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林忌:香港360亿恶化道路设计与塞车 再次证明一个终极原因

作者:
为何英治年代建新路,例如当年的东区走廊,以至两条过海隧道,都即时疏导了交通,为何在以往不会出现这种倒退,今日却会呢?其根本原因,就是香港特区政府的独裁统治之下,所有咨询组织,不是变为支持政府的橡皮图章,就是个别利益团体关说的场所,而完全失去预防问题,以至解决问题的功能

香港特区政府耗时10年,造价达360亿港元,幻想可以解决中环塞车问题的「中环湾仔绕道」,终于成功通车;通车前多数传媒的焦点,只在于绕道建筑的安全,疑似多处漏水的豆腐渣工程,其施工质素远低于主权移交前的基建等,然而从原则上,都相信绕道有助解决塞车问题;特区政府甚至为此推销「三隧分流方案」,即相信有中环绕道后,港岛中部、东部的车辆,可以不再经过红隧、东隧过海,而改走收费较高的西隧,以节省行车时间云云;一些「利益团体」,甚至不断推销「电子道路收费」,美其名说是趁机解决塞车的「黄金机会」。

绕道选假期的星期日首通车,却反而在非繁忙时间制造长长的车龙,于是运输署当晚要呼吁驾驶人士使用旧路;首个工作日星期一,更令到原本不太塞车的西隧,由中环倒塞到九龙西;下午更出现大塞车,数十架电车在上环信德中心对开排长龙,中环国际金融中心停车场的司机更哭诉,长时间被困在地底停车场无法离开,原本为了解决中环塞车的昂贵新路,不但无法解决塞车,反而令到塞车加剧,究竟是为了甚么呢?为何英治年代建新路,例如当年的东区走廊,以至两条过海隧道,都即时疏导了交通,为何在以往不会出现这种倒退,今日却会呢?

其根本原因,就是香港特区政府的独裁统治之下,所有咨询组织,不是变为支持政府的橡皮图章,就是个别利益团体关说的场所,而完全失去预防问题,以至解决问题的功能;中环湾仔绕道兴建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环、湾仔一带的塞车问题,希望港岛西区至东区的车辆,不需要通过原本中环、湾仔一带的核心区域;然而最终道路设计上,却出了极其严重的错误──原本西隧往中环的干诺道西天桥(俗称西区走廊),本可经林士街天桥直达中环、湾仔,以至铜锣湾跑马地的香港仔隧道,中间没有任何的交通灯,在建「绕道」后,却要拆卸这条重要的天桥,变成不能直达。

于是九龙经西隧往上述区域,必须绕经中环新填海区,在中环海滨与湾仔北的小路等待两三个交通灯路口,才可以回到旧路前往这些区域,原本完全畅通无阻无灯位的交通,即全港岛最重要的运输大动脉,却因为这些灯位而被中断;于是车流由出口倒塞到中环入口处,为解决塞车却制造更多塞车,网友纷纷大骂:「终于成功争取三隧分流了」──由原本两条隧道挤塞,变成三条一起塞车,其荒谬令人难以置信。

更荒谬的是在林士街天桥完成改建之前,中环湾仔绕道的西行线,即中环出口是没有天桥接驳「西区走廊」,于是绕道前往西隧过海的车辆,被迫在中环出口附近,要排队在干诺道中倒头「U-turn」;于是无论往西往东,都要在同一条干诺道中排队与切线,这种完全反智的设定,只说明在未有天桥之前,根本不应该让绕道的西行线全线通车;然而特区政府好大喜功,高调称颂工程,由林郑等特区高官「试车」作高格调的通车仪式,变成有如中国大陆不理现实要全线通车的「面子工程」,创造解决塞车的高期望;结果期望一夜间全部落空,市民不但感受不到交通问题的改善,反而花了360亿后面对更恶化的道路设计与塞车;香港特区政府再一次以实例说明,政府只会花钱兴建大白象,而终极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民主,就没有民生。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123/123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