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南洋富商:所谓内卷 不过是势利的代名词

作者:

最近流行一个词——内卷。

《说文解字》:“卷,膝曲也”。曲膝而跪的样子。如果由我给内卷一个名词解释,我就会采用这个最原始的意思。

所谓内卷,就是大家都跪着。

所有人都跪倒在同一片土地,都对着同一个方向跪下。

对于内卷,很多人给出各自的定义,还举了一些很鲜明的例子。

内卷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什么“非自愿竞争”,所有人都是自愿的,根本没有谁是不自愿的。

任何一个996大企业,都是一大堆人抢著去竞争工作岗位,绝不是被枪指著脑袋被迫去求职,更不是民国时代抓壮丁一样用铁链绳子捆绑着你去阿里巴巴或腾讯上班。

有些小孩子读书是被迫的,这是事实。不仅有义务教育法,爹妈还可以用各种方式逼孩子。如果给孩子自由选择,大多数孩子绝不会选择做这么多题目,上这么多课外补习班。他们会选择夏山学校,而不是那些鸡娃学校。

家长自己受不了焦虑,逼着孩子努力读书。看到孩子坐在那里做题,看到他一路进名校,家长的焦虑才会稍微缓解。

以前的中国孩子读书不需要那么辛苦。

我小时候,每逢开学前几天,学校老师要到村里挨家挨户动员孩子上学。小学一年级一个班45人,到了4年级只剩下13人。因为村里人普遍认为:孩子读书三年就够了,会写信,看得懂报纸,菜场卖菜会算账,就够用了。

村民为什么不让孩子多几年书?

村民说:多读书干啥,你们学校老师一个个都读书不少,还不是一个个穷困潦倒?城里的孩子读书那么多,还不是上山下乡当农民种地?陈景润读书那么多,日子过得比农民还苦。

孩子早几年干活做生意挣钱,比读书合算。这就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农村人的观点。

等到这些孩子长大了,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那时候有一句顺口溜:“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个好时代,一个人卖茶叶蛋、开理发店就可以挣钱比精英更多。这难道不是好事么。搞导弹的也可以下班后继续卖茶叶蛋啊。

当时流行“停薪留职”和“下海”。大量公务员放弃部门的工作,摆地摊,创业经商,或者到私营企业打工。没有什么阶级固化,更没有胜者通吃,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突然发财,也可能突然间一夜破产。

在业余无线电通讯中,有一条基本道德规范:用尽可能小的发射功率通联。功率越大,就会干扰更远处的人。如果你加大功率,其他被你干扰的人也被迫加大功率,结果就是无论功率多大,依然是大家互相干扰,谁也听不清。

如果太多电台发生干扰怎么办?不是比拼谁的功率大,而是主动改变频率,到别的频点去。

如果整个频段都挤满了怎么办?那就开拓新的频率,比如短波段很容易挤满,那就到VHF/UHF/微波段去玩。这些频段都只能传

社会竞争也一样。在一个有限的领域,在同样的维度竞争,最后是大家都累死,却没有效益。

商家打价格战,结果是大家都破产。若是做成差异化,各自服务不同的客群,就可以多方受益。

这些都是简单的道理。但是,在中国,并没有因为人人都懂得这些道理,而改变内卷的困境。

在中国,为何会形成全社会强烈的内卷现象?

因为阶级梯度。

在一个阶级梯度明显的社会,一个人只要从属于较高阶级,就可以得到各方面的好处。高层阶级可以胜者通吃。

甚至“社会福利”,都被较高阶级占据。

社会调节系统有二种,一种是负反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另一种是正反馈系统——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在负反馈社会,福利是照顾底层的,比如给贫困户医疗减免,给低学历和低劳动技能者生活补贴。各种好处都首先照顾弱势群体。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南洋富商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418/158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