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胡耀邦下台:太子模仿毛泽东惹怒邓小平

中共官方对胡耀邦“辞去总书记”的解释,是其犯了“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的错误,但是认真还原历史,其实胡耀邦被“中央生活会”赶下台,主要是无法公开的三大错误,分别是:1、胡耀邦不知当总书记其实是当太子;2、胡耀邦不应该理毛式发型;3、胡耀邦不该公开赞同邓小平退休。本文摘自朱健国的个人博客,原题为《胡耀邦三大错误须牢记》。

1982年邓小平与胡耀邦交谈

虽然官方对胡耀邦“辞去总书记”的解释,是其犯了“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的错误,但是认真还原历史,其实胡耀邦被“中央生活会”赶下台,主要是无法公开的三大错误,分别是:1、胡耀邦不知当总书记其实是当太子;2、胡耀邦不应该理毛式发型;3、胡耀邦不该公开赞同“周公”(邓小平)退休。

1、胡耀邦不知当总书记其实是当太子

1981年6月,胡耀邦接替被迫辞职的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其时,胡耀邦丝毫没有认真总结华国锋下台的教训——在“中国特色”下,党的一号领导人并不是真正由党代会选举产生,而是由党内元老们协商指定,党代会只是演出个“民主形式”。党内元老可以随时罢免党的一号领导人。华国锋下台,不是什么“两个凡是”问题,而是华国锋想名符其实,当一个真正领导包括党内元老在内的“英明领袖”。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当然只有完败。若是当年华国锋老老实实甘当“太子”,对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等元老惟命是从,他是不会被迫辞职的。但华国锋不读史,不知《资治通鉴》,不懂周公可以放成王,不明军队不是有个“军委主席”名号就可以指挥的,必须有一帮“自己的人”,才可真正调动军队。

如果说胡耀邦开始接任中共中央主席时,还不明白上述道理,情有可原,但三个月后,1981年9月,邓小平等让胡耀邦由“中共中央主席”变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时,胡耀邦还没体会自己是“太子”,就太说不过去了。为什么要将“主席”改称“总书记”?邓小平其实是在以此教导胡耀邦:毛泽东当年为中共中央主席时,特地让邓小平当“总书记”——让邓小平统管中央书记处,主持一线事务。而党的战略、军政大权,“总书记”无权,必须得听主席的。元老大约发现,华国锋所以糊涂到在元老健在时自诩“英明领袖”,无知地炫耀“交城有个华政委”,就是个那个“主席”名称让他找不着北了。为了防患于未然,所以在胡耀邦刚刚当三个月“中共中央主席”时,就赶紧给其降温,让其改称“总书记”。本以为,邓小平当“总书记”时,胡耀邦是团中央书记,亲历过这一段“总书记是备用太子”的党史,胡耀邦应该完全明白邓让自己改称“总书记”的深意。然而不知为何,胡耀邦似乎毫无感觉。

2、胡耀邦不应该理“毛式发型”

据许多公开照片,胡耀邦在当上总书记后,很快改变原来左右三七分的发型,变成了头发皆向后梳的大背头,这种大背头有展示领袖宽广额头的豪气,在文革前,主要是毛泽东主席的专用发型。刘少奇当上国家主席后,也向毛泽东学习,采用了“毛式发型”。虽然觉得不太像,但已经犯忌了。“发型即为志向”,也许这让毛泽东从直观上看到“取而代之”的威胁。相比之下,邓小平深通“发型政治”,知道进中南海,要如林妹妹初进大观园,每一步都要小心,“发型无小事”——邓小平始终与毛泽东的发型保持大距离,始终只理一个工人式的平头。也许正是这个“平头发型”救了邓小平,毛泽东一再称赞邓小平懂得“棉里藏针”,韬光养晦。

面对已有“周公之权”的邓小平仍然保持“平头发型”,胡耀邦毫无启示,却妄自理了“毛式发型”,这当然让元老深感恐慌——辛辛苦苦培养一个“太子”,却是个喜爱僭越的不懂规矩者!

胡耀邦不知高干必须注意“发型政治”,不知“太子”要学会以普通发型示弱养晦,不知邓小平长期保持“平头发型”,如同刘备种菜麻痹曹操,而是以采用“毛式发型”宣誓要真当党一号。在元老们看来,就以胡耀邦妄自展示“毛式发型”,就已经表明了要逼邓小平等人退休。

胡耀邦如此“政治上不成熟”,结局可想而知。

3、胡耀邦不该公开赞同“周公”退休

胡耀邦政治秘书林牧的回忆录曾透露了胡耀邦公开赞同“周公”邓小平退休的细节。现摘要如下——

邓小平同胡耀邦之间主要分歧在于,是否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否实行民主和法治;可是,导致邓小平废黜胡耀邦的直接原因则是,胡耀邦希望邓小平退出一线领导岗位。本来,这是胡、赵(紫阳)、万(里)、习(仲勋)的共同意见;但是,在最后关头,支持胡耀邦最坚决的是习仲勋

1986年5月24日,胡耀邦在和四川省一些老干部谈话时,提出了实现领导班子年轻化的大胆倡议。他说:“明年,也就是1987年,我们党将要如期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我们必须下决心解决领导班子年轻化的问题。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将有三分之一的老同志退休,一百一十到一百二十名新同志将被选入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些同志中将有80%到90%是五十岁上下。另外,我们应该让一些年龄在35岁到40岁的更年轻的同志进入中央委员会。……现在,我快70岁了,也到退休的年龄了,那些已超过80岁的老同志,更应该往下退了。有没有全局观念,就应该在这个问题上体现出来了。”这个讲话传到各级党组织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胡乔木认为他再一次倒胡树邓的时机已到,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他说:“我们党内像小平同志这样经验丰富、资格很老的革命家不多了。我们这些比他小十多岁的人,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党的领导人,而小平可以说是我们党的第二代领袖。我不反对民主政治,但民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认为在我们国家政治制度面临转折关头,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政治领袖继续领导我们完成这个转变。这也是我坚决要求小平能在十三大继续留在党中央的立场。”

