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李怡: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平等的历史议题

作者:
社会主义宣称生产资料公有制,但使之实现的就是权力私有制。金钱是可以量化的,贫富不均也可以量化,但权力不可以量化。当权力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操控一切的准则,分配平等就被抛诸脑后了。社会主义在任何国家“实现”之后,专政必然剥夺人民包括尊严与权利的所有平等,权力成为唯一竞逐目标,一方面逐渐使专政走向极权和独裁,另方面社会价值观就将人等级化,分成十等或以上,道德沉沦。

一些网友回应拙文,指美国独立宣言和世界人权公约都提到“人人生而平等”。

实际上独立宣言在这一句之后,讲的是“造物者赋予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权宣言和两个人权公约讲的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是权利平等而不是起点平等。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所谓的平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结果平等(不可能的);第二,起点平等(也不可能);第三,机会平等(不完全可能);第四,规则平等(比较可取)。”

但人类的生存所需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上,因此自古以来,贫富不均,就是人类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分配平等理论出现,1917年俄国革命的实践,使这种平等的理想似乎可以实现了。

1920年代社会主义思潮在西方和中国风靡一时,中国国学大师王国维对此思想提出质疑,他在1924年写道,社会主义所讲的均产,是“将使国人共均之乎?抑委托少数人使均之乎,均产以后,将合全国之人而管理之乎,抑委托少数人使代理之乎?由前之说则万万无此理,由后之说则不均之事,俄顷即见矣。”

可惜这段睿智的话,没有被社会注意。1945年,英国作家奥威尔说:“所有的动物都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也是同样意思。

追求分配平等必然产生另一种“不均”和“更平等”,这种“不均”和“更平等”就是“少数人使均之”的权力。“更平等”的不是金钱而是权力——可以控制一切包括所有资源、包括人的自由和生死的权力。

社会主义宣称生产资料公有制,但使之实现的就是权力私有制。金钱是可以量化的,贫富不均也可以量化,但权力不可以量化。当权力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操控一切的准则,分配平等就被抛诸脑后了。社会主义在任何国家“实现”之后,专政必然剥夺人民包括尊严与权利的所有平等,权力成为唯一竞逐目标,一方面逐渐使专政走向极权和独裁,另方面社会价值观就将人等级化,分成十等或以上,道德沉沦。

1944年,经济学家海耶克提出:人类追求平等的理想,实际上是“通往奴役之路”。财产私有不可怕,因为金钱会向穷人开放;权力私有非常可怕,它不可以量化,而且永远不会向无权者开放。

海耶克说:“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待人和试图使他人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在保障财产私有的自由社会,尽管贫富不均,但所有人大都能够平等待人,但在社会主义社会,或习惯了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人,即使到了自由社会,也往往以等级观念待人。

自从有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继而有“国家民族社会主义”的纳粹德国,人类百多年来就被自由对抗奴役、民主对抗极权的历史主宰。尽管社会主义的实践在大多数国家败亡,但社会主义追求平等的意识形态的延伸,包括社会主义民主、福利主义国家、无差别的平等、劫富济贫、大爱精神等等仍然在西方社会意识中占据道德高地,反歧视的平权思想催生出的逆向歧视(即从保护少数逆向为歧视多数)亦大为流行。当政治正确设下越来越多禁忌,自由也就褪色和趋于泯灭。与之对抗的是美国传统的保守主义。这是在意识形态上,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差别和抗斗。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914/150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