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温克坚:组织部的10个亿 所谓的“千人计划”

连续写了几篇关于江苏省委组织部的短文,之所以有这等兴趣,是因为关于组织部的新闻和评论并不多见。通常来说,组织部门虽然位高权重,买官卖官者趋之若鹜,但是却很少在公共场合显山露水,这个部门没有相应的网站,不公布地址门牌,也找不到联系号码,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他们都隐身在政府部门后面,拨弄提线,决定着前台官僚们的政治前程。

因此,像江苏省委组织部那样高调宣称要培养千名民营企业家接班人,增强民营企业家党性的做法,对于组织系统内部来说,也许稀松平常,但是对于公众来说,却相当罕见。作为一个关注公共事件的评论人士,自然是见猎心喜,虽然无关痛痒,却也忍不住要指手画脚一番。在铺天盖地的舆论质疑下,江苏生物组织部是回到幕后躲猫猫还是遵从民意,改弦易辙,仍是未知之数。不过通过这次事件,组织部门开始被迫面对公共舆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接受公共舆论这个非组织的组织“考核”,应该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趋势。

似乎是为了强化这个趋势,今天居然看到了中国新闻网对中央组织部的质疑。这源于中央组织部的一个人才引进计划。该新闻说,2008年年底,由中组部牵头启动了一项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今年4月第一批名单悄悄出炉,至迟到9月初,第二批名单将确定。但是,有学者表示“第一批实施的透明性很低,而且没有公示期,这种做法不能令人满意。”

关于这个所谓的“千人计划”,日前我曾经听一位来自澳洲的知名教授说起过,他说中国驻当地的领馆曾经联系过他,希望他能自荐参与这个千人计划的竞争,他了解得知,如果获选这个计划,待遇比国外肯定还要好,并且可以立即获得中组部的100万安家费。不过要进入这个人才计划必须要经过中组部的政审,他觉得丢不起这个人,便自觉放弃了。 根据中国新闻网的说法,这次的“千人计划”与以往科学院推出的“百人计划”、教育部推出的“长江学者”计划以及自然基金委推出的“杰出青年基金”计划不同,“千人计划”涉及到科技部、教育部和科学院等多个部门,规模宏大,因此由中组部直接操刀。最初的方案建议给入选者提供相当于其国外薪水60%左右的薪金,以及根据不同领域的需要给他们5?7年内最高达800万的启动经费。但工资和研究经费需要引进单位出。目前唯一明确的支持是中组部提供的100万安家费。 如果完全执行这个计划,那么中组部给千人计划提供的安家费就是10个亿。

回头看看舆论对江苏省委组织部的那些质疑的理由,完全都可以适用到中组部头上。只是江苏省委组织部培训千名民营企业加班人的费用,估计不过区区数千万,而中组部一出手,就是10个亿,果然是大手笔。

最近一段时间,人才的重要性忽然得到了当局前所未有的重视,无锡,大连,上海等地方政府也纷纷拉开架势,要花大价钱引进千名万名海归人才,江苏省委组织部和中组部的做法,也是这个格局的一部分,一时之间,似乎东西方的竞争,更多的体现为人才竞争,而不是制度和价值观的竞争。什么才是人才?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制度环境?这些都是相当复杂的问题,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说明白,也不是百千万这些数字所能涵盖,不过,尊重人才总比摧残人才要好,更多的海归能回来发展也是一桩好事。但是一个比人才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为这些大手笔埋单的纳税人们才能真正说上话?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826/140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