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知道中共文人无耻 不知道还能这么无耻

 
 
 
文人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

野老泉


6月6日,山东《齐鲁晚报》A26版"青未了"副刊发表了署名为王兆山的"词二首",第一首《江城子 废墟下的自述》,现抄录在下,奇文共欣赏。

  天灾难避死何诉,
  主席唤,总理呼,
  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
  十三亿人共一哭,
  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
  左军叔,右警姑,
  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
  只盼坟前有屏幕,
  看奥运,同欢呼。


点评:“天灾难避死何诉”,四川地震诚然是“天灾难避”,但活生生的生命瞬间被夺去,对任何死难者而言,都是无可挽回的巨大灾难。死难者活着的时候大概是没有享受欢乐幸福的权利的,死了连悲伤呼告的权利也被剥夺。也许王大作家哲学学得好,思想境界高,不为必然的失去而萦怀,但是谁给了你这个权利去代表死难的十万同胞,要求他们死了也忍气吞声?

“主席呼,总理唤,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借用林昭的一句话表达我的感受:“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未有此千古奇文也”。草民生命就如此之贱,只为死后享受到“主席呼,总理唤,党疼国爱”的浩荡皇恩就死而无憾,欣然赴死?大概王大作家在此种情况下,是非要从废墟里挣扎着出来磕几个头不可的。但是你贱不能代表别人也贱!

  ““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死难者不仅有小孩,还有老者和成年人,如何能说“左军叔,又警姑”?这并非仅仅文字的挑刺。军人、警察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他们个人虽然年轻,但他们代表的是整个国家权力机器,宜乎你们这些草民应该高喊叔叔姑姑。代表老百姓喊叔叔、姑姑,足见王大作家对国家权力的膜拜。“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是啊,在人民民主国家,个人的生命一钱不值,唯有国家民族的利益高高在上。享受到民族大爱的草民,岂但死要知足,还要含笑九泉!“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真乃神来之笔!死难者死则死矣,留在人间的老人或小孩亦不足挂齿,唯一的遗憾,就是看不到北京奥运。说来也是,老人孩子终有一死,由他去罢,唯有奥运是小百姓的百年梦想,岂可忘怀!

作者王兆山,山东作家协会副主席。区区孤陋寡闻,以前从未听得王大作家大名。但我坚信,此文一出,王大作家必然名垂千古。

文人无耻,前有余秋雨,后有王兆山。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吾等拭目以待。




文章提交者:胡丽娘

牛头马面走相呼
一歌奴
兆山猢
草鸡插标
泥圈仿鸭凫
不足先天失彩袖
鬼画符
脸涂朱

做人心肺早全无,
自宫蛆
小侏儒
阴曹代表
无冕自加封
冤魂竟遭牲口辱
犬有义
尔不如


出律了哈,反正那个代鬼填词不过是挂个江城子的词牌而已,平声韵竟然被搞个仄声韵
靠,气煞苏东坡啊。


等会儿哈,再来一个

红酥手
黄藤酒
胯里还有龟头兽
歌奇痔
尝真屎
欣然闻屁
粪泼白纸
耻耻耻
*********************
 
今天,我终于骂人了:文而无德即为贼

文/金满楼

当代诗人叶匡政曾说:“作家应该成为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铸造有所贡献的人,而前几年评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连画家陈丹青都成了公共知识分子,而一个作家都没有”,叶匡政甚至提出,“现在的文学还不只是垃圾,他们制造的是“毒素”。文化批评家朱大可也说过,“现在的文坛已经空心化了,它已经荣升为一个庞大的垃圾场”。

在继余秋雨的《含泪劝告死难学生家长》之后,终于又看见了这样一篇散发着毒素的垃圾作品,它荣登于山东《齐鲁晚报》(2008年6月6日的A26版)的“青未了”副刊,作者是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名曰《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说句实话,我是怀着极其恶心的心情读完这个作品的,如果这个作品再次恶心了你一次,我要对立表示歉意。下面就是这个伟大的作品。

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

天灾难避死何诉,
主席唤,总理呼,
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
十三亿人共一哭,
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
左军叔,右警姑,
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
只盼坟前有屏幕,
看奥运,同欢呼。

王作家以一位废墟中的地震遇难者的口气,描述了他在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后地面上发生的一切后的感慨。果然是奇文,可谓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未有此千古奇文也!”

作为御用文人,在天灾后急于歌功颂德、评功摆好,这种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他们的饭碗所在。但是,做人也不应该太无耻,在这个巨大的灾难面前,如此急切的跳出来说好话,涂脂抹粉,那也有顾及人们的感受,至少也应该尊重下那些死难者吧!换句话说,这样无耻的代表死难者去感激皇恩浩荡,也未免太不讲人性、太不讲政治了!

孔子说,“老而不死即为贼”。对着这种无耻至极的御用文人,我只能说是“文而无德即为贼”。“主席呼,总理唤,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这种话说出来,我估计除了王作家之外,任何人都会觉得因肉麻而战栗,我无法肯定胡主席和温总理看到这句会有何感受,而那些死难者又何尝会“纵做鬼,也幸福?!”

