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奇闻趣事 > 正文

神秘太岁 古籍称久食延年成仙



    图1

  《山海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对太岁均有详尽记载,称其为“肉芫”、“视肉”等。晋代著名学者郭璞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本经上品”,具有“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特点。

  

  

  图2


  在酒泉市富康家具世界当保安的陈荣德是酒泉市肃州区双明村七组的农民。 7月21日下午2时许,陈荣德到村庄东头的淌沟(地名)洗澡,他突然发现浅水处有一像木桩或石柱的“怪物”发着亮光。他走近一看,此物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埋于河床,顶部竟长有大小、形状与人和动物眼睛相似的黑“眼睛”,点点亮光就是从此发出的。由于好奇,陈荣德找来一洋镐,想把“眼睛”拿出来,谁料一不小心却将“眼睛”弄烂,溅出一小摊浆汁。后陈荣德把此物弄回了家,然而,此举招致其父母的一顿臭骂。

  

  

  图3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人员正为“太岁”取样。

  

  

  图4


  疑似“太岁”物体的背面。

  

  

  图5


  疑似“太岁”物体的正面。

  

  

  图6


  内蒙古一深井内发现大型疑似太岁 重约80公斤。

  

  

  图7


  “太岁”全貌。

  

  

  图8


  翻开的“太岁”。

  

  

  图9


  锄地挖出一块“肉”外形特征像肉芫专家认定属同类。

    

  内蒙发现第三个太岁

  6月17日,经过多日的犹豫,呼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子,终于与家人一起带着他珍藏了多年的太岁找到记者。日前,这是内蒙古发现的第三个太岁。

  发现6年没人注意

  该男子带来的这个太岁呈木墩状,重4.85公斤。它顶部直径0.25米,分布着放射状褶皱,高0.12米,拦腰周长0.67米。侧面观察,能够分辩出一圈一圈的纹理,像是生长年轮。底部直径近0.19米,底部看上去,好像沉淀着一层薄薄的灰黑色的杂质,已经深入肌里,摸起来与其它部位没有明显区别。该太岁除最底部约0.02米厚的地方为红褐色外,其它地方均为浅黄色,整体韧性很大,掰不动也撕不开,像块牛皮筋。

  该男子称,这个太岁发现了有6年之久。刚一发现时,因为没有人能说出它是什么东西,一位老太太就随手把它泡在了一个装有水的塑料桶里,拧紧了盖,放在了一间仓库里。从此,这个太岁在仓库里一待就是四五年。直到后来,人们十掇仓库才又一次注意到它的存在。奇怪的是,它的个头长了,无法从桶里取出。更奇怪的是,几年过去,桶里的水仍旧是无色无味。人们议论,就算是在桶中泡上块干木头,这么长时间,这水也该变质了。该男子感到此物非同一般,就把它带回了家。

  回家后,男子没顾上再花时间照料它。直到看过本报对张永平家太岁的详尽报道,他才想起该好好研究研究它了。因为最初盛放它的塑料桶已经箍在了它的身上,男子割开了塑料桶的底部,才取出了它。然后,重新找一个更大的塑料桶把它泡上。此后,一有时间就对它进行观察。



    组图:吉林桦甸发现罕见百斤“太岁”

  


  

  “太岁”被发现时,就是这个样子。

  人民网长春1月9日电 记者江山摄影报道:一重达49公斤的特大“太岁”,在吉林桦甸夹皮沟云峰村双合屯被发现,令人叹为观止。

  这块重达49公斤形似怪异肉饼状的“太岁”,是2002年5月30日在吉林桦甸夹皮沟云峰村双合屯发现的。其长度约140厘米,厚度约15-17多厘米,径宽约47厘米。从外观上看,呈“八”字形,中间相互联接,呈两片肺叶状,外表沾满了厚厚的腐殖土,因体积重量太大太重,取出时被折断为两部分。如此大的 “太岁”现世十分罕见。

  记者在1月7日来到“太岁”发现者韩增禄家时看到,这个“太岁”被保存于纸盒箱中虽已半年有馀,依然不腐烂、无虫蛀、不变质,“太岁”仍鲜活如初,无任何异味。洗去表皮腐殖土,会看到它的肉,色泽并不一致,大体上是越丰满的地方,越现橙红色,里面有一些类似血管状的东西。摸上去有粘忽忽的感觉,好像里边水分很大,就像是牛蹄筋一样,刀割上去很费力。

