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庄子:不乱于心 不困于情 无喜无悲 无所待才是逍遥之人

庄子是哲学家中最会讲故事的,是小说家中最有哲学思考的,他的哲学思想往往通过出人意表的想象和浪漫的故事来展现。

在以前几节,庄子都在讲故事,其实是阐述他的哲学思想。他讲大鹏高飞万里与小鸟林间跳跃的故事,是说明境界越远大,心灵越开阔,越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虽然在庄子看来,大鹏和小鸟都摆脱不了有所待的困境,而无法逍遥;他讲不以俗世荣辱是非为念的宋荣子和御风飘然而行的列御寇无法逍遥,是说明人类只有放弃一切有所待,达到无所待,才能走向逍遥之境;他讲隐士许由拒绝接受尧禅让天下的故事,是讲人一旦摆脱人间的名利权势地位的最大诱惑,实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能走向逍遥之道。原来,庄子是一个伟大的寓言家,在他的故事背后,处处充满了玄机,充满了对人类如何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的思考。

但摆脱尘世的生活,用超越的审美的姿态,去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谈何容易?因此,即使是在庄子看来,无己、无功、无名,也只有那些至人、神人和圣人才能达到,而这些人,是庄子逍遥哲学的最高人格理想,接近于神话中的仙人。

接下来,庄子继续讲故事,在这一节,庄子给我们讲了姑射山上仙人的故事。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这段故事中的肩吾、连叔和接舆,都是楚国的隐士,大约和老子孔子是一个时代的人。当时的隐士有一个传统,就是痛骂讽刺孔子,可怜的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一直有隐士讽刺挖苦孔子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傻劲,那些隐士根本就无法理解孔子汲汲于人世间的功名利禄,无法理解孔子的恢复周礼、追求小康社会和世界大同的梦想,他们觉得“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孔子没事找事把自己弄得如丧家之犬般,简直就是太傻。这个接舆,有人说他姓陆名通,是楚国的一个狂人,号称是楚狂接舆。当年孔子驾车在楚国的大街上出行的时候,楚狂接舆对着孔子唱了一首歌,歌是这样唱的: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意思是,凤凰呀,凤凰呀!为什么你的美德一天不如一天?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劝阻。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防范。

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当官有多么危险!

楚狂接舆劝孔子,现在天下已经无药可救,你就不要瞻前顾后狼奔豕突汲汲于功名利禄,还是躲起来享受隐居的生活吧。可见,接舆是一个很典型的隐士。诗仙李白就说自己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大多用楚狂接舆代指隐居世外的高人、高士,也是中国文人在庙堂之外的一个理想。庄子在这篇文章中,又把接舆搬出来,讲了姑射山上一个仙人的故事。

肩吾向连叔求教说,我觉得接舆整天吹牛,大话连篇无边无际,一说下去就满嘴跑火车,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话题上。我对他的话感到恐惧。他的话,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实在是不近情理了。

连叔问,他都说什么了?肩吾转述了接舆的话: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洁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神情专注,可以让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

肩吾说,这世界上还有这种人?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连叔说,我们无法和失明的人一起欣赏花纹和色彩,无法和失聪的人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有形体上的聋与瞎吗?思想上也有聋和瞎啊!我觉得这个话好像就是在说你的啊。

看来,这个连叔还很刻薄,狠狠地讽刺了肩吾。

连叔说,那位神人,他的道德境界已经与万物融合在一起,他用万物一体之道治理天下,以此求得整个天下的和谐太平。有了这样的境界,谁还会忙忙碌碌把管理天下当成回事!那样的人,没有什么外物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热。他所留下的尘埃以及瘪谷糠麸之类的废物,都能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仁君来,人家这样的神人,怎么会把忙着管理万物当作自己的任务呢?

原来,庄子眼中的达到了逍遥之境的神人,是这个样子的:

第一,肤如冰雪,不食人间烟火。第二,与万物一体,不伤万物,而万物也伤不了他;第三,他根本就不把治理天下的煊赫权势地位放在眼里,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其实,这个仙人完整地体现了庄子的人生理想。首先,逍遥就是要超越人世间的一切俗事,所以这个仙人不食人间烟火;第二,将世间的功名利禄完全抛在脑后,追求无功无名的境界。所以,这个仙人其实就是庄子逍遥哲学的最高理想人格。

讲了这个仙人的故事,庄子还不过瘾,他又讲了一个俗世间做生意的故事。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说有一个宋国人,贩卖那些冠冕等帽子到南方的越国,哪想到到了越国才发现,原来人家越国人根本就不蓄头发,个个全是光头,也不穿衣服,满身都是刺青,那些代表着人间欲望的冠冕衣服,根本就用不上。而尧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内的政局,自己是志满意得,但尧到了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四位得道的高士之后,不禁怅然若失,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手握天下的君主。

庄子笔下姑射山上的神人,其实是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具体写照。庄子说外物无法伤害他,可见他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他们可以自由遨游于天地之间;庄子说他不食人间烟火,不以俗世之事为念,可见他们已经忘记了俗世的名利地位;说他们不以物为事,是说他们已经超越了尘世间的一切困扰,凡事不乱于心,不扰于情,无喜无悲无情无累,他们才是真正的无所待的逍遥之人。

因此,庄子在文章的最后说,尧见了这些神人之后,便茫茫然忘记了天下大事,这正是庄子所强调的“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的境界。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好玩的国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103/151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