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杨虎城的土匪和革命生涯

—(西安事变系列之三)(1)

作者:

杨虎城

谈起西安事变,自然不能不说另外一个主角杨虎城。

浦城久娃杨虎城

杨虎城是陕西省浦城县人,出生于1893年。他本名杨长久,按照当地的风俗,杨虎城有个小名叫做久娃,所以很多人也叫他杨久娃。

杨虎城这个人的一生,和那个发动西安事变的伙计张学良,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杨虎城和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更为相像,都是贫苦农民出身的军人,曾经做过土匪。

杨虎城出生地的浦城县孙镇甘北村,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属于黄土高原。该村的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全村仅有十几户人口。大家都知道,农民要想过得好,第一必须有好土地,第二必须有好的水源。而甘北村这个地方,第一没有好土地,所有土地都是那种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地形都是倾斜的,对作物种植非常不利,种出来的作物都是非常稀疏的。加上土壤差,即使在雨水充足的情况下,粮食年产量仅仅是江南一带的五六分之一,农民整年面临饥荒。

而这个地方最可怕的就是缺水,方圆几十里内几乎没有河流和小溪,老百姓吃水要打十几米深的井。这种井水量很少,而且含有高氟(当时陕北大部分地区老百姓都是黄牙,就是因为此)。这些井水仅能满足老百姓自己吃水,没法浇灌田地。所以粮食种植只能依靠雨水,一旦遇上雨水不足的荒年,当地立即出现大量饿死人的情况。

总之,历史上这个地方从来没有富过,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

杨虎城的父亲是个农民出身的小木匠,家里有四十亩田地,几间破房。这四十亩地如果是在江南地区算是地地道道的富农,但甘北村土地条件恶劣,这四十亩土地在江南大约也就相当于7,8亩。杨家有四口人,父杨怀福,母孙一莲,杨虎城和弟弟杨虎荣,单靠这几亩田无法生活。

还好杨怀福自己有点木匠手艺,平时他做一些小桌子,小板凳等木器去附近镇上卖,全家饥一顿饱一顿的挨着日子。

后来为了改善家庭条件,杨怀福在镇上开了一个小的木器铺。家中条件稍微好了一些,勉强能够吃饱饭了,少年杨虎城也得以上了2年私塾。

当时是清朝末年,国内政治非常糜烂,外寇入侵,清政府腐败无能,老百姓生活非常痛苦。在杨虎城8岁时候的1900年,当地出现了旱灾,一连两年几乎没有下雨,靠天吃饭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任何收成。清政府一是无力赈灾,二是各级官员贪污本来就很少民间赈灾款,2年时间,饿死百姓无数,乡下道路上到处躺着饿死的人。

祸不单行,在这种大旱灾的时候,慈禧太后为了除掉光绪帝和变法势力,利用义和团杀伐洋人,并且围攻教堂和大使馆,将北京的600名洋人和400名洋人士兵隔绝在使馆区,犯了各国众怒。3万八国联军迅速组成,向北京进发,慈禧太后随即向英,美,日,俄,法,德,日,奥等十一个世界强国宣战。一个国家单挑全世界列强,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吉尼斯纪录。慈禧还无聊的发出悬赏令: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这也成为之后八国联军攻击中国的一个重要证据。

用光绪帝的话来说:当年甲午战争,倾全国之力连一个日本都打不过,现在凭什么跟全世界列强作战?

但是当政的满清昏庸贵族上报慈禧说:洋兵的腿都是直的,无法弯曲,近战时候只要将其绊倒他们就无法站立,不难对付。还有人说:义和团使用神功护体可以刀枪不入,根本不怕洋兵的火器。最经典的是有人认为:洋兵之所以厉害,都是因为随军洋牧师等老魔有西洋魔法,只需用黑狗血和粪便浇灌,就无法发挥威力,洋枪洋炮都会失灵。

如此荒诞的说法居然在慈溪御前会议里面讨论的如火如荼,稍有些头脑的洋务派大臣听的目瞪口呆,但是不敢发言(之前慈禧处死了主和的大臣许景澄及袁昶,后来又处死大臣联元,立山及徐用仪。)。

远在广东的李鸿章怒骂到:朝廷群小把持朝政(一群小人),国家怎能不亡?

结果八国联军如李鸿章预料的那样,势如破竹的击败十几万义和团和清军杀入北京。期间义和团的神功护体完全无用,洋鬼子一炮下去,所谓的铁布衫四分五裂,人头胳膊在天上乱飞。其实当时火枪可以打穿几厘米厚的铁板,一层人皮再厚也是一枪解决。至于黑狗血和扳腿法也没有发挥作用,因为没人冒险敢冲到洋人身边。

洋兵迅速占领北京,沙俄此时也趁火打劫,出动20万部队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此时的慈禧太后早已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携带着光绪帝狼狈逃亡陕西。临走之前慈禧还把最不喜欢的珍妃投入井中处死,多少发泄了一下心头的郁闷。

慈禧太后一路狂奔逃到了陕西以后,仍然毫无廉耻的保持着皇家的派头,随行的士兵官员仆人有四五万人之多。而慈禧在西安随便吃一顿饭就花掉上千两银子,足够3000个普通人生活一天。

