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共很在意“一中”害怕台湾“各表”

 

中国时报 2008.03.29 

大陆学者:大陆重「一中」 忧台偏「各表」
朱建陵/北京报导

     针对「一中」可否「各表」的问题,中共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昨天以不在办公室、不清楚情况为由,未发表评论。但受访的大陆学者认为,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确实接受了「一中各表」,但大陆学者强调,中共在意的是「一中」,未来如果台湾方面太过凸显「各表」,两岸仍将产生意见冲突。

     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希日前的电话交谈,在「新华社」的新闻稿中,出现中文、英文「各自表述」的情况,中文新闻稿只说「九二共识」,英文稿则点出双方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识」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昨天在受访时表示,大陆注重的是「一个中国」,但仍愿意在可能范围内,吸纳台湾广泛的民意,促进两岸的各项交流及协商。时殷弘表示,在「九二共识」与「一中各表」两种陈述方式之间,大陆把重点放在「九二共识」,因为这是一种双方妥协的结果。在「一中」与「各表」中间,大陆重点在「一中」,因此,未来若台湾在「各表」的前提下突出「一中」的限制,大陆将不会同意。

     时殷弘强调,胡锦涛的这番表述,代表着中共对马英九上台的善意,期望未来两岸能淡化「一中」的问题,朝实质合作关系迈进。他说,大陆不会反对台湾参加非政治性的国际组织,未来不论卫生、文化、经贸领域的国际组织,大陆都会设法满足台湾民众的期望。

     即使同意「一中各表」,也并不代表两岸未来的协商将是一片坦途。时殷弘认为,两岸应该从低层次的交流、合作开始,至于包含国际空间、和平架构、军事互信方面的协商,仍需要很长的磨合时间。他强调,「一中各表」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双方能开始对话就是一件好事,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仍不好说,毕竟双方都各有限制。

     对于「新华社」中、英文稿件的不同调,时殷弘表示,未来「九二共识」仍将是中共官方的正式话语,至于「一中各表」,则将是「九二共识」的解释性话语。

「一中各表」 变数仍在
朱建陵/新闻分析

     关于中共对「一中各表」的态度,虽然国民党已经胜选,但其实,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在选前辩论会的说法是正确的,中共先前确实是反对「一中各表」的。如今,事过境迁,马英九已经当选,中共也已经表态同意「一中各表」。

     国民党先前的主张,是中共虽然没有赞成「一中各表」,但也没有反对。这种说法放在二○○○年陈水扁首度当选总统之后,是正确的,但如果放在李登辉主政时期,则是不正确的。

     在二○○○年民进党执政之后,与民进党推动的偏独政策相较,「一中各表」至少还有「一中」,中共在缩小打击面的顾虑下,不再公开反对「一中各表」。

     但在此之前,早的不说,一九九九年八月间,在李登辉表示两岸「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之后只隔三天,中共就以「中台办国台办负责人」的名义,发表了一篇谴责文章,批评台湾将「九二共识」歪曲为「一中各表」,并藉此塞进分裂主张。

     根据那篇文章的说法,中共认可的「九二共识」内容,是海协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的共识,根本不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文章还强调说:「海协从来没有承认、今后也不会接受台湾当局编造的所谓『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台湾当局的谎言必将被彻底揭穿。」

     如今,中共自掌嘴巴、接受「一中各表」的原因,首先是盼了八年,好不容易才又盼到了「一个中国」,其次是对马英九个人的信任。但从两岸过去的交往历史来看,这样的信任关系基础并不雄厚。

     李登辉主政时期,中共与李的交往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双方密使接触频繁;陈水扁主政时期,中共确实也有过一段很长的「观察」、「期待」时间,但这两段两岸交往历史,如今从北京的眼光来看,都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对中共来说,选择接受「一中各表」,就是选择相信马英九,但未来的变数仍在,如果「各表」的结果无限扩张,以至于突破「一中」的范围,两岸关系只有再陷僵局。

***************************************

2005年台北市新生假日农市二十九日开幕,前总统李登辉与台北市长马英九受邀出席,共同主持开幕仪式。//中央社

李登辉的两国论

特殊两国论,或称两国论,指中华民国前总统李登辉于1999年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对于台湾与中国大陆之关系的一个诠释。即台湾和大陆的关系,在1991年以后就已经是「国家与国家」,或「至少是特殊的国(state)与国(state)的关系」,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乱政府,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个中国」的内部关系。