难道草民的生命就如此之贱,为了这皇恩浩荡就死而无憾,欣然赴死?这是什么样的逻辑?这是犯贱的逻辑!是☆☆的逻辑!难道王作家想把中国拖入奴隶社会?!

更恶心还在后面。什么“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又来了,王作家自己没有被埋在废墟下,没有尝试过几十个小时无人救援煎熬而死的惨状,却代表那些死难者说“亲历死也足”,这种冷血的文字真是让人极度恶心而寒心,也许,老天真该把他埋在废墟下,让他好好尝试下“幸福”的滋味!

至于那“左军右警”,本不值得称颂,因为他们是在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犯不着如此提高境界。虽然这些战士和其他救援者非常的努力和艰辛,但救援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事实,我们并不怪他们,这不是他们的错。但是,我们不能容忍的那种刻意的拔高,因为这是对子弟兵的侮辱,也是对灾民的另一种讽刺。

最为神来之笔的是最后一句,“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看到这句,我无法再忍,不得不跳起来破口大骂了。老百姓死了还不算,还得在“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真是难以想象,死难者在死后还负有为“奥运”欢呼的义务,真是死而不得安生矣!我不明白的是,奥运能代表什么?是大国崛起还是国强民富?还是纯粹就是个扯谈?

中国的文人,挺起你们的脊梁!不要总像狗一样轻贱!不然,你们就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罪人!
 
**********************************
 
章立凡:有一种感觉叫肉麻

   有部老电影叫《战斗里成长》,回顾我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是在"肉麻里成长"的,尤其是那个"早请示,晚汇报"外加唱颂歌跳"忠字舞"的年代,肉麻是每 天的功课。历练久之,"麻阈"渐宽,常规语言的肉麻渐能忍受,最难忍的是"诗性语言"的肉麻,例如读某大文豪的颂诗时,那麻感从头皮开始,由表及里,麻遍 全身,透入骨髓……
  
  告别"文革"快32年了,我已很少肉麻,也许是有了一点年纪,比较麻木了。今年地震以后,哀毁过度,神经变得 很敏感,从"加油"那天开始,直到最近我的一位老朋友"泣告",某种久违的感觉渐渐回来了。近日上网,忽见旧体《词二首》(作者王兆山,6月6日《齐鲁晚 报》),立时绝倒。兹录其一如下:

   《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
  
  一位废墟中的地震遇难者,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之后地面上发生的一切,遂发出如是感慨--
  
天灾难避死何诉,
   主席唤,总理呼,
   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
   十三亿人共一哭,
   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
   左军叔,右警姑,
   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
   只盼坟前有屏幕,
   看奥运,同欢呼。

  做鬼是不是幸福?坟前看奥运转播是什么感觉?我不知道,既然作者如此认为,不妨自己"亲历死也足"。肉麻源于矫情,矫的是人类之情,禽兽不与焉。见过矫情的,没见过这么矫情的(还见过其他的,不说了)。老了老了,不知遭了什么报应,居然被如此"诗性"的肉麻击倒?
  
作者强调"天灾难避",我只是个"打酱油的",怎敢有意见?但作者以死难者的口吻,歌颂党国领导的救灾善举,我倒是有点疑问:你还没死,是站着说话的主 儿,凭什么来当废墟下的冤魂"代表"?我国是一个在舆论导向上讲究"以人为本"的国家,大灾之年哀痛未平,就急着"坏事变好事","代鬼填词"的"王代 表",是不是在"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我是从来不会去骂人的,仅在此勉励一下作者:"加你的油,做你的鬼!幸你的福!"(中间删去若干字)没准还附上一支民间流行的歌……
  
   2008年6月12日 风雨读书楼
  
【附】词作者简历(百度百科)

王兆山
  山东沂南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77年参加工作,历任山东省出版局文学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副秘书长,《当代文学》杂志副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山东文学》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王兆山 男,1946年11月出生,河北滦南人。二级编剧。1988年毕业于电视大学。现任辽宁省铁岭市艺术研究所创研室主任。辽宁省剧协、曲协会员。主要贡献: 1964年创作上演处女作话剧《枪》,1970年起从事专业戏剧创作,先后在喀左民族文工团、铁岭地区文工团等任编剧。发表上演大量文艺作品。其中戏剧作 品40余部,主要有歌剧《风雨鹰石山》、《乌兰交通站》、话剧《一刀齐》、《铁镣声中》、戏曲《深宫案》、《界树下》等。广播影视代表作有广播剧《仇人之 间》、《潺潺的小溪》、《红娘泪》,电视剧《三峡的孩子》及电影音乐故事片《红娘》等。作品多次获省以上奖励,其中获全国一等奖的作品有《热线电话》、 《动心眼》、《老大哥老大姐》、《大楼里的小旮旯》、《跟俺走》、《红娘》等。歌词和散文作品也多次在全国获奖。多年从事艺术研究,首次提出"寄生艺术 论"和"艺术三角反馈论"。多篇论文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并获重奖,被国内外一些企业家聘为策划顾问,受聘于吉林、辽宁、北京、湖北等多家电台、电视台、 杂志社等,为特邀撰稿人及艺术顾问。应邀为百余台电视文艺晚会及栏目、专题片担任策划、撰稿工作,作品多次获奖。近年致力于《国情文化与文化国情》的专题 研究,拟出专着。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614/9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