一个政府一旦到了这种地步,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为了维持慈禧的奢侈生活,当地官员必然要在陕西省大量征税。他们在陕西的这段不长的时间,总共从当地老百姓身上搜刮了六十多万两白银,导致这个贫穷饥荒的省份彻底陷入绝境。

稍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赔给列强4亿5千万两白银(约等于当时的3亿美元),后加上利息等因素,增加到10亿两白银,等于每个中国人必须给洋人赔款2两多银子。这个天文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清廷用了二十年时间苦心建立了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让日本提心吊胆了10年之久,前后一共只花费了3500万两银子,辛丑的赔款可以建立285支北洋水师。

这笔赔款和慈禧太后御驾陕西的费用全部转移到老百姓的头上,作为陪都的陕西自然是第一个重灾区。

当时农民大量饿死,小商人纷纷破产,杨父杨怀福的小木匠铺也在巨额的苛捐杂税下倒闭,还欠了几百两银子的债务。之后全家苦干几年,40亩田地的收成连债务的利息都还不上,杨家陷入农村的赤贫阶层。

13岁的杨虎城此时已经辍学(由此杨虎城几乎不认识字,他只上过2年私塾。后来当十七路军总指挥以后,所有电报,官文都靠秘书读给他听,自己看不懂。电视剧西安事变里面说杨虎城写什么魏碑都是胡说),被父亲送到镇上打工,用现在的观点就是一个童工。杨虎城先是在一个小饭店拉风箱,这是重体力活,一般强壮的男青年拉上几十斤重的风箱几个小时就疲惫不堪,不要说一个身体瘦弱的少年。在这种地方干活,基本没有工钱,只赚杨虎城自己的两顿饭,多少能缓解家里的困窘。

除了拉风箱以外,杨虎城还兼任堂倌的工作。在不需要拉风箱的时候就帮忙擦桌子,端饭。过着穷苦少年生活的杨虎城,开始经历了一系列的可怕遭遇。

少年父丧和中秋会

第一件,就是父丧

当时杨父杨怀福由于遭遇破产,逼债,官吏欺压等事件,开始痛恨满清政府。他在兄长杨全新的引荐下,秘密加入了当地黑社会性质的反清组织哥老会,由此被清政府嫉恨。

清政府借口杨怀福和杨全新参与当地一场打斗,而打斗期间出了人命,将罪责推到他们的身上。杨全新侥幸逃走,杨怀福则被官府捉住入狱。当时杨虎城仅仅有14岁,弟弟岁数更小,而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根本没有出过门。

杨虎城知道父亲被关押在西安以后,为了照顾父亲(当时清朝监狱制度黑暗,如果没人照顾,犯人很多饿死病死在监狱里面,都等不到宣判。被处死以后,如果没有出钱行贿,连尸首都被狱吏扣押),只身一路半乞讨的走了200里路到了西安。

到了西安以后,杨虎城靠给别人做小工为生,自己省吃俭用,宁可挨饿也要保证每天给父亲送两次饭。有同乡告诉他,如果有一大笔钱去行贿的话,他父亲可以免于处死。但是此时杨虎城家里已经赤贫,实在没有一分钱再去行贿。

这样一年多以后,杨怀福被清政府判绞刑处死,尸体交给杨虎城收殓。杨虎城本着当地人死要回乡的观点,从同乡那里借了一辆手推车,将父亲尸体历经千辛万苦运回了200里以外的家乡。

回家以后,杨家仍然没钱安葬。穷人帮穷人,当地村民同情杨家孤儿寡母,纷纷出钱出力给杨家办了丧事。稍后,杨虎城的大伯杨全新也被清朝政府捉住处死。

这些遭遇使得杨虎城从小就有一种对清政府的痛恨,同时也有对穷朋友深深的感激。杨在感激这些穷朋友的同时,更感觉到穷人单个的力量很薄弱,随时可能像父亲一样被官府,恶霸整死。

所以穷人一定要团结起来,才有力量跟官府对着干。意大利西西里岛最初的黑手党,中国青红帮等各种地下组织,也是这样产生的。

第二件大事,孝义会,中秋会和杀死恶霸

由此,杨虎城在当地组织了一个互助团体孝义会。这个孝义会是一个农民自发的互助团体,它的宗旨就是如果谁家有了困难,大家一起帮助。最初孝义会只是用于村民之间互相帮助丧葬,也只有7户人参加。

此时清朝已经到了末年,革命风潮席卷西安,当地官吏恶霸开始垂死的搜刮,苛捐杂税更加凶狠。当时老百姓实在没钱可以给,就被官吏欺凌殴打,甚至还有全家被逼死的。

广大农民自发起来抗捐抗税,而杨虎城创建的孝义会开始发挥作用。一个村子一两户人抗税是没有用的,但很多时候一个村庄一起反抗就很有用。自古法不治众,官吏见到这么多人一起抗税,往往没有办法。很多老百姓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了求生,他们开始团结起来。很多人加入孝义会,孝义会也逐步转变为一个农民团体力量。

