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原来这么潮?!中国留学生眼中的韩国农村



  




  姚远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由于以前曾经在韩国的农村打过工,所以这次热情地带我参观了首尔附近的新农村。



  




  现代风格的演播室设计,不拘泥于那种黑乎乎的摄影棚或者繁琐的开放式,简约明亮甚至夸张,更具有建筑般的质感。同时期投用的号称全球领先的凤凰环球新闻中心又有的比了,下面是位于纽约的Fox Business Studio 和Fox News Studio 8H,设计均出自Clickspring Design。



  




  由于已经两年没有去乡下,在公共汽车站不得不向当地人求助。好在车站的电子站牌上也可以实时地查询所乘汽车的信息,再加上当地人的指点,我们很顺利地登上了开往乡村的公共汽车。



  




  汽车飞快地掠过城市,驶向了距离首尔一个来小时车程的农村地区。



  




  这里的农田和国内比也没什么两样,深秋的季节田野里一片金黄。



  




  汽车很快就把我们带到了要去的地方,只是这里的景象并不像我想象中的村庄。




  




  见到几个身穿校服的中学生,我好奇地想看看他们的英语水平,就独自走上去询问哪里有最近的村庄。这几个中学生想了想之后回答我说:这里就是我要找的村庄。



  




  
我将信将疑地四处走了走望了望,果然发现了这不太像村庄的村庄里长着茁壮的庄稼。




  




  然而,出乎意料的却是村子里居然发现一个规模不小的超市,这不免让我怀疑起这里究竟是否属于真正的农村来。



  




  尤其是看到超市的自动门和超市里明亮整洁的店堂以及和城里一样的购物车,我开始怀疑这里并非是村庄,而是农村附近的小镇来。



  




  超市门口的露天咖啡馆刚好坐着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伯,我想他们应该能够给我满意的回答。于是,我就让姚远上前询问他们,这里到底是小镇还是农村。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伯做手手势坚定地回答,这里就是真正的农村。接下来他又补充道:韩国的农村早已经实现了城市化,所以,这村庄才会有小镇的模样。



  




  聊着聊着,村子里另外几位老伯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我们的谈话,从韩国的新农村运动聊到当前农村的现状。穿格子衫的老伯告诉我韩国的农村过去也相当贫困,在70年代初开始的新农村运动让韩国的乡村发生了质的改变。



  




  趁着闲聊的当,我问了他们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现在村里的人家究竟还有多少人只靠种田养活自己?他们告诉我,只靠种田养活自己的人已经很少,这里的农民基本上全都有其他的职业,最起码也要投资做一点生意。



  




  聊着得时候这个骑车的老哥好奇地凑了过来,他插话说韩国的农民基本上和城里一样富裕,而且城里有的各种娱乐设施商业形态农村里也都不缺,但是年轻人还是热衷于到首尔这样的大城市打拼,而实际的生活水平还不如家里。



  




  
村子里卖蛋挞的老人带着透明塑料口罩-这样的口罩既能保持卫生也可以避免带口罩给人带来得不适。




  




  说实话,这样的场景让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把它和想象中的农村划上等号,也许是看出了我的疑问,姚远就掏出手机给他以前打过工的老板拨了一个电话,他以前的老板刚好是这个附近的人。他告诉我们,现如今再要找到六七十年代的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已经非常困难,随着新农村运动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随着时代的变迁,韩国的农村基本上已经呈现出日益城市化的特点。



  




  在路过村选举委员会小楼的时候看到路边的一个公共厕所,和城市里的厕所一样-玻璃门,洗手池乃至英文标记。



  




  刚才的几个老伯告诉我传统意义上的茅坑在韩国乡村几乎已经绝迹,当我走进这间提供免费手纸且豪无异味的厕所里,我这才理解新农村运动其实也应该包括这些东西。



  




  距离厕所不远有一排水龙头,旁边由村政府设立的牌子上用韩文写着:可以直接饮用。



  




  在一片房屋的包围中,我终于又看到了久违了的农田-这下终于打消了我对这里到底是农村还是小镇的怀疑。



  




  刚才和老伯们聊天的时候就已经获悉,这里的很多农民已经住进了高大的公寓,一套大约110平米的住宅要花七千万韩币-这些钱大约合四十万人民币。



  




  还有的农民住在更高级的公寓里,一楼没有住户,而是留做了停车的泊位。



  




  找来找去,我还是发现了一两户低矮的平房,这大概就是村子里最贫困的人家了。



  




  村里的文化中心,距它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较小的楼房是该村的公共图书馆。



  




  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是村里居然还有一家专门的电器商店,里面摆着最新型的家用电器。



  




  更让我吃惊的是,村子的中心竟然是条繁华的商业街,各种似乎只在城里才有的专卖店连锁店一家挨一家排在一起。



  




  商业街虽然不如城市里的那么有人气,但是既然敢开在这里,一定说明了农村人口照样拥有强大的购买力。



  




  有的店铺无论在装修规格上还是在外观的设计方面,貌似丝毫都不输给城里。



  




  不大的村子里还开了好几家咖啡馆,其中既有个性小店也有这样的连锁形式。



  




  咖啡馆里坐着的学生见我在拍照便大方地向我摇了摇手臂。



  




  而这几个身穿校服的女中学生也都操着熟练的英语。




  




  村里的购物街猛一看还真有种繁华的商业气息-姚远告诉我说,实际上这里还不是最富裕的农村-在富裕的农村,街道的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大城市。



  




  当我们回到最初的那家露天咖啡馆等候公共汽车的时候,又高兴地遇到了刚才遇到的一个大叔。他先是邀请我们回家吃饭继而又告诉我们可以住在家里。我们虽然很想接受邀请,无奈第二天姚远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所以就婉言谢绝了大叔的好意。这位会用中文书写自己名字的大叔告诉我们他叫安孝旭,是村子里不多的几户只做农活的家庭之一,他和妻子靠种庄稼每年都会有四千万以上韩币的收入,大约合人民币24万元,在村子里属于中等偏下的样子,有的人家只靠种地就能挣到七千万左右呢。我们忘记了问安孝旭大叔他们夫妇俩有几个孩子,假设有两个的话,家庭人均年收入应该在六万人民币的样子;而如果他们的孩子都已经工作了不和他们住在一起的话,那么他家的人均年收入就应该按照两口人计算,是12万人民币了。。。安大叔说他是村子里唯一没买汽车的家庭,不是买不起,而是实在不大需要。每天下地干活乘坐公共汽车就完全可以了,而其他的农户或者开车下田或者骑自行车去。安大叔还介绍说,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参加医疗保险,所以看病根本不成问题。至于村子里的残疾人和五保户,国家也会按月发给30到40万的生活费,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已经足以生活。多次去过中国的安大叔在短暂体验了中国农村的生活以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与韩国农村的社会发展状况相比中国农村还要落后一二十年,安大叔对我们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实际上用不了一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农村也会达到或接近韩国农村的水准,听了他的话我们似乎也觉得很有道理。。。。。。

责任编辑: 成圳锋  来源:人民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1115/14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