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共央行将下调存款利率?专家:不合时宜 适得其反

有消息称,中共央行正在就下调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与商业银行进行讨论,并可能在未来几日宣布降低存款利率。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胀水平高达5.4%,实际存款利率已经是负利率,如果再降低,眼下不合时宜,长期看,银行可能存款不保,银行间揽储之争或愈演愈烈,抬高银行融资成本,降低其信贷能力,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有消息称,中共央行正在就下调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与商业银行进行讨论,并可能在未来几日宣布降低存款利率。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胀水平高达5.4%,实际存款利率已经是负利率,如果再降低,眼下不合时宜,长期看,银行可能存款不保,银行间揽储之争或愈演愈烈,抬高银行融资成本,降低其信贷能力,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消息人士:中共央行拟下调银行存款利率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共央行正在讨论下调银行存款利率,以保护银行维持较高的利润,鼓励其帮助刺激经济复苏。

英国《金融时报》3月25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报道,中共央行正在与商业银行讨论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举措。如果成行,这将是2015年末以来首次,意在帮助银行提高盈利能力,鼓励它们向企业和家庭提供更便宜的资金。

了解中共央行相关考虑的人士表示,下调基准存款利率的主要目的是提振银行业,在鼓励银行放贷的同时不挤压它们的利润。这主要是为了保护银行,而非刺激消费。因为,降低存款利率将扩大银行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从而为银行提供更大利润空间。

报道称,中共央行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宣布降低基准存款利率。

此前2月份,中共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已经表示,决策者正在考虑这么做。

中共央行上一次下调活期存款利率是在2012年,上一次下调定期存款利率是在2015年。

许多分析师数周来一直预计存款利率将会被下调。

标普全球(S&P Global)金融机构评级高级主管Harry Hu表示:“(下调存款利率的)可能性很大。他们需要银行继续盈利。”

连平:降低存款利率不合时宜

对于中共央行准备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连平认为,短期看,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不合时宜,长期看,可能适得其反。

连平分析指出,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政策空间有限,自2015年10月中共央行将前期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1.75%调降至1.5%以来,存款基准利率已处于历史最低点,这一低点甚至相较于2003年和2009年货币政策宽松时期的1.98%和2.25%还要低许多。在1.5%这样一个低水平上再次调降,其幅度有限,而降低商业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的效果也不会明显,难以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连平表示,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的计息负债成本率约为2.3%~2.5%,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的1.4倍,说明现阶段存款属于卖方市场,银行吸收存款能力较弱,负债议价能力不强。目前,中国只有四大国有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计息负债成本率在2%以下,绝大部分中小银行的计息负债成本率都在2.4%以上,有不少中小银行甚至接近3%。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在银行业中所占份额低于40%,中小银行己成为银行业主体。可以推断,银行业整体的计息负债成本率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小银行主导。而中小银行吸收存款能力较弱,存款供求关系偏紧,使得存款基准利率难以抑制银行业吸储成本上升的压力。此时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不仅难以实现驱动银行业负债成本同步下降的目的,反而会导致中小银行吸储能力更趋弱化,居民存款搬家现象将会加剧,银行间对存款的争夺也势必愈演愈烈。

目前,对中国银行业形成冲击的是互联网金融、资管理财、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同业负债下降,银行业负债资金来源渠道变窄,存款增速持续处在8%~9%的相对较低水平。而人民币贷款增速则持续高于存款增速,在12%~13%区间运行,两者之间差距为4~5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业资金来源普遍偏紧,信贷能力受到制约。

因此,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可能会进一步减弱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使得资金更加流出银行业,导致存款增速持续下滑。

近四年来,中国存款基准利率一直低于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目前中国CPI通胀高达5.4%,远高于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中国居民存款实际已经进入负利率,并且可以预计,CPI通胀在今年上半年可能维持在5%以上的高位。当下如果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实际负利率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可能引发存款人不满,造成社会负面影响。因此,近期调降存款基准利率显然不合时宜。

连平指出,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短期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有限,长期可能加剧商业银行对存款的争夺,抬高融资成本,政策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 宁成月  来源:希望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326/142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