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港社会运动80后将影响大陆80后 中国民主的希望

「八十后」是中国民主的希望 

李大立 

  「80后」成长在政治化的环境 

「八十后」是香港近期最热门的社会话题。因为近来多宗社会事件,如反对兴建高铁、元旦游行冲击中联办等,都见到「八十后」一代的身影,他们成了香港社会运动的主力之一,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政治和经济的根源。 

和上几代人相比,「八十后」成长在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环境,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中国大陆就发生了八九民运和六四事件,紧接着中英争拗、九七回归、金融风暴、五十万人反对二十三条立法、争取普选等等,都与「八十后」一同成长。与此同时,他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世界里,享受着香港的资讯自由。回归之后,北京不断插手香港内部事务,河水涌入井水,「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成了一句空话,《基本法》承诺的双普选名存实亡,政制改革一拖再拖。这一切,对于大多受过高等教育、认同民主、自由、人权普世价值的「八十后」,无疑是很难接受的。他们不会像上几代人那样逆来顺受了,看到了政治的黑暗,社会的不公,他们自然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渴望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民主,做香港的主人。 

经济上,「八十后」走上社会的今天,香港过往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再,经济步入了转型调整期,加上港府采取开放政策,大量大陆「海归」涌入香港,至使香港「八十后」面临「学历高收入反降」的困境。有报道引述统计处数字指,具专科和大学学历的十八至二十四岁年轻人比例,过去十年大大提高,但其收入却不升反降。 ○八年他们收入中位数较九七年同一年龄组别的人,分别下跌百分之八点五和十二点七。此外,贫富悬殊自「八十后」懂事以来一直上升,政府却忙着缩班、杀校、减少教育资源、花六七百亿建高铁……;这些社会政策交织成的图像,又怎教富理想、易冲动的年轻人不生气? 

  「97后很多东西被摧毁」 

以「八十后」对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普世价值的认同和追求,成为香港新民主运动的先锋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是历史的必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连唯北京马首是瞻的曾荫权也不得不说:「我们对年轻人的确要有更好的理解,要聆听他们的心声,明白他们的理念、抱负、对社会和政府的期盼,甚至他们对某些情况的失望和不满。」中共喉舌《文汇报》《八十后的诉求宜深入了解》的文章则说:「社会不能忽视『八十后』现象,要深入了解他们的诉求」。其中一名「八十后反高铁」成员Kobe表示,「八十后」这个统称早在去年「六四」二十周年时已频繁使用,八九民运时包括自己在内的八十后年纪都是很小,即使记忆比较模糊,但不代表没有。代表人物陈巧文就是从她父亲那里知道中国大学生为争民主自由而经历了这一场流血事件的。 Kobe说:「九七回归之后,意识到很多东西已在改变、流失、被摧毁了,好多不满,好多无力感,但我们不会选择移民。民主意识可能是由我们自小已认定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不会离开,这种意识其实已经开始觉醒,不满其实是积存了很多。」她还说:「正因知道大陆的可怕,所以会更珍惜香港的言论自由,因而希望透过自己的力量呼吁更多人来关心这个社会,改变这个社会。」 

  香港「80后」将影响大陆「80后」 

反观中国大陆,八九学生民主运动被镇压后,过去二十年,年青人对社会事务的热诚逐渐沉寂下来。与香港最近流行的「八十后」这个潮语相比,大陆「蚁族」、「蜗居」成了新兴名词。但不等于说中国大陆的「八十后」和香港「八十后」截然不同,他们共同生活和成长在同一个世界里,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大同小异。他们是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童年时受的是残存的社会主义意识,长大后受到港台及外国流行文化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不得不独自谋生。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经济环境必然会在他们的内心激起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也一定有强烈的表达自己这一代人诉求的愿望。而且大陆的「八十后」,是高占全国四份一人口的族群(据统计,大陆超过三亿人处于这个年龄层),潜力比香港的「八十后」大得多。祗是目前仍然处于中共的高压之下,他们不但没有集会游行的自由,连表达意见的言论自由都没有,所以他们不得已选择以互联网谈论民主话题,支持维权运动,要求进行政治改革。虽然与香港「八十后」采用集会游行街头斗争的表达形式不同,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加上大陆门户打开了就再也关不上了。今天香港「八十后」的新民主运动,年轻人的政治敏感和朝气,势必日益广泛地影响大陆的「八十后」。 

若果说中国民主化是一项巨大和复杂的工程,香港无疑就是试验区和排头兵。笔者相信,香港「八十后」不但是香港民主化的希望,也将是大陆民主化的火种,全世界的华人都会为你们感到骄傲。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争鸣2010年1月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203/157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