「两国论」的产生
台湾与大陆从1949年开始处于敌对隔绝状态,1987年蒋经国因人道考虑,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重开接触。1990年李登辉当选总统后连续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大陆关系委员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两岸互动益形密切,但关系的定位一直未有明确定位,1992年曾有「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默契,并于1993年4月举行第一次辜汪会谈。但1996年李登辉访美后,中共对一个中国的定义不断紧缩,两岸关系陷入低潮,且引发台湾海峡飞弹危机。

1997年7月中共收回香港,一国两制对台湾的压力益增,美国又不断有人主张两岸应成立中程协议,故李登辉指示成立「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专案小组」研究对策。1999年5月间,该小组研议出以「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为两岸关系定位。


各方对「两国论」的反应

台湾民间的一般反应
在台湾方面,李登辉的「两国论」一出,国民党与民进党上下义无反顾地挺身为此政策辩护1。例如后来成为国民党党主席的连战,即曾表示:「我们提出『特殊国与国关系论』的主张是基于维护国家尊严、保障人民权益的考量。也是表达台湾两千两百万人民的心声。这是攸关国家发展大是大非的课题。…因此李总统提出『特殊国与国关系论』的明确主张,就是要突破两岸间现存不合理的框架。」2。而在新党方面,虽然他们在7月23日举行一场反对「两国论」的大游行,但其主题却是「和平反战」,也就是「向中共武力说不」。也就是说,如果北京因为「两国论」而对台湾采取武力恫吓或动武的话,台湾所有政党都会齐声反对(童振源 1999)。

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国民党失利,李登辉下台,连战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国民党彻底抛弃了李登辉的两国论,重新回到一个中国立场。

至于民间的一般反应,在李登辉的该段访问见报以后,「新党」立法院党团召集人郑龙水委托「民意调查基金会」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55.2%的受访者赞成李登辉提出两岸关系是「特殊国与国关系」,反对的人则有23.4%(韩德强 2002,2)。此外,「环球电视台」与《新新闻周刊》也公布了一份有关「特殊国与国关系」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43%的受访民众支持李总统登辉的「两国论」,只有10%的民众不赞成这个主张(施钰文 1999)。向来颇强调其菁英品味的台北《商业周刊》,也对台湾587位企业经理人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同意「两国论」者为78.4%,不同意为15.3%,无意见为6.3%(杨开煌 1999)。3就此而论,台湾民意基本上觉得李登辉只是点出了两岸关系长久以来存在的一个「事实」,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政策上重大的转折。

李登辉在事后,也做过相当类似的澄清。7月14日,李登辉接见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张戴佑,在谈到各方对「两国论」之解读的时候,李登辉这样表示,「我们的大陆政策没变,两岸交流、对话的立场与态度也仍然不变」(引自何振忠 1999)。7月23日,李登辉接见从美国来访的「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卜睿哲,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说明中华民国推动建设性对话与良性交流的大陆政策并没有任何改变,先前谈话是以国家元首身分表达并反映台湾大多数人民的心声,此为民主国家尊重民意的展现(何振忠 1999)。


大陆官方的反应
李登辉将两岸关系定位为「特殊国与国关系」的说法,引起了北京官方的强烈反应。在该谈话结束后两天,中共就由共产党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发表谈话,直接点名批评李登辉「公然把两岸关系歪曲为国与国关系,暴露其一贯蓄意分裂中国领土和主权的政治本质」,措词严厉地批评李登辉与台独分裂势力主张沆瀣一气(大陆新闻中心 1999)。之后,经过十多天对「两国论」的观察及开会研判,江泽民决定取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的访台计划,同时到2000年3月台湾总统大选前,不但停止海协、海基两会交流,也决定台办官员将暂停赴台(王玉燕 1999)。

也就是说,对大陆官方而言,在「两国论」甫推出之际,官方的立场是希望台湾能将「两国论」定位在李登辉个人的言论范围内。但是,面对接下来台湾方面有关「两国论」的说法以及李登辉的解释,中共高层认为台湾「两国论」的基调没有改变,其他说法都是托辞,认定台湾就是要放弃「一个中国」,以「两国论」走向台独,并试图形成政策(王玉燕 1999)。简单来讲,大陆官方认为台湾当局的自主意识已经从过去得「独台」、「暗独」,走向了「明独」(引自虞义辉 2001,337)的独立意识道路。


