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灵之灯 > 正文

你在饭桌上的教养 决定了我要不要和你交往

1

火锅是扼杀友谊的利器。

那个深冬的晚上,和几个朋友约了去吃火锅。好久不见,场面有些冷,大家静静吃着自己碗里的菜。

突然,一个朋友把自己咬了一口的肉丸,啾的一声扔回火锅汤里。

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到了一起,看着那颗丸子抛出,划过一条低低的抛物线,咚一声,落入汤里。

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一起看看始作俑者,默默低下头吃饭。

那人说了一句:“干什么呢,那颗丸子没熟,放回去再煮一下。”

桌上一片死寂,所有人脑子只有一个想法,以后再也不和这家伙吃火锅!

最可怕的是,和朋友吃火锅不是偶然事故,吃饭的车祸现场,简直多得惨不忍睹。

2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面,当你终于等到转盘转到面前,满心欢喜地想夹眼前这盘美味的时候,朋友把转盘转走了,转走了。他夹到了心爱的菜心满意足,你只能心里默默流泪看着他。

还有些朋友,他嘴里含着饭,牙齿在咀嚼着食物,却还使劲地张大口,用力对着你说话。你仿佛看到了空气中有些不明物体喷出,浇洒在你脸上。蓝瘦香菇

再如你寻思着吃哪道菜时,眼前惊现一双快速划过的筷子,然后在菜盘里翻来覆去,不断地搅动,翻完这盘翻那盘。此盘佳肴怎敌他碗来筷急。

眼前是满桌好菜,但对面的人一脸愁容,唉声叹气,看着这张脸,面前的美食也变得没有了吸引力。

诸如此类的朋友约饭,结局只能不欢而散。

最初,只想朋友之间好久不见,是时候吃顿饭交流一下感情,聊聊大家近期状况。本来这是一副和乐融融的画面,但因为一个举动,全盘尽毁。

有些人很享受和朋友约饭时的肆无忌惮,不仅话可以乱说,吃相也可以乱来,朋友之间本该无拘无束。

但真正的教养,不取决于别人规定的条条框框,而是你如何在吃的舒心又不影响别人。

朋友之间,应该无拘无束,但不该肆无忌惮。

3

我想,如果每次吃饭都是这种场面,我不会再继续和这个朋友深入交往。因为,他不值得。

第一,这个朋友本质是一个自私的人。

大家都已经是成年人,这些饭桌上的礼貌不会不懂,即使有些不清楚,当他的行为让别人难受时,旁边的朋友也会提醒。

但他仍然乐意吃饭吧唧嘴,把丸子扔回火锅汤里,随意用筷子翻动菜盘,明明知道自己的朋友们不喜欢,却还继续做着他们不喜欢的事。

这样的朋友,是自私的,他不愿意为了别人的感受而改变自己。自私的人,不适合深交。

第二,这个朋友并不那么重视你们的友谊。

试问,如果他和男神或女神吃饭会这么不礼貌吗?和老板吃饭会吗?和客户吃饭也会吗?

并不会。

在重要的人的面前,他不愿意做一丝一毫令对方不愉快的事,但对着他的朋友,他却可以冷漠地忽视他们的感受,孰轻孰重,一眼可见。

朋友交往,有时候就像一场投资,和这类朋友深交,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就太大了。

第三,这个朋友情商低,以后的路很可能不会走太远。

有人可能会觉得,好朋友聚会不应该讲究太多,否则就显得生疏了。但这,恰恰是情商低的表现。

任何一个情商高的人,即使在好朋友聚会上,也不会在餐桌上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不礼貌,只会拉远朋友之间的距离,慢慢让自己失去知心的朋友。因为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喜欢接近让自己不开心,忽略自己感受的人。

而情商低的人,往往会忽略人际交往中的细节,饭桌上的随意之举,让他那一刻开心了,却也损失了在朋友心中的形象,自此,他成为了一个无礼的人。

不论是职场还是生活,情商低的人,就已经在开始的时候关闭了人际交往的大门,束缚自己的前途发展。

4

你在饭桌上的教养,决定了我要不要跟你深入交往,吃相恐怕会严重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有个习惯,喜欢在饭桌上谈事。

商业合作,喜欢在饭桌上谈,此时饭局变成一个既严肃又轻松的场合。一次饭局,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能力、品性,吃饭吃的开心了,达成合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朋友交往,也喜欢出来约个饭,此刻吃饭是那么的快乐而自在。咱们可以找一个或热闹,或安静的餐厅,上些美味的佳肴,加点小酒,聊聊人生,聊着聊着就聊出了感情。

可见,吃饭这件小事,在中国非常重要,尤其是日常的朋友吃饭。

因为,也许这场饭局中的某个朋友,未来有一天会成为你的客户,合作伙伴,伴侣,或是知己。

吃饭姿势不对,可能就扼杀了和朋友进一步交流的机会。你的人际交往,就是在这样的细节里慢慢流逝。

梁实秋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吃相》,讲述他的一个外国朋友某次吃饭,听到隔壁砰砰作响,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是隔壁桌的客人吐骨头。

饭店的拿手菜是糖醋排骨,客人捧场的方式是,把骨头往外喷吐,你吐我也吐,把壁板吐的砰砰作响。但在这位外国朋友心里留下的印象就不那么美好了,他以为中国风俗皆如此。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更加自在的方式吃饭,但别忘了,互相尊重,才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阅读时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0220/88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