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三大危机临头 中国银行业或将大洗牌

9月3日,国际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s)就刚刚发布的《中国50大银行报告》进行解读,认为出口、产能过剩及地方债三大风险临头,中小金融机构先行破产。(Emmanuel Dunand/AFP)

3日,标普就刚发布的《中国50大银行报告》进行解读,认为出口、产能过剩及地方债三大风险临头,中小金融机构先行破产。同时国际资本也在不断抛售,清空中国银行业股份,中国银行业大洗牌或将开始。

3轮资产重组或致大量坏账中小金融机构先行破产

9月3日,国际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就刚刚发布的《中国50大银行报告》进行解读。认为未来2至3年,出口、产能过剩及地方债三大风险临头,出现的大量坏账将给中国银行业的信用评级带来极大压力,个别中小金融机构可能破产,个别区域可能出现风险集中暴露,并由此加速银行机构的商业化整合。

这是标普连续4年就中国前50大银行信用状况发布专题报告。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报告对银行的分类首次增加了政策性银行组别,主要考察了5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以及30家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和农商行。

9月2日,中共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透露正在研究银行业退出机制,被外界认为中共当局已认识到大陆银行业濒临破产的风险已经非常高,而提前释放出的一种信号。标普资深董事廖强表示,建立包括银行业破产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等在内的退出机制,方向无疑是确定的,否则对银行的行为就没有纪律约束。

廖强称,与10年前相比,中国可以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数量已经从数万家缩减至1000多家,银行数量在10年间缩减九成,未来2、3年,商业银行的两级分化加剧,市场压力下,银行业的整合意愿将更加明显。

最近一次信贷热潮所蕴含的风险正浮出水面。标普分析师们称,经济大环境的压力将造成中国非金融行业连续3轮资产重组浪潮,包括出口行业、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及基建相关行业,以及地方政府平台自身,之后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坏账,部份中小金融机构可能破产。

同业业务快速扩张加大风险高风险信贷近10万亿

同业业务亦是银行业危机扩散的导火索。由于过去1、2年银行同业业务不断加杠杆,2012年末对同业融资最为依赖的前10大银行中,有些相对新增资产规模的占比已经在50%以上,即使排名第10的银行也在30%以上。

摩根斯坦利的最新研究报告表示,预测中国高风险信贷率达9.7%,接近10万亿人民币。地方融资平台、建筑业、制造业和贸易融资类的信用风险最值得关注。

中共地方融资平台高风险贷款占该行业总贷款的25%,建筑业高风险信贷率达18%,制造业高风险信贷率达17%,贸易融资类高风险信贷率目前达11.6%,但大摩认为未来可能大幅上升,最需要警惕。

渣打银行的报告估算,截止到2012年底,中共政府性债务要占到国内GDP的78%。一般认为,如果政府债务占GDP的60%,就到了警戒线,超过这个比例将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中国债市畸形银行风险过于集中

自2004年以来,中国债市规模翻五番至25.5万亿人民币,其增势在中共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后更加明显。据统计,发行者大多是中共地方政府和国营企业,民间企业占比较少。国营企业去年发债量暴增60%,占整体债市规模达92%。

但其中最令人担心的是,大部份的中国公司债都被中国的银行所持有和交易,有过度集中银行体系的风险,跟其他国家投资人均匀分散的状况迥异。

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分析师钟汶权表示,银行是中国债市最大的持有人,持有的标的包括了中共地方政府的投资工具。因此,倘若中共地方政府出现违约,他们的风险将会倍增,因为银行不但持有其公债,也直接放款给他们。

国际资本不断抛售与清空中国银行业股份

9月3日,美国银行正在出售它持有的所有剩余的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总计15亿美元。在之前的5月20日,高盛集团已清仓工行股份,套现11亿美元离场,中国工商银行股价应声下跌。

中国银行业风险之高也令国际资本警觉,从而开始抛售和清空所持有的中国银行业股份。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庞大的中共地方政府债务、越调控越高的房价加速了房地产泡沫膨胀,这是国际资本逃离中国的主要原因。

中共国务院参事夏斌认为,当前的中国已经存在事实上的金融危机现象,有些地方融资平台早就资不抵债,是增加了贷款在维持着。所以现在只是危机没有引爆,坏账没有暴露,是在靠多发货币在掩盖。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大纪元记者任义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0906/33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