其他主要国家的反应
在「两国论」成为一个议题以后,世界主要国家都已表态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但也都同时强调,两岸的争议必须透过持续对话,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童振源 1999)。以美国为例,在李登辉向美国驻台代表张戴佑表明台北的大陆政策不变以后,柯林顿政府开始试图为李总统「两国论」激起的台海紧张情势降温。7月14日,白宫发言人洛克哈特主持例行简报时,不但拒绝评论北京是否可能对台动武及美国可能的反应,并对询问北京是否可能采取武吓的记者说,别把北京的严厉措辞看得太重了(刘其筠 1999)。

9月11日,美国总统柯林顿在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谈时,首度对「两国论」明确表达较负面的意见。他表示,「两国论」已经带给中国和美国双方「更多困难」;但柯林顿也明告江泽民,如果中国要(对台湾)诉诸武力的话,将在美国「造成严重后果」。柯林顿并在高峰会中重申,「我们将继续维持尼克森总统以来采行的政策,这个政策有三大支柱,即一个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和两岸对话。」(本报系采访团 1999)。也就是说,美国既不支持「两国论」,但也反对北京对台动武或中断对话(童振源 1999)。


其他
除此,两国论于历史上也有其另外见解。部分人认为,两国论说法并非来自李登辉,而其实来自中共本身。这些人认为,1931年11月中共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其该国承认的中华民国实为中国境内特殊两国论的起端[1],而中国共产党于二战前后相互承认中国有「两国家」及「两中央政府」的概念,才是「两国论」说法的肇始。[2]


注释
1. 有趣的是,反而是属于传统独派阵营的政治势力,对于李登辉的「两国论」仍然有相当程度的不满,见施正峰(1999)及郑邦镇(1999)。

2. 见《联合报》对连战的访问,1999年8月15日,《联合报》四版。

3. 根据童振源(1999)的资料,从1999年7月9日一直到8月6日,台湾民间共有7项相关民调,同意「两国论」者为43%至74%,反对者只有18%至30%。

命运多舛的时代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九) [2007-12-12]

参考出处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本报系采访团 ,1999,柯林顿:两国论带给美中更多困难,见两国论专题 [online]。台北:联合新闻网。9月12日 [引用于 2004年10月26日]。全球资讯网网址:[1]。
大陆新闻中心,1999,中共批评「特殊国与国」说法,见两国论专题 [online]。台北:联合新闻网。7月12日 [引用于 2004年10月26日]。全球资讯网网址:[2]。
韩德强,2003,美国是怎样制造和支持两国论的? [online]。np: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引用于 2004年10月26日]。全球资讯网网址:[3]。
何振忠,1999,李登辉总统历次「特殊国与国关系」谈话内容表,见两国论专题 [online]。台北: 联合新闻网。7月29日 [引用于 2004年10月26日]。全球资讯网网址:[4]。
刘其筠,1999,美试图为两国论降温,见两国论专题 [online]。台北: 联合新闻网。7月14日 [引用于2004年10月26日]。全球资讯网网址:[5]。
施钰文,1999,特殊两国论发表时机正确 [online]。台北:中央日报。7月18日 [引用于2004年10月26日]。全球资讯网网址:[6]。
施正锋,1999,「两国论」与台湾民族主义 [online]。台北:施正峰政治学博士个人资讯网。8月30日 [引用于 2004年10月26日]。全球资讯网网址:[7]。
童振源,1999,北京仍在等候台北的回应,见联合早报 [online]。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8月6日 [引用于2004年10月14日]。全球资讯网网址:[8]。
王玉燕,1999,中共决取消汪道涵访台,见两国论专题 [online]。台北:联合新闻网。7月26日 [引用于2004年10月26日]。全球资讯网网址:[9]。
杨开煌,1999,从台湾经理人来看「两国论」 [online]。np:大陆台商经贸网。[引用于2004年10月26日]。全球资讯网网址:[10]。
虞义辉,2001,台湾意识的多面向:百年两岸的民族主义。台北:黎明。
郑邦镇,1999,「两国论」下的台湾:「两国论」与台湾定位研讨会演讲词 [online]。台北:建国党。7月28日 [引用于2004年10月26日]。全球资讯网网址:[11]。
中华民国总统府,1999,总统接受德国之声专访,见总统府新闻稿 [online]。台北:中华民国总统府。7月9日 [引用于2003年10月23日]。全球资讯网网址:[12]。

(以上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330/8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