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违约潮”愈演愈烈 国储能源被曝3.5亿美元债违约

国储能源今日被曝未能按时偿还5月11日到期的3.5亿美元债券,构成技术性违约,按西方会计准则视为技术性破产。该笔违约产生的交叉违约将会对2021及2022年到期的债券兑付产生影响。

国储能源这样的企业也难逃违约的命运,这让投资者对中国债市的担忧进一步升级。

国储能源在5月27日向港交所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其全资子公司发行的美元债因未能按时偿还本金,现构成技术性违约。按西方会计准则视为技术性破产。此批债券于今年5月11日到期,本金3.5亿美元,票息5.25%。

对于债券违约,这家拥有18亿美元海外债券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解释称,主要是因国内“信贷环境的收紧”。

不仅如此,公司计划暂停2021年到期、票息为5.55%美元债券(4亿美元)及2022年到期、票息为6.3%港元票据(2.55亿美元)利息支付,意味着本次事件已触发交叉违约。国储能源目前正寻求出售资产和进行债券重组来缓解企业紧张的现金流。

彭博社报道,国储能源执行总裁林建邦在上周五接受参访时曾谈到,由于资金尚未到位,国储能源的海外子公司未能收到来自母公司的3.5亿美元债券本金。此外,林建邦在今日接受彭博采访时坦言,明年1月和11月到期的2019年票据也会触发违约。目前正与受托人讨论于5月25日到期的2019年11月债券,截止发稿前该笔款项尚未被支付。

彭博社援引澳新英航信贷策略主管Owen Gallimore称,“违约增加了投资者对中国美元债券的担忧。由于在岸融资已被限制有一段时间,现在其对企业再融资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国储能源的窘境表明,中国的去杠杆正对企业部门融资产生巨大影响。债券利率上看,3年期AA级垃圾债和最高等级债券的息差在今年上升了28个基点,已达2017年6月以来最高。

违约频发的中国债市

由于国内政府鼓励根据信贷风险来进行市场基准定价,近来违约事件频发。今年国内仅信用债市场目前为止便有20支信用债违约,违约金额166亿元。

当企业高杠杆遇上信用紧缩,其融资成本必然飙升,致使实体企业现金流极度紧张,极易导致信用违约。

彭博援引摩根大通亚洲私人银行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执行董事Anne Zhang表示,

"国储能源违约表明,在岸流动性环境确实非常艰难,发行人无法从市场或银行中获得资金。我预计中国的债券投资者今年将面临更多的违约。从短期看,企业在海外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华尔街见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528/112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