  据发现者韩增禄介绍,2002年5 月30日, 他与二儿子上山找牛。当时,二儿子在沟塘子的一处山戗子旁脚下触到一软绵绵的东西,韩增禄闻讯赶去仔细地察看,地上有两厘米厚黑土和腐叶,用手轻轻触摸软软的,很有弹性。经挖掘发现,其物通体为黑褐色,局部呈珊瑚状,就像堆在地上的两堆牛粪,总体看上去是两片肺叶状既不像动物、也说不上是植物的神秘“肉坨”。令人惊奇的是,在“肉坨”身上最上面一层是当年落下的枯叶,枯叶下面是一层土,土的下面是“肉坨”。更令人惊奇的是“肉坨”肚皮底下是一层枯树叶,没有任何根系。据韩增禄讲,当时因为听老年人说过,所以当时他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肉坨”可能就是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神秘“太岁”。

  第一目击证人桦甸夹皮沟镇李广林告诉记者,大家把“太岁”采取回家中后,他自己吃了一点,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放到口中就化了。

  发现者韩增禄希望有关部门对此作深入研究,能在科学上给出一个答案:“太岁”是什么东西?有没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对生命的起源和世界的神秘现象是不是有所发现?

  [新闻链接]“太岁”的传说与现实

  “在太岁头上动土”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它表明一种文化忌讳。过去人们认为,不信这种忌讳、真的会招致灾祸。唐代《酉阳杂俎》一书记载:有个叫王丰的人, “于太岁头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长。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唯一女存焉。”《广异记》中也说:晃良贞不怕鬼怪,每年者要在“太岁”头上挖土。有一次挖出肉块,用鞭子打了几百下,扔到大路上了。当夜有人看见有些神人骑马坐车来慰问那肉块,并问:“太岁兄,你为什么受他辱打而不报仇呢?”回答是:那人血气方刚,我也没办法。天明后“太岁”就不见了。

  在中国民间,“太岁”向来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一种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响人们命运的力量。它无影无踪,而又无处不在。其实,“太岁”实际上是古代人假设的一种天体。作为一种具体的生物,“太岁”是真实存在的。在《山海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均有详尽记载,称其为“肉芫”,“视肉”、“土肉”、“聚肉”、 “封”等。在中国神话史书《山海经》中,就有对“肉芫”的记载:“聚肉有眼而无胃,与彼马勒颇相仿佛,奇在不尽,食人薄味。”晋代著名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做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唐代著名学者虞世南的《北堂书抄》中也有一条关于“土肉”的记载,他的史料转录于《临海异物志》,文中说:“土肉,正黑,大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钗股,堪炙食。”

  到了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肉芫”收入“菜”部“芫”类,称其为“本经上品”,并将芫分为五类,其中对“肉芫”是这样描述的:“肉芫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俱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黄者如紫金。”同时,《本草纲目》“芫”类条目中还列举了几部以“芫”为主的药方,说明“芫”类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特殊疗效,其共同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据吉林大学微生物专家解释,俗称的 “太岁”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粘细菌复合体。吉林桦甸夹皮沟云峰村双合屯发现的这块“太岁”,被保存于纸盒箱中虽已半年有馀,依然不腐烂、无虫蛀、不变质,“太岁”仍鲜活如初,无任何异味。

  “太岁”到底是何物?记者通过查阅古籍文献了解到,“太岁”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名。古籍中的“太岁”就是“视肉”、“肉芫”,与在本市发现的“怪肉”极为相似。在中国神话史书《山海经》中,就有对“肉芫”的记载:“聚肉有眼而无胃,与彼马勒颇相仿佛,奇在不尽,食人薄味。”晋代著名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这样解释: “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洗去腐殖土,露出的表皮就象牛肉一样,呈现出橙红色,好像里边还有血管状的东西。

  

  刀割上去很费劲,还不揽刀,很粘,似有很多的水分。

  

  割开后呈现的横断面,有分层。

  

  割开后的“太岁”,有较强的弹性,摸上去很粘,有质感。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论坛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0326/3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