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那些看起来躺得最平的人,往往最不服从

19世纪的美国哲学家、文学家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

他与许多其他哲学家或文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在智识上思考更加“自由”的生活,在现实中也实验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他将自己在瓦尔登湖两年多的隐居经历写成《瓦尔登湖》,一度成为“躺平分子”的典范。

但那些看起来躺得最平的人,往往是最不服从的。

梭罗一方面激进废奴,另一方面又批评美国对墨西哥发动的战争不正义,1846年,他甚至因为抗议政府的行为而入狱。

为了表达对政府的不满,梭罗写下了著名的《论公民的不服从》,这篇文章提出的非暴力反抗理念,对之后的民权运动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梭罗曾说道:

“你们要尽可能长久地生活得自由,生活得并不执著才好。执迷于一座田园,和关在县政府的监狱中,简直没有分别。”

瓦尔登湖图片来源:Lonely Planet

美国哲学家亨利·大卫·梭罗图片来源:Biography

梭罗为何会过上一种看似矛盾且“分裂”的生活?

他的两本著述在内容上又是否存在一致性?

01

“自然能通向更高的现实”

1817年,梭罗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

他父亲是一名铅笔制造商,家里还有三个兄弟姐妹,但几个孩子都因为肺结核、破伤风等疾病早逝。

与同时代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一样,梭罗一生的知识分子生涯几乎都在自己出生的小镇上度过。

他早年在哈佛大学学习修辞学、古典文学、哲学、科学和数学,还曾因为无法忍受刻板的学业而休学一年。

从哈佛毕业后,梭罗便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爱默生那里,梭罗了解了关于“自然”的超实验主义理念,这在他后来的“社会实验”——瓦尔登湖生活经历中扮演了思想上的指导作用。

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也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代表思想家。其代表作《论自然》被认为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圣经,而《美国学者》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

图片来源:Wikipedia

作为一个超验主义者,梭罗认为大自然是庄严而高尚的。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超越自然找到某种“更高的现实”。

在他看来,物质世界与精神领域相通,自然中存在可以直接感知的神圣意义。

因此,梭罗试图在自然界中找到上帝。

他将宇宙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精神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我们是沉浸在感官世界中的有情众生,只有当我们浸透进周围的现实,比如用感官感知视觉、声音和纹理时,我们才能学习生活的基本事实。

梭罗将人类的发展潜力和种子成熟体现的神性相对比,在他看来,在自然经济中,种子比钻石更珍贵,因为它包含生长或生命的原理。

种子能长成树或其他植物,证明了大自然充满了创造性天才;而人类本性中最好的品质,也需要像大自然对待花朵一样精心保存。

不像理性主义者,梭罗认为感官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很重要,人的直接感知是人与所认识之物重要的联系。

机械地对事物规则进行归纳、推演,只能发现事物表面的意义。

因此,他认为科学家研究的是一种“死”的语言——他们宁愿研究保存在罐子里的死鱼,也不愿研究自然界中的活鱼。

尽管他也钦佩科学的精确,但他总是认为科学传递的精确信息比“含糊”要少一些诗意。

梭罗想要更亲密地接近自然这一真理的来源,于是,他观察日出日落、红蚂蚁和黑蚂蚁之间的战斗,令日常的生活细节成为感官和智力上的双重训练。

瓦尔登湖鸟瞰图图片来源:Pinterest

对于梭罗来说,培养对宇宙之美的接受能力是毕生的工作。

他相信对美的感知是一种道德考验。有多少美丽的颜色和事物,因为我们忙于俗事而没有见到。

梭罗常常感叹,大自然没有欣赏它的人类。

02

《瓦尔登湖》:一场哲学实验

对于自然本身的这种推崇,让梭罗很难满足于生活在人声鼎沸的城镇。

1845年,梭罗从好友爱默生那里得到了瓦尔登湖旁边的一块土地。他在那里建造了3乘4.5米的小木屋。

他说,自己并非为了逃离,而只是去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他在那里种地、劈柴、钓鱼、散步,一个人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瓦尔登湖旁边复制的小木屋图片来源:the Irish Times

《瓦尔登湖》就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记录,这本书不是小说,也没有什么故事情节,梭罗以一种散文的方式叙述着在瓦尔登湖的一切。

他在书里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每天观察到的小事,比如湖边游戏的虫鱼,初春解冻的湖水。

尽管《瓦尔登湖》一直在强调孤独、沉思和亲近自然的重要性,但它并不是一本普通的自传,这本书里充满了对当代西方文化中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批判。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知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219/171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