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灵之灯 > 正文

有一种穷 不能被原谅

作者:

1

去年,我先生的一位近门大伯病重,我和他去医院探望。我和老公到医院时,楼道一头,大伯的女儿正在低声但愤怒地数落他弟弟:亲爹生了病拿不出钱,也不怕人家笑话!

大伯的儿子四十多岁,可大半辈子就是混日子,有点钱就去喝酒,两口子也对付,媳妇不但不反对,还跟着一起喝。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就一个儿子,早早辍学,东游西逛,二十多了,也没个正经工作,跟姑娘一谈恋爱,人家一打听家庭状况就落荒而逃了。

看到我们去,姐弟俩停止了争吵,陪着一起到病房看大伯。大伯一直昏睡着,怕打扰他休息,安慰了几句话,我和老公就退出来了。大姐送出来,边走边和我们发牢骚:

你说有这样当儿子的吗,我爸住院一块钱也拿不出,连买饭的钱都找我要,说他没钱,你说人家两口子这半辈子怎么混的,懒得要命,恨不得天天在家躺着睡大觉,一点存款没有,自己儿子也这么大了,看他们拿什么给儿子结婚买房子!

没多久,大伯去世。按我乡习俗,办理后事的钱,是要儿子出的。可这两口子半生也没点积蓄,急得抓耳挠腮。

有人劝姐姐帮衬一把,再出点钱过去眼前这一关得了。可姐姐已经心力交瘁,说自己全家也是起早贪黑谋生活,一年到头都没个休息日。老人得病都是她出的钱,做儿子的一分没拿。那时她不想计较,给自己的亲爹治病,花钱认了。可办理后事的钱,应该由儿子出。

姐姐说得很决绝,别人也就不好再劝了。大家纷纷指责那两口子太不争气,不值得同情。

后来还是大伯的外甥和侄子一起掏钱,给老人简单料理了后事。

2

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主题叫做:年纪越大,越没人原谅你的穷。

其实,这个穷,有时候不是穷的人存在主观原因,而是有一些无能为力的客观因素,让人在穷那里迟迟不能翻身,比如时运不济,比如病。

穷本身,没有什么不能原谅的,这里面有好多是人生际遇造成的。不能原谅的,是懒造成的穷。

搬家前,我对门的邻居经常半夜吵得天翻地覆,我几次从梦中惊醒。我天生神经衰弱,总是处于浅睡眠,大半夜的被人一吵,基本就难以入睡了。在又一次被吵醒后,我愤怒地去敲门,女邻居开门看到我,先是显得很不好意思,然后眼泪就哗哗流下来说:

“对不起,打扰您休息了,我家这日子实在是没法过了,要不谁家大半夜的天天吵?他都三十大几的人了,这些年都没挣多少钱,自己想做个买卖,又没本钱,给人打工不是嫌脏就是嫌累,整天求人找工作,然后找到干不了几天就不去了。

我家这房子按揭买的,我在快餐店一个月两千多块钱工资,除去一千多块还房贷,剩下的就是一家开销,都不敢花钱。孩子眼看大了,父母也老了,哪里不需要钱啊?你看你家大哥多好,踏踏实实上班,就算发不了财也能和你一起养家吧,哪个女人愿意跟这种又穷又懒的男人?”

那个男的,黑着脸,梗着脖子嚷:一个女人不安分守己过日子,整天看人家男人比我好,有本事你离婚找一个去,谁要你啊!?

我看越掺和他们吵得越厉害,就回家了。老公在沙发上等我,问,劝好了吗?我恨恨地说,才不劝呢,早该离了!这种男人,简直就是白光!

我嘴里的白光,就是前段时间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面子君的妹夫,又懒又穷又暴躁,谁跟了那样的男人,倒了八辈子霉。

3

是的,不是人人都含着金钥匙出生,不是谁都有一个动辄把一个亿当做小目标的爸爸。穷,不是你的原罪,但穷太久就是你的错了。

我的后台,经常收到一些和我抱怨的留言,说自己出身贫苦,一没技能二没文化,累死累活也爬不出社会的底层,再努力也没有用。

不是这样的。

这个时代,虽然有很多迅速进入富人阶层的传奇逆袭人物,但是,勤劳致富依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老家有好多亲戚,也没有什么文化和技术,都是在前些年来城里打工,辛辛苦苦干活,挣得虽然是血汗钱,但如今蓝领的收入也并不低,这几年,我眼看着他们买车子,买房子,一路奔小康,日子都过得热气腾腾。

穷和弱,只是暂时的缺失和轮回。只要你一直心怀希望去努力,你想要的,时光总会一点点兑现给你。可是,如果你只是躺在床上做白日梦,也不过是想想罢了。

其实,人的天性都是喜欢安逸。但每个人在命运之初都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要走的。你首先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有资格走自己想要走的路。

懒,会让你觉得那种舒服和安逸,像一块强力的磁铁,带着你坠落,等你感到那里特别难受想出来时,却已举步维艰。那个当下,你会尝尽世间的白眼,包括最亲的人,你已经很难求得谁的同情,只会得到一句活该!

命运就是这样势利,当你对它无能为力时,它会把你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走那条必须走的路,无论谁,都会感觉特别沉重。但,当你一天天努力往前走,你会觉得脚步会越来越轻盈,直到有一天,你会享受这种在路上的感觉。

此时,命运会像个久别重逢的挚友,拉紧你的手,带你攀上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台阶。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360doc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103/104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