王震杨尚昆、彭真、廖承志在发言中支持胡乔木的意见。接着,胡耀邦发表了一篇坦荡、明快、无私、无畏的意见。他说:“我们在讨论明年党的十三大指导方针时,一定要顺从潮流,顺从民心。在本世纪初中国结束封建专制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世界各国流行的理论和思潮都在提倡和实践过。中国人民最后选择了民主和科学作为最高社会价值和目标。这是在长期专制和落后压抑困扰下的中国人民的最后选择。四十年建设,十年动乱,又加上了一条法制。这些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这和我们始终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是完全一致的。党中央领导要不要年轻化,已不再是口头上讨论的问题,而是必须马上着手实行了。如果说过去我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含糊,不太明确,容易使大家产生误会的话,那么今天我就十分具体和坦白的讲,我赞成小平同志带头退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带头。只要小平同志退,别的老同志的工作好做。我的总书记任期满了,也下来,充分给年轻同志让路。”

耀邦发言以后,邓小平纹丝不动。聂荣臻说:“小平同志都要退下来,我还留在中央干什么?我也要求退下来。我们这些老同志应该在我国完善政治民主、法制的各项制度和程序中再立新功。如果我们能推动这些成果早日实现,那实在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习仲勋发表了一篇充满现代民主意识、毫无党腔党调的精辟见解的意见。他说:“法治是现代政府管理社会的最好方式,也是我们走出困境、走向明天的最佳选择。实际上,今天这个会就是在昨天和明天之间选择。我们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是恢复和继续走’全能政府‘即’人治‘的老路,靠一位伟大领袖发号施令,用计划经济甚至专管的办法去解决经济领域层层盘剥的问题,靠学习领导人讲话或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去解决以权谋私、腐败堕落的问题,用加强纪律去解决思想、理论、文化界的是非问题,如果还是这样,小平同志就是活一百岁也解决不了我们的体制转变。”

讲到这里,王震激动地说:“你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还要不要权威!承认不承认小平同志是我们党的最高权威?……”万里说:“王老啊,你不要激动啊!”“要小平同志掌舵我没有意见,我只想纠正一下,现在要树立的权威不是个人,而是集体。民主才是我们最高的权威。”接着发言的,杨得志、乌兰夫、倪志福赞成邓退下来;彭真提出了上了年纪的都退,只留邓小平一人当代表,陈云、宋任穷赞成彭真的意见。邓小平眼睛盯着赵指明要他表态,紫阳只好说了几句违心的话,胡乔木又趁机起哄。这时,习仲勋措词尖锐地指责邓小平:“防止封建专制披着革命的外衣顽固地盘踞在统治地位。……从现在起,我们应当坚持从人治向法治过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为了革命,为了前进和发展,小平同志退出中央,实行退休制,就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又立一次大功。”

邓小平冷冷地说:“说穿了,你们是不希望我再过问中央的事,嫌我干涉你们的工作了是不是?那好,我可以不干,一退到底。”习仲勋马上说:“不是这个意思,耀邦和我没有嫌小平过多干涉我们工作的意思。我只是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出发来讲这番话的,同时也考虑到小平的健康。周恩来同志由于工作太劳累,活了76岁,就过早地离开我们,毛泽东同志虽然活了82岁,但有几年一直害病,未能很好地行使领导职能,所以我们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啊!”

会议在没有达成一致决议的情况下不欢而散。可是,邓小平要把胡耀邦拉下马的决心已经下了。

4、胡耀邦只是个冲锋陷阵的将才

如何评价胡耀邦希望邓小平退休?我以为,不可简单地结论。如若承认“中国特色”一时无法改变,那么,胡耀邦就不应公开表达“希望邓小平退休”,作为一个政治家,并不能随时说真话,必须懂得政治家要因时制宜,懂得有时无声胜有声,有时退让是前进,有时沉默是智慧,有时违心是必须。

即使以人情世故而论,受邓拥戴上位的胡耀邦,也不该以总书记的身份当面建议恩人邓小平退休——即使邓小平想退休,也不会在爱将要自己退休时同意退休,此时退休毫无面子,等于是被弟子逼退休,何等无颜面!——换位思考,我遇到这种情景,也会赌气决不退休:谁愿意被人传扬说是让弟子逼得退休的呢?应该寻找合适的时机和能给邓小平面子的方式来暗示邓退,而不是当面直言。普通百姓被迫下岗尚且接受不了,至今恨恨,何况要邓从一国之主龙椅上退下?

胡耀邦太天真太率直太不懂“中国特色”了!

历史的选择与淘汰,往往有着真正的规律在起作用——这是否也说明,胡耀邦只是个冲锋陷阵的将才,而缺少领袖和帅才的天分?

在胡耀邦百年之际,我们感念胡耀邦的人性超越党性,我们也牢记胡耀邦悲剧的教训。如实总结“中国特色”下官员的生存法则和上位规律,让后来的改革家能够安全取得改革权,想必在天有灵的耀邦,也会凄然一笑?

责任编辑: 刘诗雨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1125/65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