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毛泽东让彭德怀守在江北 金日成去南方送死

作者:

由于彭德怀金日成认识不一致,双方发生了激烈争论。彭就此请示毛泽东,毛便说,志愿军守在汉江以北,让金日成带着他的部队打到南方去。

1951年,彭德怀与金日成交谈(图源:《人民画报》)

一月四日中午,中朝联军右翼集团占领汉城。第二天,主力渡过汉江,抢占了汉江南岸滩头阵地。

这时联合国军还在继续撤退,其撤退之快之远,均出乎志司意料之外,但彭德怀发现敌人已不再忙乱,毫无秩序的溃退也变成了有秩序的撤退。

这是一个足以让人警醒的信号。彭德怀觉察到,李奇微在自身阵脚未乱的情况下仍不断后退,显然是想引诱志愿军继续南进,然后或效仿仁川登陆,从侧后实施夹击,或在联合国军可控制的火力圈内,发挥其火力密集的优势。

再过一段时间,汉江上的冰冻将开始融化,到时前出汉江以南的志愿军将被迫背水作战,如果联合国军趁机在侧后登陆,志愿军将腹背受敌,其结果是灾难性的。

看穿李奇微的用意后,彭德怀说:“老子不上你的当。”一月八日,当中朝联军到达“三七线”(北纬三十七度线)附近时,他们奉命停止追击,第三次战役就此结束。

事实上,即便不考虑敌军侧后登陆的因素,志愿军当时要继续南进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入朝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志愿军已连续经历三次大的战役,官兵疲惫至极,兵员上更是出现了严重不足--东西线志愿军的战斗和非战员减员达到九万一千,已接近志愿军原有兵力的一半,而这些损失掉的兵员又大部分都是经过国内战争锤练出来的老兵,他们的位置不是新兵马上就能替代的。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要命的后勤补给,严寒季节,志愿军仍穿不上棉鞋,许多人被冻伤了。如果继续南进,运输线势必还要进一步延伸,在美国空军的日夜轰炸下,南进作战部队的后勤补给根本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彭德怀停止追击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引起了朝苏两方面的不同看法。他们质问志司:(第三次战役前)你们说不能打了,怎么一打又打大胜仗了?现在敌人望风而逃,汉城也收复了,你们为什么不追击?为什么要结束第三次战役?应该一鼓作气,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赶下海去!

彭德怀认为这些看法很不实际。他说:“一气呵成行吗?不行。要把那么多装备精良的敌人一下子赶下海,能赶得下去吗?不可能嘛,敌人也不会让我们赶下去呀!”

在提意见的人中,以苏联驻朝大使拉佐瓦耶夫的态度最为恶劣。他指名道姓地指责彭德怀:“哪有打了胜仗不追击敌人的?哪有这样的司令呢?”

彭德怀置之不理,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不要管他,我对人民负责,错了我承担责任!”

一月十日,金日成亲自跑到君子里,与彭德怀进行会谈。会谈一开始,朝方就根据拉佐瓦耶夫的观点,提出志愿军不应休整,如能继续南进,美军就肯定会退出朝鲜。彭德怀则坚持志愿军必须休整两个月,才能发起新的攻势。

由于认识不一致,双方发生了激烈争论。彭德怀就此请示毛泽东,毛泽东便说,志愿军守在汉江以北,让金日成带着他的部队打到南方去。

金日成也不是傻瓜,孤军深入的事他哪里肯干,最后被迫同意志愿军就地休整,暂不向南进攻。

十一日,美国向中方提出停战谈判的建议,并表示可以由英、美、苏、中四国讨论解决远东问题。

美国的战略重点仍在欧洲,它不愿也无力再向朝鲜投入更多兵力。同时这一建议也在很大程度上抬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表明美国已不得不把中国作为一个军事强国来认真对待。应该说,如果这个时候就接受美国的建议,直接展开和谈,在政治上中国将占据非常主动的位置。

彭德怀作为中方战场统帅,既明了敌人的虚实,也知道志愿军的情况。美国一放出和谈信号,他就认为此时谈判是个极好时机,不仅政治上对中方有利,而且还可以减少志愿军的牺牲。他把这些情况和自己的想法都向中央作了反映。

毛泽东则有自己的考虑,在当时志愿军三战三捷的情况下,他不想谈。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如同麦克阿瑟将军在仁川登陆以后一样, 中共领导人也被局势所迷惑,认为不久后他们将获得伟大而完全的胜利。”

由于中方表现出的强硬态度,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提案,宣布中国在朝鲜的军事行动为“侵略行动”,中美双方继续进入战争状态。

彭德怀对于朝鲜战争的独立思考为他引来了麻烦。拉佐瓦耶夫直接向斯大林报告,说彭德怀“右倾保守,按兵不动,不乘胜追击”。

斯大林是指挥过二战的国家元首,并不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他认为彭德怀能够指挥劣势装备的志愿军打败美军,乃是“当代天才的军事家”,关于停止追击的意见也是对的,不存在什么右倾保守。

斯大林复电拉佐瓦耶夫,让他不要再胡乱发言,并且强调:“彭德怀是久经考验的统帅,今后一切听彭的指挥。”

彭德怀停止追击,并一度主张接受美方的谈判建议,乃是深知中美双方在军事力量上的实际差距,以及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所必须面对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彭大将军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0306/89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