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信仰 > 正文

新疆讲经场所被毁 袭击频发源于无望出逃境外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喀尔赛乡一维族村民自办的可兰经讲经点,不久前被当局出动推土机强行推倒房屋。据本台维语部报道,两名提供讲经场所的维族男女及一位教师被拘留。当地派出所周三接受本台采访时,没有否认事件,但拒绝提供详情。

xinjiang-muslim-koran

图片:一本迷你版可兰经。(法新社资料图片)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喀尔赛乡一维族村民自办的可兰经讲经点,不久前被当局出动推土机强行推倒房屋。据本台维语部报道,两名提供讲经场所的维族男女及一位教师被拘留。当地派出所周三接受本台采访时,没有否认事件,但拒绝提供详情。另外,一知情者向本台披露了新疆最近发生的多起袭击事件背后的原因。

据本台维语部星期二报道,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喀尔赛乡一座维族村民的房屋被公开拆毁。这座房屋被用来当作学习可兰经的校舍。当地官员表示,拆毁这座房屋是要打击支持地下讲经的宗教活动,向公众明确表示绝不容忍非法宗教活动。当地居民表示,大约500名周围邻居和外村人被官员带到现场,观看推土机、挖掘机拆毁房屋。房屋的27岁主人和妻子已经被拘留,另一名讲授可兰经的教师也被拘留。这所地下读经学校共有9名学生,年龄从7岁到22岁不等。

本台就上述事件,星期三致电县政府、县宗教局及乡政府,但都无人接听。一位维族居民接到记者相关查询时,不敢多言,均称不知道。记者致电喀尔赛乡派出所查询,对方并没有否认事件,但在电话中,欲言又止,最后叫记者“不要问”。

记者:前两天是不是捣毁一个地下讲经点。

公安:请问你是哪里?

记者:记者,想了解这件事。

公安:你不要问,问不着。

记者:听说那两个夫妇都拘留了,是吗?

公安:你不要问,好吧。

记者:那谁在负责?

记者尚未问完,对方径自挂断电话。

记者再次致电该派出所,接听电话的是另一位公安。

记者:问一下是谁在负责捣毁地下讲经点?

公安:你是哪个地方的?

记者:我是记者,想问一下。

对方再次挂断电话。

当地一位汉族居民贺先生称,在七五事件后,新疆当局对伊斯兰家庭聚会的打击,非常严厉。上述情况属于严重案件:“政府肯定不允许,现在不仅是地下讲经,(宗教)学习班、你想搞宗教信仰,都要干涉,就说是非法宗教。我妈妈是基督教,他们不允许在家里聚会,必须要去大教堂,他们是干涉家庭教会。更何况伊斯兰教”。

记者:像这种情况抓人,一般是治安拘留还是刑事拘留?

回答:这在新疆来说,这种事情算是比较严重的,会被严厉处罚。

记者:是不是在七五事件之后,这种情况更严重了?

回答:对,对,对。

乌鲁木齐居民张先生说,当局对宗教活动的控制,非常严厉:“如果说家庭教会没有经过当局同意的,当局都称为‘非法’,这些敏感问题,他们(官方)一般不会告诉外界的。就是在以前,他们也是把影响大,掩盖不了的事件讲出去,现在看来,不但不像以前那样,就算是影响大的,也掩盖不讲,装聋作哑”。

今年1月以来,新疆地区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而官方甚少披露,即使发生在昆明、广州等地的袭击事件,当局对民众关注的袭击者身份,也闭口不提,甚至刻意隐瞒。

据一位与当地维族人有直接联系的匿名人士告诉记者,2013年10月28日,新疆阿克陶县一维族家庭不满家乡的清真寺被强拆,驾车撞击北京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后,当局在该村展开大规模抓捕行动。所有参与反对拆清真寺的维族人,均遭到通缉。目前该村已经人去屋空。维族村民试图逃亡境外,他们在遭到拦截之后,因走投无路,于是在各地展开自杀式袭击。这位不希望记者录音及披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还透露,南疆阿克陶县被追捕的维族人原本身心善良,待人热情,但也爱憎分明。该人士还披露了,维族人经特别通道的逃亡路线,包括广东珠海,广西及云南边境等地。

居民张先生说,当局拒绝披露发生在新疆地区的袭击事件,可能有多种考虑:“现在是不是怕无法掌控(新疆)局面,所以这些事情他们不再向外报道”。

此外,新疆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监管。据新疆都市报星期三报道,从今年起,自治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个人不能保管本人或他人人事档案。报道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5月1日起,档案保管机构不再直接接收个人保管或携带的人事档案。个人保管或转递的人事档案可交原档案保管机构,按人事档案相关要求进行转递。

张先生说,乌鲁木齐市内的各种岗哨没有撤离的迹象:“一些重点地方,他们(政府)还是比较严厉,如学校门口、市场门口、商场门口等,我看还是和以前一样,比较严的”。

乌鲁木齐市内各路段、学校、商场、地下通道及公交车站,均有武警设置路障、岗哨及检查站,并用仪器检查顾客全身及手提物品,宾馆客房不得摆放火柴等。

(特约记者:乔龙;责编:胡汉强/申铧)

责任编辑: 白梅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402/536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