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军报造假报道穿帮 共军将军彭雪枫‘牺牲’真相

—军报仍在造假

作者:

二○一○年九月三日,《解放军报》推出八个版面的「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特刊」,目的当然是为宣传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但是,特刊里「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专题中的一个事迹,却似有造假、起码是误导之嫌。

 

  问题出在对彭雪枫烈士的介绍。该介绍非常简单,不到一百一十字(笔者摘要):「日军大举进攻河南腹地。八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奉命率部出征……屡战屡胜……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不了解新四军抗战史的读者读到这个事迹,自然而然地会认为彭部出征乃是讨伐进犯的日军,所以彭的牺牲也当然是在与日军的战斗中。

 

  可是,史实却大相径庭。彭雪枫其实是在率部进攻「顽军」(抗战时共产党对国共斗争中国军一方的称谓)时阵亡的,该「顽军」是国军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汤恩伯部苏北挺进军李光明支队。这在中共中央军委前副主席、彭的战友、当年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张震将军的回忆文章中可以证实(参阅《张震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多年来,中共官方一直把彭雪枫宣传为抗战时共军牺牲的两位最高级将领之一(另一是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但每当提到彭的牺牲,却总往往含糊其辞。就如去年「共和国」六十周年大庆,全国评选「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介绍彭的事迹中仍是「……敌后进军……指挥作战时壮烈牺牲」。向哪个「敌」(日?伪?「顽」?)后进军?跟谁作战?都打了马虎眼。

 

众所周知,抗战时国共两党虽然合作却仍不断有摩擦,共产党也一直把对「顽军」的战果当作抗战战绩,那么就是因打「顽军」而死又如何?皖南事变中殉难的新四军军委书记项英,难道就不算烈士?中共何必心虚,语焉不详,直到今天还要偷换概念?就算不说造假,起码也是仍在误导年轻一代。

 

窃以为,正视史实,尊重历史,具体问题具体表述,实事求是,这才是对历史人物尤其是英烈的真正尊敬和缅怀。


中共“抗日”将军彭雪枫是战死在不打日寇却大打国民党的战场上

──中共《彭雪枫传》评点

 
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创始人彭雪枫

   

彭雪枫将军,原名彭修道,乳名兴隆,1907 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4岁即跟祖父念书习字,稍长,先后在本村私塾和县仓房及察院高等小学就学,1921年小学毕业,14岁只身投奔在天 津教书的伯父,考进天津南开中学,第二年,经冯玉祥将军部下担任书记的五叔推荐,进入西北军11师军官子弟学校就读,“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马列主义”。 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10月在北京汇文中学转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担任支部书记。

1930 年5月经上海党组织介绍被派往湘鄂赣苏区工作,任驻湖北的红5军5纵队5大队政治委员,6月,红5军在平江扩编,成立红3军团,彭雪枫任红3军团8军1纵 队3大队政治委员,以后,历任红8军第8师、第2师及第4师政委、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江西军区政治委员、红3军团第5师师长、政委、红3军13团团长、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第2纵队司令员、红1军第4师政委、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少将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新四军游击队司令员兼政 委、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支队随营学校校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八路军4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淮北军区司令 员、淮北苏皖边区党委委员等职。

彭雪枫同志作战英勇,身先士卒,经常战斗在前线,参加过第三次反围剿、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强渡黄河,纵横山西西部广大地区(都与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没有关系。如果一定要说有关系,那就是在“九一八”之后,国难当头之下,接受前苏共和中共的命令和指挥,参与了种种制造动乱、混乱和叛乱的武装卖国行径,并且功勋卓著。);1938年2月奉命由山西临汾转武汉,接受中共中央赋予的新任务:在河南确山县积蓄力量,领导发动鲁、豫、皖、苏广大敌后游击战争(假抗日之名义,在敌后建立共产党的武装和政权,继续分裂正在正在艰苦抗战的中华民国。),1938年9 月在竹沟成立新四军游击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张震任参谋长,彭雪枫亲自在河南竹沟创办了著名的《拂晓报》(目的是为宣传共产革命而非卫国抗日,抗日不过是幌子。),深受广大干部和军民喜爱,受到党中央的赞扬。

1938年9月30日,根据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电令,率两个新兵连373人,进军豫东敌后,1939年1月率部向徐州方向挺进,以永城为中心,在永城、亳州、 涡阳一带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年为扩大根据地,又率部向淮上进军,直指蚌埠、凤台、怀远、宿南、蒙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这就是毛泽东说的,“要让日本人多占地”的目的。共产党就是这样在八年抗战之中,借口抗日,而占据了敌后的广大地区,却从来也不用“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游击战术,来解放任何一个为日军所占领的城镇,甚至与日军做生意、卖鸦片、互通有无。请读者参看2005年北京巧妙出版的黑皮书《延安日记》──前共产国际驻中共中央代表、前苏联塔斯社驻延安记者佛拉基米诺夫著)。

1940年,根据新四军军部命令,率新四军第六支队活动于运河线、黄泛区,1941年5月奉命转移到津浦路东,进入皖东北地区,与淮北路东地区活动的部队会合,7月组建骑兵团,从此,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始有了一支机动性大、战斗力强的骑兵部队(这是在执行毛泽东于1940年5月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东南局的指示信。该信命令新四军必须迅速向皖东北等地区进行扩张,并且为了扩张,绝不要对正在抗日的国民党军队手软。请读者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942年-1943年,彭雪枫与邓子恢、张震、吴芝圃等在山子头战役中,一举全歼来犯顽军(请注意,是顽军,不是日军。也就是毛泽东在1939 年 之后所一再命令打击的主要敌人──“国民党顽固派”。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国民党顽固派,虽然今天还在抗日,但明天一定会投降”,所以,要坚决打击、绝不 手软。而当时新四军主要打击的国民党顽固派,就是我台儿庄大战中的国民革命军主力──韩德勤部。以上引文,请参阅毛选第三卷),当场击毙国民党保安第3纵队司令、淮泗专员、地头蛇王光夏、独立第六旅旅长李仲寰,并活捉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苏鲁战区副司令员韩德勤(中共史家自己交待了!只是交待得远不够彻底)。

1944年,日寇攻陷郑州、洛阳、许昌、郾城等38座城池,中共中央、毛主席决定向河南敌后进军(只要日本人“多占了地”,毛主席就要立即命令向敌后进军 “也多占地”,却绝不迎战于“敌前”。),彭雪枫奉命西征,8月越过津浦铁路,行至小朱庄,首战顽军王传授,取得歼敌千余的胜利,为部队西进打开了胜利之门(请注意,彭雪枫一直是在打国民党,而不是在打日寇)。9月11日,在河南夏邑东八里庄围歼土顽李光明的战斗中,彭雪枫将军亲自指挥战斗,正当战斗胜利结束时,不幸流弹击中,英勇殉国,时年37岁(中共史家明确招认: 彭雪枫将军是在中国人民的艰苦抗战之中,一打再大只打大打正在抗日的国民党顽固派,并在“打顽”胜利结束时,不幸被流弹击中而死,绝不是为抗日而死,更不 是为国捐躯;而是为共产党而死,为出卖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而死。或许,他在打顽的胜利声中不幸中流弹而死,正是苍天的应有报应吧!)。

(本文摘自蒋中健、林文善、唐培远著作《枫陵流丹》)来源:黄花岗杂志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争鸣396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1209/188645.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