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这一生,何必讨好,何必解释

一禅问师父: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熬夜了?”

师父说:

“因为大家白天都在做别人喜欢的人,只有晚上才能做回自己。

毕竟取悦世界简单,取悦自己却很难啊。”

生而为人,我们不必讨好别人,不必向别人解释,却应该对自己好一点。

日剧《被讨厌的勇气》中有这样一段剧情:

女主庵堂兰子正在蛋糕店排队买蛋糕。

突然,一个小女孩冲到柜台前,指着店里最后的一块草莓蛋糕,嚷着要吃。

女孩的妈妈一边向众人道歉,一边把女孩拉到队伍最后排队。

前面的大人们为了照顾女孩,不约而同地点了其他口味的蛋糕,轮到兰子时,她却直接要了最后一块草莓蛋糕。

兰子的行为引得蛋糕店内纷纷侧目,在众人惊诧的眼神中,她却旁若无人地享受起蛋糕来。

下方的字幕打出了兰子的内心独白:

“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主宰,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的。”

是啊,世界上有那么多声音,如果我们每句都放在心上,那活得有多辛苦啊。

毕竟有人欣赏你,就有人厌烦你,有人喜欢你,就有人嫉妒你,

喜欢你的人,你的错也透着可爱;不爱你的人,你再好也都是毛病,谁又能做到被所有人喜欢呢?

只要记得,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嘴里的你,都不是真实的你。

把眼光挪到自己身上,关闭自己的耳朵,不讨好他人,不在意四周的眼光,才能不活成庸庸碌碌的千人一面。

蒋方舟有一句话说得好:

“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需要你费力讨好的关系,都不能长久;需要小心翼翼维持的事情,都不是常态。

想要活得自由快乐,就要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人生路上,你是旅途的主角,别人不过是沿途风景,一闪而过。

取悦自己,永远比做个讨喜的人更重要。

刘同写过这样一段话:

“以前总是去解释去理论,是怕,怕自己得罪人,怕自己被人灭了,怕那些不停蹿动的小感受。

现在不去解释,不去理论,还是怕,怕浪费自己的时间,怕自己模糊了焦点,怕影响了品尝现世生活的胃口。”

人与人之间,若是懂得,何必多言,若是不懂,又何必解释?

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解释,不是因为懦弱无能,而是清醒自知。

和不懂你的你,何必解释,再错上加错;

和不喜你的人,何必讨好,再徒增厌恶。

成长,就是渐渐学会沉默,不动声色地过自己的生活。

画家陈丹青说过:

“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必要不停的向人解释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这是无效的。我甚至觉得你把这些真实的自己隐藏在这些误解背后还挺好的。”

人活一世,是为了做自己,不是为了解释自己。

那些懂你的,不用解释;不懂你的,解释也没用。

就像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立于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也不影响它容纳百川。

做人也是如此,无需大动干戈,无需兴师动众,更无需费力辩驳。

你需要做的,就是走好自己的路,守好自己的心,过好自己的人生。

毛姆说:

“我们都只能孤独地行走,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人生,唯一能懂你的,是自己。

不必向别人多作解释,因为但凡解释,都是多余。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感觉活着特别痛苦,他就去问禅师:

“禅师啊,我怎么才能解脱呢?”

禅师笑了笑,给他三天时间让他自己悟。

第一天,禅师问他:

“你悟到什么了?”

他摇了摇头,于是禅师举起戒尺往他手心狠狠地打了一下。

第二天,禅师又问,他还是说不知道……于是又挨了一下打。

第三天,他还是什么都没悟出来,但是这次禅师举起戒尺的时候,他赶忙伸手拦住了。

禅师笑着说:

“你终于悟了,痛苦,是可以拒绝的。”

我们总是对别人言笑晏晏,宽容大量,却偏偏忘了善待自己。

我们善良,我们容忍,我们付出,却忘了,善良不能没有锋芒,否则就等于零。

如果有人让你痛苦,你不必硬着头皮装大度,

因为在乎你的人,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还无动于衷,也不会把你的心软当作自己谋利的踏脚板。

很多痛苦,其实是可以拒绝的;很多勉强,其实是徒劳的。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里写道: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生活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我们日复一日地和自己抗争,就是为了活出一个自在的人生,和一颗不被别人缚住的“心“。

终其一生,不过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我。

余生,愿你记住一句话:

“需讨好的都是虚情,要解释的并未良人,勉强有的不能长久,凑乎过的终会伤心。”

生而为人,你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你自己,不必讨好任何人,只需讨好你自己。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一禅小和尚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421/158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