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新鲜事 > 万花筒 >

人过五十才明白:家有三漏害子孙

有一位作家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

建立一个像样的家庭,不仅仅为了自己好,还是给子女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当我们五十岁的时候,奋斗了半生,房子、存款、夫妻情、家风等,应该都有一些成效了。

可是有的人,过了五十岁,还在得过且过,反而拖累了下一代。

古人留下一句俗语:“家有三漏害子孙。”

你若是留下一个“三漏之家”,其因果,在子孙身上,非常明显。

01

屋漏,家境贫寒。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在《醒世恒言》第十卷里,有一个叫方勇的男人,妻子早亡,带着儿子一起过日子。

他本是京师龙虎卫军士,但是一辈子收入不高。退伍后,他回到老家山东济宁。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难以长期居住。

不得已,方勇带着儿子去京师讨要盘缠,希望原来服役的地方,能够行行好。

出发的时候,还艳阳高照,到了河西务镇,就下起了大雪。

河西务镇上的店家刘德,见他们父子寸步难行,就收留他们住宿。

接下来,方勇一病不起,留下儿子,孤苦伶仃。

幸运的是,刘德腾出屋后的地,安葬了方勇,又认方勇的儿子做了干儿子。

五十岁的人,虽然年纪偏大,但是仍旧是家里的顶梁柱。屋顶漏不漏,就看你的本事了。

孩子长大了,但是初出茅庐,不能担任家庭的第一家长,还得磨砺一番。父母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房子,就说明家庭是否有温度。

牢固的房子,不仅仅是安全,还是儿女的出发之地。儿女在外头混得狼狈不堪的时候,能回到房子里,可以休养生息。

真的不要怨恨“屋漏又逢连夜雨”,要看看你,是否“未雨绸缪”。

天晴的时候,你不去修理屋顶,还坐等儿女长大,口口声声说:“以后,就靠儿女啦。”明显是不对的。

屋漏,说明两个坏的结果。

一是家庭贫寒,撑不起孩子的未来。

二是家庭不够温暖,没有凝聚力,谁都在家里待不住。

房子在雨里飘摇,儿女只能选择背井离乡,家业兴旺,不知猴年马月。

02

手漏,家不聚财。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我的老家,有一种说法:一个人是否聚财,看看他的手指缝隙。缝隙很大,随时都漏风,那么财富也会从缝隙里溜走。

相对来说,手指并拢,能“严丝合缝”,就能挡住风,也能把财富抓住,并且是“滴水不漏”。

我们的上半生,不仅要努力赚钱,更要想办法留住财富,增加存款。

说白了,手漏,就是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导致家庭入不敷出。

在《活着》里,福贵是地主家的儿子,但是不学无术,喜欢赌钱。

输钱了,他仍旧在赌局,不愿意离开,于是开始借钱。别人写了借条,福贵看也不看,就签字画押。一家人的财富,都从他的手指缝隙,漏出去了。

后来,福贵的爹被气死,妻子和孩子被逼去了娘家;房子被债主收走了。

人这一生,真的不要以为“吃光用光,身体健康”。这样的伪道理,会害了自己。

作为家长,一旦“手漏”,对孩子的教育,也会出问题。

孩子从小就穿品牌衣服,否则大人就认为“没有面子”;大人从来不约束孩子的开销,任由孩子挥霍。这就是培养败家子的开始。

对于孩子的学习,大人不愿意用力管教,而是孩子任性的时候,说“算了,不做作业”之类的话。孩子就疏于学习,从而变成无知的人,无法真正独立。

当你五十多岁了,收入在锐减,而孩子不能赚钱,还大手大脚花钱,自己也忍不住要大吃大喝,这是几代人都被伤害了。

从子孙的发展来看,家庭没有存款,那么起步就非常困难。有机会,也没有资本,只能错失良机。

03

嘴漏,家丑外扬。

“隐私不可外露,家丑不外扬。”

