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柴静为何穿牛仔裤出场?

 

在纪录片《穹顶之下》中,柴静著牛仔裤,缓缓地讲了一个多小时。她曾是中央电视台的大牌调查记者,这回片子是调查中国雾霾的。纪录片是从网络推出,当天就在优酷网获得600万次播放量,24小时全网播放量近亿。

片子一播出,评论铺天盖地。赞的不用说了,责任、警醒、科普之类。贬的也不少——你为什麽把孩子生在美国?为什麽要用孩子出生就患良性肿瘤要动手术当噱头?孩子是因为雾霾才患上肿瘤吗?不是你抽烟闹的吗?你还开排气量4.0的豪车,说一套做一套。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道德。柴静的道德不够高尚,就甭装了。你不是好厨子,你怎麽能缝好被子?

牺牲女儿隐私是不得不为之

实际上,很多杰出人物,在道德上都有污点,比如孙中山、马丁‧路德金、诺尔曼‧白求恩,但并未损害他们的追求,道德与事业并不总是正相关,何况道德的标准和尺度总是在变。在美国生了孩子就不能谈中国的雾霾?开大车就不能调查环保?

另一层意思是:柴静用公共行为包装自己的商业算计,纪录片里从头到尾都充满作骚、姿态、煽情、自我展演,所谓公民新闻其实是名人新闻,忽悠公校嵘晕遥宰时静倏亓粝驴占洹

确实,在纪录片里柴静大段落地敍述、采访和出镜,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身体隐私,确有煽情和自我包装企图,而且,柴静一定也知道,这样做是要付出损害客观、理性和公信力的代价的,但她为什麽还要这么做?细想,这在中国当下也是不得不为之的。看书店里,严肃的书籍能卖出几本?但只要是明星出书,必一路畅销,公芯统哉庖豢凇M艘徊剑镏猩窖萁玻皇窃谕婷诵挛怕穑棵挥猩桃岛驼嗡慵坡穑

辩出了真理但谁甘愿牺牲

政治倒是先算计了柴静,说是当局要利用她来打击周永康。抬举了,奇葩了。柴静说了什麽,纪录片将会起什麽作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看柴静引发了什麽样的民意,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形态。

对柴静,学者要佔据知识上风,凭什麽让你一个小丫头抢去风头;网民要显示自己的存在,与人为壑,见不得柴静好;利益集团就更甭说了,挖了自己的肉,非跟你拼命。

如果关闭了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工人就会下岗失业;而北京人少开点车,顶多是生活不太方便而已。那些享受着现代生活便利的都市中产,在治理雾霾中理应承担更大责任,你柴静一富人,不能自己过上了好日子,就打压制造雾霾的「落后产能」及其人群,不能这麽任性和自私……

说得绝对点,中国社会已无法取得任何共识。今天是柴静,明天不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会有各种的反对和搅和。拉着这样的大而叮噹响的破车前行,是极为艰难的。

不是所有的分歧都是无厘头,有些讨论是有益的。比如专家的观点和资料是否有说服力?比如天然气和新能源能否取代燃煤燃油?比如治理雾霾要付出多少经济成本?除去钱,还有命。雾霾会导致人早死,这是命。但如果为消除雾霾造成大面积失业,就不会闹出人命吗?任何选择都有得有失,要讨论的是它「值不值」,是经济学上的损益分析。

但这些讨论,就是辩出了真理也没用,最终得有妥协有牺牲。但谁甘愿牺牲?要取得结果,靠民主几无可能,更不是一个纪录片所能承担的职责。

柴静已从央视辞职一年,她说纪录片是她自掏腰包100万拍的。柴静知道,片子不可能通过央视的审查,不可能在电视台播出,于是她做足了保密工作,突然砸向网络,一瞬间铺向全国。

互联网时代公民调查或遭打压

有评论将柴静的这次行动称作「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她以个人、市民而不是机构僱员的身分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污染治理的立法、战略规划和能源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可以从资讯公开和民主决策的视角考察其间的得失、权衡国外同类决策的可否借鑑……《穹顶之下》仅仅是网民参与的开始」。

捧得愈高愈危险。今天是公民个人对雾霾的调查,明天还会有更敏感、更尖锐的指向,并且是瞬间开花,令当局手足无措。所以,要说柴静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提醒了当局,未来要打压民间调查的施展空间。在这种种纠结中,穿知性女的正装?著风情女的晚礼服?免了,就牛仔裤吧。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明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306/52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