点,就是有福之人(图) 2025-08-28
和什么样的人进入婚姻,更容易幸福?心理学家研究了上万对夫妻..(组图) 2025-08-25
人老了才发现,想要跟子女关系融洽,聪明的老人都会这样做!(组图) 2025-08-24
大多数孩子不会去考虑父母的感受(图) 2025-08-23
社保还有个更缺德的规定 2025-08-19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