到了1909年,随着清政府接近瓦解,社会更加动荡,匪盗官吏更加肆无忌惮,很多农民被逼到绝路,被迫联合起来,形成大大小小的农民自发组织。

浦城县当地也不例外,农民纷纷成立如孝义会这样大大小小的团体,试图自保。小的团体多了,自然需要联合起来,形成相对较大的团体。而有团体就必须有个领头的人物。

孝义会的杨虎城,去过省会西安,见过世面。本人为人很仗义又刚硬,是年轻人中的拔尖人物。在大家的推荐下,杨虎城成为这个会的领导。他扩大孝义会的规模,改组成为一个更大的中秋会。

中秋会和互助的孝义会不同,它明确提出劫富济贫,锄强扶弱的口号。一旦遇到匪盗等情况,中秋会的会员就要集中起来反抗,实际成为当地一个民团性质的半武装团体。

当地盛传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秘密口号,所以中秋会也有秘密反清的意思。当时杨虎城自己也加入了反清的哥老会,成为一个袍哥。

到了1911年清政府快要灭亡的时候,中秋会已经发展到800多人,基本都是当地农民。但是他们没有打过仗,也没有武装。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0月22日西安的革命党起义成功,推翻了西安的清朝省政府,陕西也是最早响应革命的北方省份。

清政府得知陕西发生起义以后,立即调动重兵入陕。革命党兵力不足,为了对付清军,开始联系地方实力派,包括哥老会,民团和刀客。他们的特使也找到了中秋会的领导人,哥老会的杨虎城。

杨虎城一向痛恨有杀父之仇的清政府,他立即表示愿意加入革命,随即召集中秋会的兄弟开会。附近的老百姓听说要革命推翻鞑子和无恶不作的官吏,几乎人人都支持。杨虎城一号召,周边几个村镇居然一下来了近3000人。他们其中一些人扛着大刀长矛,一些人拿着木棍和农具,只有几个人拿着土枪。这些人有老有少,有农民,有仆人,甚至还有秀才文人。他们中间人员复杂,很多人拖家带口,甚至还牵着耕牛来的。

杨虎城觉得来的人虽然多,但大部分不堪用,拖家带口的人也没法打仗。他从中选了100多名没有结婚的精壮青年人,一起投军参加了革命军。杨虎城的100多中秋会会员加入了秦陇复汉军,这是一支革命党领导的起义部队。

秦陇复汉军有一个4000人的向字营,军官士兵的骨干人物都是哥老会成员。杨虎城是就是哥老会的,他和100多中秋会的兄弟加入了向字营。时年只有19岁的杨虎城作为一个普通士兵在队伍里打了一年的仗,作战算是非常勇敢。所在的秦陇复汉军也打败了20个营清军对陕西的反攻。

双方激烈鏖战,清军有兵力和武器的优势,革命军则有坚强的信念。双方激战数月,不分胜负。期间清政府轰然垮台,清帝宣布退位。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布成立。进攻的清军见后面的大旗倒了,也随即树倒猢孙散。

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当政后,下令将秦陇复汉军缩编为两个师,大量士兵退役,杨虎城所在的部队也是的其中之一。

杨虎城由此离开部队,复员回到了老家。同时解散的还有好几支部队,其中一支有4000多人,就是后来险些要了杨虎城命的刘镇华镇嵩军,他们多是入陕作战的豫西人。这段时间虽然很短,但杨虎城由此成为一个军人,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回到老家浦城以后,杨虎城发现情况没有任何好转。清朝旧吏仍然做着民国的官,老百姓依旧穷困不堪,无法生活。杨虎城快两年军旅生涯却没存下什么钱,他回家以后的生活也很艰难,先后开过一个小旅店(只有几张床,最后倒闭),还给西安一支军队做过伙夫,同时杨仍旧担任中秋会的会长,帮助穷朋友。

此时有件事情改变了杨虎城的一生。

杨虎城的家乡有个大恶霸叫做李桢,是当地一个大地主家族的当家人,清末的武举人。他的家族在地方很有势力,和官府的关系很好,有私人打手组成的一支武装。除此以外,李还是当时陕西军界一号人物警备司令郭坚将军的好朋友。他依靠这些势力横行乡里,一般老百姓见到他就躲避,深恐惹祸上身。

杨虎城一次走亲戚,来到亲友的村子,亲眼看见李桢的一伙打手向一个农民逼债,将其吊在树上活活打死。

由于李桢作恶太多,很多中秋会的会员也被李殴打欺凌。根据中秋会的惯例,他们找到会长杨虎城控诉。杨虎城早就对李桢非常不满,经过慎重思考以后。杨认为对付李桢这种人使用和平合法的手段根本没用,只能将其杀掉。

他向一个朋友借了一支短步枪,藏在褂子里混进城里。他以送信为名找到李桢的住处,要求见李桢。当时李和一个地主正躺在炕上抽大烟,杨虎城进来不知道谁是李桢(杨李两人素不相识,没有见过面。杨也不想乱杀无辜),就问:谁是李先生,我这边有封他的信。李桢躺在床上回答:我就是,把信拿来。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博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430/39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