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1930年北平的各色男女

image001

我们对1930年的北京,了解多少?

荷兰女摄影师艾伦.托尔贝克生于柏林,1930年以通讯员身份来华,后与荷兰驻华大使Willem Thorbecke结婚。在上世纪30年代,有两位杰出的欧洲女摄影师在华工作,艾伦就是其中一位。她出版过的作品包括《香港》、《上海》,但最为人瞩目的还是《People in China》,内收人像摄影作品32幅,细腻描绘了抗战前夕,民国众生的生活百态,1935年于伦敦初版,是艾伦最重要的作品,初版在拍卖市场已卖到六到七千人民币。2009年,它的内地引进版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中文名是《北平表情》。

在1930年的北京(那时叫北平),有位曾在茶馆里演出,现在是一个老银行家的小妾,她姓卢,她的妆容精致而摩登,她有一大群仆人,满柜子的漂亮衣服,精致的珠宝,数不清的法国香水。她大概中午12点起床,然后找理发师梳理自己的头发,学习戏剧;她是那时的摩登女郎,她戴眼镜,说话快,独立、能干,但却并不怎么快乐——就像现在北京的高龄单身女白领们一样;跟她的命运截然不同的是一个没念过书的儿媳,她进门的时候只有十六岁,她和自己的丈夫没出生之前就由双方父母订了亲。她的生活就是帮婆婆做家务。她想出去找份事做,可以攒一点儿钱,也学点儿东西。但是婆婆不同意。

被供养着的美丽小妾、独立却不快乐的职业女性、加上不能自由选择生活的儿媳妇,这些人,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并不陌生。她们的角色一再轮回,构成中国社会中鼎足三立的三种女性。可是,在今天我们看不到童养媳,在很久以来,童养媳是中国婚姻的一种构成方式,但这种形式如今已经绝迹。本书中的陈秀是一个童养媳,她学着扫地,洗碗,甚至开始学一点缝纫活儿,她还没法儿学煮饭和织布。她已经四岁了,再过十年,她就会和丈夫结婚。

image002

消逝远去的背影

image003

在北京,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时,你在房子里能听到各种小贩的叫卖声,有补鞋匠、磨刀匠、理发匠,还有卖水的小贩。你几乎不需要外出购物,只要听着外面的声音就行了。这种习俗中仍能保留至今的就只剩为数不多的“磨剪子抢菜刀”了;在北京还叫北平时,算命先生在街上随处可见,他穿着蓝色的棉袄,坐在街上、集市上、戏院门口或者寺庙门口。他会解梦、治病、算姻缘,包管解决生活里的一切,他们是那时被众人追捧的星座大师、血型专家、塔罗牌高手;也有生活在传统大家庭、却在学校学着进化论和西方文化的学生,他的生活被传统与现代割裂成两半,他坐在湖边长椅上已经好几个小时,思索自己的生活以及中国的命运。他苦思的孤独背影仿佛是同样伫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北京的缩影。那时的北京,还能看到赶驼人,他们从遥远的外蒙古运输骆驼毛、刺绣和药品到北京,驼队每天走二十里,他要走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到人口集中的城市。此种职业,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绝迹。

image004

image005

最后,你以为你已经了解了1930年的北京时,我们再来看看这年轻的一对,两人都出自富裕的家庭。他们在那时吃饭时已经用公筷,社交活动包括跳舞、打桥牌。他们和他们的朋友都留过学,受过良好教育,他们是北平城里的上流阶层。而他们的风流韵事,竟把当下北京上流社会的那些人也给比了下去。

image006

责任编辑: 陈柏圣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621/134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