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华尔街日报》:中共的8,000个信贷危机

北京中国银行 (AFP/Getty Images)
《华尔街日报》:中国的8,000个信贷危机

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政治学助理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于二月份在《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中国的8,000个信贷危机”(China's 8,000 Credit Risks)。他表示,地方政府为刺激经济,透过许多投资公司大幅举债,累积了庞大债务,中共当局如不采行适当措施,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地方政府巧立名目 大幅举债

史宗瀚指出,中共当局透过地方政府设立的投资实体,为规模庞大的刺激计划筹措资金。如果不加以制止,提供大部分资金的中国各家银行,可能很快面临巨额贷款拖欠,其规模甚至与中国庞大的财政和外汇能力相当。

中共在2008年年底宣布一项5,88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并允许甚至鼓励地方政府向银行大量贷款,为基础建设筹措资金。因为中共法令禁止银行直接贷款给政府机构,所以地方政府设置8,000家投资公司,以“企业贷款”的名目举债。

地方贷款规模庞大

史宗瀚认为,中共当局已无法确定地方政府募集了多少资金。去年9月,中国媒体援引政府人士的话指出,这些机构已借贷8,800亿美元。据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表示,光是2009年一年,地方投资机构就借了7,350亿美元。

然而,上述数据只是猜测。在中共当局完成详尽的审计之前,没有人真正知道地方政府贷款的规模。

史宗瀚依据各种资料估计,2004年至2009年底,中国各地投资机构的借贷总规模大约为1.6兆美元,相当于2009年GDP的三分之一,或中国外汇储备的70%。但由于层级较低的政府实体和小银行的放贷难以追踪,这些数据并非十分精确。

地方政府卖地偿债

史宗瀚说,虽然地方政府的预算有限,但它们可以透过出售土地获取收入,以支付贷款的利息和最终的本金。光是在2009年下半年,中国各地政府就出售了价值 2,330亿美元的土地,飙升的房地产价格使其受益。不过,地方政府如果想藉由出售土地完全偿还利息和债务的话,房地产热潮必须延续几年,才能维持土地的高度需求。

由于各地银行已经承诺向地方政府额外发放逾1兆美元的贷款,地方欠债的情况可能更糟。如果中共当局不限制银行贷款给地方实体,它们将背负更沉重的债务,其结果是必须出售更多土地,或是衍生巨额的不良贷款。

减缓贷款 采行更有力措施

史宗瀚表示,尽管中共当局已经下令银行减缓贷款给地方投资实体,但为防止灾难性后果,它还必须采行更强而有力的措施:

第一、中共当局须下令银行停止贷款给全新或刚开始的地方投资项目。这同时能减缓整体贷款金额,并抑制通膨。

第二、由于县级政府的财政状况最差,也最没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中共当局应承担大部分县级投资实体的债务。虽然这会大幅增加中国的负债占GDP比例(debt-to-GDP ratio),但以国际标准而言,其整体比例仍然很低。

史宗瀚指出,如果突然减少银行对地方投资实体的贷款,会造成一波不良贷款潮,但可加强市场机制的运作,在未来几年轻松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银行可以全部收回对良好地方实体发放的贷款,这部分约占地方政府贷款总额的一半。至于其余部分,中共当局须允许银行直接出售次级、或不良贷款给国内外投资者。

银行和不良资产的投资者也应设法将地方债务证券化,以出售给国内外投资者。国外投资者在预期人民币不久将重估的情况下,应该会对以人民币计价的证券感兴趣。至于上市银行是否会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不良贷款的问题,史宗瀚认为无须担心,因为这些银行必须向股东负责。

“改革开放”越形空洞

史宗瀚说,近年来,中共的“改革开放”四字真言越来越让人觉得空洞,因为越来越多的财政资源流向国有部门。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必须进行适时、大胆和市场导向的干预,才能将中国导向改革的正轨。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大纪元记者陈俊村编译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311/15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