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新鲜事 > 民俗风情 >

今年处暑不一般 老话切记:1躲、2不吃、3要用

处暑之后,暑气虽然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是炎热。所以有“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谚云:“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但这个节气之后,秋意就渐浓,气温会逐渐降低。

今年处暑不一般,有几个特点,如今年是“早处暑”、处暑在出伏之后、今年处暑恰逢黄历七月初一“鬼月”。

处暑也是“热燥”的开始,经常会出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这都是“秋燥”在作怪。

综合陆媒报导,处暑养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人们要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持身心健康,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民间素有“处暑养生三要诀”的说法,即“1要躲,2不吃,3要用”。

一、 牢记“1躲”

处暑时节,养生的首要原则是“躲”,即躲避高温、躲避燥邪。虽然今年已经出伏,但天气依然炎热,尤其南方地区。“秋老虎”的余威不容小觑,需要“躲高温”。

如高温户外工作或活动,务必做好防暑措施,如戴帽子、涂抹防晒霜,并随身携带饮用水,以防中暑。

二、2不吃:忌生冷与辛辣

处暑时节,人体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因此,民间有“处暑不吃两样”的说法,即不吃生冷食物和辛辣刺激之物,以免损伤脾胃或加重秋燥。

处暑后,应减少冰淇淋、冰镇饮料等寒凉之物的摄入,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此外,饮食应以清淡、润燥为主,如吃银耳羹、百合粥、梨子等滋阴润肺的食物。

三、3要用

处暑时节,民间总结出“三用”原则,即用食疗润燥、要用健脾祛湿之品、要用安神定志之法,这些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秋季常见疾病。

要用滋阴润燥之物,如多吃蔬菜、水果、百合、银耳、荸荠、秋梨等。鸭肉也是处暑节气不错的滋补之物,其味甘、咸、性凉,可以养胃生津,滋阴补虚。民间素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说法。

处暑时节睡眠养生重在顺应自然节律,建议调整作息,可较夏季提前一小时入睡,适当午休,既能养心安神,又可缓解秋日倦怠。

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此外,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除了养生要点,处暑还有许多传统习俗,如“放河灯”“开渔节”等,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如大陆在沿海地区,处暑正值渔业丰收季,人们会举行祭海仪式,祈求平安与丰收。

编辑:时方😎日期:08-23
来源:新唐人电视台
处暑 暑气 民俗
克罗地亚热气球节热闹登场 30国队伍竞技(视频) 2025-09-03
瑞典女孩逛后吃惊 日本人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图) 2025-02-14
老挝男人的一生,出家是头等大事(图集) 2025-03-09
杀疯了的北京“市服”,统一全国审美?(图集) 2024-11-26
“东西六不捡 捡了祸事多” 指哪6样东西? 2025-09-02
“贫贱夫妻百事哀” 上一句才是精要所在(图) 2025-08-27
“宁娶从良妓 不要过墙妻” 男人要切记 2025-08-19
天赦日连闰六月罕见 时局动荡大 专家警告要小心(图) 2025-07-24
今年大暑不一般 小心七禁忌 四种生肖要注意(图) 2025-07-21
俗语“女看脚 男看手” 到底怎么看?(图) 2025-07-16
“色字头上一把刀” 下句更精辟 2025-07-15
“朋友妻不可欺” 下一句更耐人寻味 2025-07-08
今年“闰六月”恐动荡不稳 命理师警告别碰4禁忌 2025-06-23
正在消失的30种老规矩,知道5条就说明你是个文化人!(组图) 2025-05-02
俗语“宁让男大一辰 不让女大一春”啥意思? 2025-04-30
俗语“女不进藏 男不入川”是何道理(图) 2025-04-23
“宁肯夜宿荒坟 不可夜居古庙”啥意思?(图) 2025-04-22
俗语“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图) 2025-04-16
“清明遇双春,6人不上坟”,今年清明节哪些人不上坟?早知道(组图) 2025-03-26
俗语“男怕摸头 女怕摸腰”有何深意?(图) 2025-03-25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