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官场 > 正文

财新网:令计划老父103岁仍健在 享副省级医疗待遇

令政策步入仕途的最初20年升迁缓慢。1982年入读山西大学中文系干部专修科之前,他一直是山西省委办公厅机要处的一个普通干事,1986年才第一次获得擢升,成为山西省委办公厅文书信息处副处长,其后任省委机要局副局长,共有17年在机要部门工作。

机要处主要职能是管理要害部门核心机密文件、密码、密码机的传递,机关要件等的收发。令政策的老朋友说,密码经常更换,机要工作需要非常强的记忆力。1976年左右,运城地震,令政策和一位女机要员被下派到运城支持机要工作。

1997年,令政策进入行政部门,担任省粮食厅副厅长。这是一个运城籍官员居多的部门,令政策的上司就是他的老乡高志信。后者曾在运城违规修建“粮神殿”和粮食职工培训中心,2007年被免职。

令政策一位在官场的多年朋友向财新记者评价,在省委工作23年之久,令政策得到一个副厅级官衔理所当然。

但2000年,48岁的令政策鱼跃龙门,担任省发改委副主任的要职,且很快开始主持工作,四年后转正。2008年离开省发改委“衙门”时,他成为省政协副主席。回顾他的升迁轨迹,他的朋友说,2000年的提拔,应是为后来升上副省级做准备。

在官场上,忍耐的令政策显得才能平平,谨小慎微。在主持山西省发改委工作的5年时间里,令政策因为害怕提拔错或者得罪人,几乎没有提拔过下属。

上述朋友也回忆说,曾有人希望通过他向令政策送礼,他说,令政策十分谨慎,是不会收礼的。令政策落马的消息传来,令他十分惊愕。

“肥水衙门”

在这位令政策的老朋友看来,令政策如果有经济问题,那么一定是出在2003-2008年他主持“富得流油”的山西省发改委期间。

2003年以后,山西煤改启动。2005年,山西省开始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2007年,山西获批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省发改委是基金使用的综合平衡和计划管理者。

山西省从煤炭交易中得到的钱,从原来的每年十五六亿元(来自于煤炭外运的能源基地建设基金),陡增到每年一百五六十亿元(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其中的一半由省发改委花掉,重点投资“市场难以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保项目、民生事业等。

在令政策任期内,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投资的项目包括太原钢铁集团的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吕梁肖家洼煤电一体化项目、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晋中南铁路)等。

这其中,被认为非常关键的是太原钢铁集团的150万吨不锈钢工程项目。不仅在于它是令政策发改委主任任期内负责的重大项目之一,项目上马使得太钢产能增加了一倍,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不锈钢生产企业,而且也成全了令政策的同乡好友、时任太钢董事长陈川平的重要政绩。工程开工典礼时,山西省四套班子“一把手”悉数到场,令政策宣读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之后不久,陈川平当选为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两年多后成为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晋中南铁路是一条大动力煤运铁路,兼顾客运,规划从山西吕梁出发,经河南、山东,在山东日照港出海。令政策是初期的重要参与和规划者,因此与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交道甚多。事实上,在令政策任期内,因晋煤外运,他与刘志军及其白手套、掌握着晋煤外运车皮权的博宥集团董事长丁书苗亦常有交集。

令政策在山西能源领域的影响力,通过他一手组建的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可见一斑。令政策为这一基金奔走了三年多,2007年获批设立。与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不同,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计划构建一个国际性专业化的融资平台,计划融资规模100亿元,融资对象主要为国内企业、投资机构、银行、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主要投向为煤炭工业规模化生产及资源整合项目,煤化工产业和煤层气产业开发项目,煤炭资源多联产项目及与此相关的国企改制、交通物流等项目;投资地域初期以山西为主,但不局限于山西。

但令政策2008年4月离开了山西省发改委,这一个原本极难获批的产业基金最终连管理公司都没真正成立起来。熟悉这一基金的人告诉财新记者,基金“流产”与令政策不能掌管有关。因为该基金是商业项目,官员不能经商,令政策曾辩解说,自己是省政协副主席,并不是实职,但依然无法在关系复杂的山西省获得通过。此后,这块“肥肉”就陷入了省政府持股多少、谁领衔基金管理公司等一系列扯皮之中。

2011年,山西省再一次试图启动能源产业基金,时任山西省煤运公司董事长刘建明出任山西出资平台的董事长,令政策被聘为高级顾问。但时过境迁,煤炭形势下行,省外资金不再看好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没人愿意出钱,遂不了了之。

风暴眼

令政策在今年夏天落马,就像一个弹弓往树林中弹去一颗石头,惊起鸟雀无数。

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的运城同乡杜善学几乎在同时落马。同一天,在他们的家乡运城市任市委书记的王茂设也在机场被带走。

杜善学老家是临猗县,与平陆县分别在运城市的西东两侧,两地语言略有不同。接近杜善学的人说,任长治市委书记时,杜善学曾试图接近平陆令狐氏中最具权势的人,以升任副省长,并为此向令狐家远亲赠送一辆越野车。2012年12月,杜善学和令政策曾受邀在山西省演艺中心一起观看了家乡眉户现代戏《守望》。被调查前一周,2014年6月12日,两人还同场出席了省政协举行的水源地保护对口协商会议。

媒体报道称,听闻令政策被调查后,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的另一位平陆同乡陈川平脸色大变。陈川平家在平陆县坡底乡,与令政策的老家相隔70公里,但陈川平的姨娘与令政策同村,少年陈川平曾有一两年时间在常乐公社后村的姨娘家生活、上学。当时令政策已经参加工作,两人相差10岁,少年时期并无交往。直到两人同在太原为官,尤其在各自执掌省发改委、太钢集团后,交集增加。熟悉令政策的人说,因有乡谊,令陈私交很好。

两个多月后,8月23日,陈川平也被宣布接受调查。隔日,他们的另一位同乡,太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柳遂记也被带走。

9月14日,出生于运城稷山、一直带有乡音的央企明星,2011年曾获CCTV年度经济人物的孙兆学,在中国铝业集团总经理任上被调查。此前,他在位于家乡运城河津的中国铝业公司山西铝厂工作了10多年时间,即使是之后在央企任职,孙兆学一直与山西运城籍官员交往甚密。

自2014年2月原山西省人大副主任金道铭开始,山西省一共有七名现职副省级官员及一名调职至中央的省级干部落马,其中三位为运城籍(原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原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原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一位曾在运城为官(原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白云),如果再加上同为副部级央企高管的孙兆学,这个以贫穷著称的农业大市,已经成为十八大后“反腐风暴”中的一个暴风眼。而令政策的落马,因为其在北京的家族背景、在运城的乡党枝蔓和在太原的权钱关系,被认为是这场风暴最醒目的前兆,其影响也仍在发酵之中。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财新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1223/49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