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复旦杀人案的制度机制: 高校引进“长聘教轨制”引内卷

—上海复旦杀人案: 高校引进“长聘教轨制”引内卷

作者:

近日,中国大陆多地不断发生恶性杀人事件。2021年6月7日,杨浦区邯郸复旦大学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被犯罪嫌疑人姜某杀害。经初步调查,姜某自述因工作关系对被害人怀恨在心,故对其实施侵害。

随后网络上爆出大量该案相关信息,网友才惊觉新内卷时代,高校知识分子也成了杀手,这样的“时代病人”是如何爆发的呢?在中国当前强硬的对外态度中隐藏着的究竟是如何腐烂的内在?

复旦杀人案内幕

综合多方消息显示,嫌犯姜某全名姜文华,2004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本科期间,他曾获得复旦大学首届校长奖,该奖项被称为复旦大学最高奖项。姜文华毕业后进了全美公立大学排名第22名的罗格斯大学数学系读博,后来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

拼尽全力想成为天之骄子,工作上却屡屡碰壁。有知情人透露,姜文华在美国留学时本有机会进入耶鲁,却被国外的导师送去了美国一个统计机构工作。因工作不顺又离了婚,回国后他进了苏大任教,但到期后学校也没和他续聘。后来他通过“人才引进”进入复旦做青年研究员,约定六年期为限,不升即走。几年后学院打算以“科研任务未能达标”的理由解聘他,而他却在学院宣布解聘前行凶,将该学院党委书记王某杀害。

是什么让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成为一个双手沾血的刽子手?有人猜测其工作不顺,多半是能力问题,但是立刻有网友贴出姜文华的论文等级反驳这种说法。粗略了解发现,姜文华于2009年发表一篇统计学顶级期刊AoS,被引用170次;2017年发表一篇Stat;2019年在顶尖review期刊发表一篇comment、一篇Bernoulli;2020年发表一篇EJS。有网友评价他文章不算多,但每一篇都质量很高,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文章除了和博导合作外几乎都是自己所写。

亦有人猜测,能力强但性格差也照样站不稳。确实,因为频频碰壁,姜文华曾被诊断出抑郁症,但病症的存在并未能影响他做研究,真正让他绝望的是中国光鲜外表下的腐烂。姜文华被警方控制后非常冷静,他自称杀人动机是因为长期受到院方陷害和恶劣对待,且因工作关系长期遭受死者的陷害打压才怒而杀人。

当然这些只是一面之词,我们没有资格为一个杀人犯找借口,但我们也同样没有资格否定他人所受苦难。悲剧发生后,必须有人去分析、去梳理,才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一个有这么多年知识积累和受过学术熏陶的教师为何走上如此极端的道路?是怎样的压力让他不惜自毁前程也要铤而走险行凶?

中国引进美国盛行的制度

笔者在此先为诸位普及一个名词——“非升即走”的长聘教轨制。该制度起源于19世纪末,最初在美国高校推行,其创立初衷是保护学术自由、促进科研创新,只要青年教师凭借过硬的科研能力通过试用期、获得终身教职资格后,就可以自由地开展自己的科研工作,即使想法再离经叛道,也有继续进行科研的条件。

但在中国,高校以“吸引人才”为名引进了美国的长聘教轨制,但该制度在中国的早期运行中就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职场“35岁现象”盛行的大环境下,这种制度更显得鸡肋。越来越多的学校采取这种非升即走模式,大学招青年教师,一个位置招上好几个人,到了第5年,只要觉得你不行,那你就得无条件走人。

曾有网友发帖爆料中国某大学同一批119名青年教师最终只有4人通过评审入编,淘汰率高达97%,事后该校人事部负责人指责该消息是造谣,与真实信息不符,但“非升即走”的初始印象依然在一些刚毕业的博士生群体中留下了“变着花样打压年轻人和认真做学问的人”的印象,更有甚者直言,这是给有钱有关系的人多操作出来的门路罢了。

但是目前中国公立大学和研究机构,包括各个公立大学和中科院系统工作人员分为三大类:一是由上级任命的管理干部(公务员编制);二是有正式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三是没有正式事业编制的合同制聘用人员。前两类人员是不能随便辞退和解聘的,第三类就是像姜文华这样没有事业编制的合同制聘用人员,只有表现足够优秀,单位编制又有空额时,才能成为一名有事业编制即拥有稳定工作的人员。

高校玩弄制度引悲剧

中国的编制对年龄的要求极高,姜文华早已无法享受青年基金的红利,年龄越大还没评上职称那就更难接项目、拿基金搞科研,可谓是学术前途一片渺茫。很多大学就是利用该年龄段人的这种心理,打着吸引人才的幌子引进了美国的“长聘教轨制”。

这样的制度设计,在没有编制的聘用人员之间带来了极为残酷的内部竞争,他们通过这种竞争方式,让一大群教师内卷拼论文,来帮学校提升排名。5年之后,学校收获了多篇论文,但一个位置只能留下一个人,剩下的人就是被利用的炮灰,借口都不用就可以直接将其踢出圈子,最后还要被侮辱一句:“你太差了”。

同时,没有编制的工作人员合同到期时,聘人单位只需要依法支付每人一个月工资的补偿。尤其像姜文华这样患上严重的忧郁症的人,学校终止聘用更是目前中国各单位的普遍做法,并不违背合同约定,也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

这样的竞争模式之下,需要多好的心态才能制止心底戾气的诞生?据了解姜文华案并不是单一事件,2004年,清华大学教师刘求生在经管学院任教六年后因考核不合格,学校不再与其续约,随后其将学校告上法庭;2016年,中山大学教师李思涯因为错过了“升”的机会,对学院院长甘阳暴力相向。

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伤害他人的借口,然而政府重视发展却忽视人民的心理健康,各种组织利用法律和政策的空子榨干百姓身上的剩余价值后将其一脚踢开,这样的社会下,没有“暴徒”也会有“自杀”。在这种看清现状却无力改变的情况下,你真的能毫无责任的对着暴徒骂一句“无耻”或者对自杀者骂一句“活该”吗?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BOXUN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610/160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