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猜猜看 中共512地震后最有效率的行动是什么?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邻近的四川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发生教学楼垮塌。

阿波罗网王笃若综合报道/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共官方内部的动员体系此次显然有了截然不同的轨迹。种种迹象表明,中共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正试图改变既往隐瞒或公布迟缓的做法,以期掌握舆论的主动。让人纳闷的是,既往在各种灾难报道中表现不凡的一些知名地方媒体,已接到来自宣传系统的禁令:不得派记者进入地震灾区。所以民众目前看到的报道以中共龙头媒体新华和CCTV占绝大多数。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公共政策编辑高嵩报道,特大地震发生后,手机间突然上升的短信和对话,让网络压力陡增,各种猜测也开始出现,包括三峡大坝的建成对四川复杂地质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几乎是突然间,来自媒体的声音加入到信息传递的潮流中。


汶川地震发生约18分钟后,新华网开始发布消息。短短几个小时,新浪、腾讯等中国知名门户网站,已将海量新闻,包括对地震的防护方法等,以板块组合的形式,呈现于首页的显要位置。除了新华社记者的文稿,大量的信息来自各主要城市平面媒体们主办的网站,这些有直播色彩文字,不断刷新——在过去,这些内容或要等平面媒体发表后,才会在其网站上公布。


下午晚些时候,紧急集结的中共军人努力通过受损严重的道路,赶赴四川、云南地震严重区域救援,中共总理温家宝也紧急出现在震灾地区之一都江堰市。他在专机上的救灾讲话在中国的国家电视台里反复播出。深夜,温在灾区行走查看的镜头几乎同时在电视和互联网上出现。


人民网上出现北京昨夜会有余震的预测文字不久,中共国家地震局即发言澄清此为谣言。
在中国,这是一次少有的媒体反应快过行政部门的救灾、调查进度的竞赛。


从北京到边远的贵州,可以看到整个行政体系都在把“及时公开准确信息” 作为稳定民心的关键,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短信,都成为官方信息的发布渠道。


2008年,对于中国,显然是个不能平静的年份。年初的冰雪灾害的影响还未过去,这次影响空前的地震又突然发生。但与几个月前冰雪灾害中的迟钝与封闭相比,中共行政机构此番似乎换了全新面孔,尤其是对公众的信息回应,令者印象深刻。


一些未必受欢迎的信息,也借助互联网庞大的交流空间流传出来——


例如,四川媒体曾披露的异常征兆,比如蟾蜍大规模迁移,在当地林业机构的解释中,成为“正常现象”。


一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五年前的论文中也曾提醒,“四川地区下一次7级以上地震孕育已经接近成熟”。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往往被当作此次地震的坐标。“文革”末期针对新闻的封锁,可谓登峰造极:先是不准记者进入灾区,之后,对进去的记者也有严格限制:只准拍物,不得拍人。以至于今天,后人在留下的照片里只能看到彼时的残垣断壁,而很难看到那些伤者或死者。


两周前,中共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据此条例精神,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公布,是官方的责任和义务。


而让人纳闷的是,既往在各种灾难报道中表现不凡的一些知名地方媒体,已接到来自宣传系统的禁令:不得派记者进入地震灾区。

********

中共定调媒体:大地震正面宣传为主
打印版 阿波罗新闻网2008-05-13讯】  
 

新华网报导,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昨晚主持会议,对抗震救灾宣传报导工作作出部署。李长春要求新闻报导正面宣传为主,大力营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社会氛围,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援和思想保证。


5月13日,在四川省北川县地震灾区,一名北川中学学生在武警官兵帮助下救助被压在瓦砾堆中的同学。

报导“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心系人民安危,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决策部署;宣传灾区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组织干部群众奋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的情况”。

报导也“宣传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在灾区人民群众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感人场面;宣传各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救受伤群众,努力为恢复灾区交通、供电、通讯等提供支援的情况”。

中共中央宣传部成立抗震救灾宣传报导工作领导小组,今天上午召开全国宣传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对抗震救灾宣传报导工作进行动员和具体部署。

报导说,中央主要新闻媒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主要领导亲自抓,把抗震救灾宣传报导摆上突出位置,放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充分发挥舆论工作主力军的作用,及时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舆论,突出抗震救灾宣传报导的主题和氛围。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514/86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