家庭的隐私,是秘密;家庭的丑闻,是伤疤。哪一样,都不能被外人知道。

北宋时的苏轼,才高八斗,还中了进士,做了官。

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一心一意要帮助底层的百姓。

可是他一气之下,写了讽刺朝廷的诗句,还挖苦变法的内容。很快,他陷入了乌台诗案,自己被贬是小事,还导致弟弟被贬,儿子也跟着他过流离失所的生活。

春秋时的齐桓公,和爱妾嬉闹。爱妾使劲摇晃船,导致齐桓公大怒。后来,爱妾被送回娘家——蔡国。

爱妾到了蔡国,很快就改嫁了。齐桓公怒气升级,派兵攻打蔡国,又引来了楚国的大军。

人这一生,一定要内外有别。

若是管不着嘴,不仅自己遭殃,儿女也会跟着你一起受罪。父母和儿女,是捆绑在一起的。

五十岁之后,我们的儿女成家立业的过程中,也会有丑事发生,看到了,听到了,不要说出去。比方说,儿子找了几个对象,因为儿子太任性,就分手了。这样的话,说出去,势必导致儿子再次找对象,特别困难。

04

其实,“家有三漏害子孙”这句俗语,还有后半句——“家现三象子孙兴”。这就为我们改变家庭局面,提供了方法。

努力让家庭有三种迹象,就能让子孙持续兴旺,一代胜过一代。

一家人都读书,书香气浓了,对社会的认知提升,赚钱的办法多了。

一家人都勤俭节约,有了存款的开始,那么过几年,就真正富起来了。

一家人都管好嘴,家庭内部多商议,对外守口如瓶,家庭对外的形象就好了。

平时,我们都要查漏补缺,千万不要等祸事出现了,才开始着急。

人过五十,自己慢慢退休,子女承担家业,后福不尽。

编辑:王和😎日期:09-20
来源:布衣粗食
俗语 屋漏 手漏 嘴漏 读书 勤俭节约 查漏补缺
初代丁克现状曝光,“后遗症”来了:既怕复制不幸,又怕老无所依(图集) 2025-09-05
凡是动不动就生气的人,生活多半过得一团糟糕(图) 2025-09-04
梅拉尼娅不吃一种流行海鲜 她喜欢吃什么(图) 2025-09-04
因妈妈姓氏太特殊,全家一致通过“随母姓”,网友:是我也随母姓 2025-09-03
“东西六不捡 捡了祸事多” 指哪6样东西? 2025-09-02
滋养人生的高境界,读书排三,静心排二,第一个很少有人能悟透!(组图) 2025-08-28
“贫贱夫妻百事哀” 上一句才是精要所在(图) 2025-08-27
“宁娶从良妓 不要过墙妻” 男人要切记 2025-08-19
俗语“女看脚 男看手” 到底怎么看?(图) 2025-07-16
“色字头上一把刀” 下句更精辟 2025-07-15
俗语:“有福之人两腿毛,无福之人毛两腿”,话虽粗俗,但却在理(组图) 2025-07-15
一定要多读书,带你看清生活真相的5本好书,越早看懂越通透(组图) 2025-07-12
人这一生,改变命运的三次机会,你抓住了吗?(组图) 2025-07-10
“家丑不可外扬” 下一句才是精华 2025-07-01
老祖宗:“男怕属鸡,女怕属羊”,为何这样说?有什么道理吗?(图集) 2025-06-26
好奇!蒋介石的一生受哪些书深刻影响?(图) 2025-06-08
俗话讲“人欲有钱,必行三事”,老辈人的忠告,有道理吗 (组图) 2025-06-05
“钱不借二,礼不随三,情不给四”:七十岁后,你就明白了(组图) 2025-06-02
“房屋坐空亡,家败人也亡”,什么是“空亡房”,老话有道理吗?(图集) 2025-05-31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