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史上最激烈国考:清北毕业生志气,也大不如前了

时代的剧烈变化下,也许大家都只是想过上简单安稳的生活。可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经过各种培训,高考、国考这样的惨烈厮杀,才能过上简单安稳的生活?

一支212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排上了。

国家公务员局公布,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2022年国考资格审查,较去年增加54.7万,创下国考开考以来报名人数的最高纪录。

今年最火岗位来自阿里邮政管理局,竞争比达到史无前例的20813:1!阿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惨烈不仅由于竞争者太多,更因为竞争者太强。

北大、清华今年想进入体制的比例都不低。

北京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透露,从2019年校本部2822名毕业生签的三方协议显示,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北大毕业生进了体制内。

国考不成还有省考,有人辗转7省考场,穿越大半个中国只为考你。

曾经下海的浙江人,如今也想上岸。“财迷”浙江考公竞争比6年翻3倍,热情甚至超过了“官迷”山东。省内最夸张的竞争比为973:1,岗位来自台州殡仪馆。

越来越多人相信,宇宙尽头是体制。

从纷纷下海,之后争进金融圈、互联网大厂,到现在洗脚上岸……很多年以后,人们再度回忆起这场考公,可能不会止于感慨,因为它或许还标注了时代的转向。

史上最残酷国考,有人已经抢跑。

编制的捷径是选调生。选调生可以直接定编公务员,但与公务员不同的是,选调生是按照国家储备干部进行培养。考上后要到基层历练两年。选调生报考要求很高,一般在985中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

可在河北公布的2021年定向选调生名单中,居然大多来自清北。相比之下,复旦黯然失色,多数985更是连机会都没有。

清北公布的2021年选调生人数显示,北大同比增加60%,清华直接增加一倍,双双创历史新高。清北二校选调生一共1300多人,也就是说1300多个“铁饭碗”提前被清北毕业生锁定。

新华网报道,2010年以来,已有2200余名北大选调生工作在祖国各地。

减去今年的800名北大选调生,相当于之前10年才1400名选调生。那时北大毕业生不热衷于选调生。尽管当时中组部等中央部委都给清北选调生留了名额,不像如今选调生大多去省或基层。

跟前辈相比,现在清北毕业生已经低到尘埃里。

2019年北大毕业生签约重点单位

清北毕业生的流向,往往暗合着某种时代走向。

上世纪80-90年代,清北毕业生往往是被分配去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01年,搭着入世的东风,清北毕业生转向去四大、宝洁等500强外企;

2008年,金融行业成为清北毕业生眼里的香饽饽;

互联网勃兴后,清北毕业生首选变成了华为、腾讯、阿里;

眼下,他们再度选择了体制、地方,甚至愿意去基层、西部。

轮回之后,恍若隔世。

2019年清华毕业生签约重点单位

千万不要质疑天之骄子们的集体转向。要相信他们是中国最优秀、最聪明的一群人,他们的决策理性而精准,依据无非是时局的变化。

清北人连金融行业都舍得离开,而浙江人抛弃的是上百年的经商传统。

浙江自古商帮文化兴盛,改革开放后成为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时至今日,浙商还活跃在时代的舞台上。

“鸡毛换糖”的60后浙江父辈却对90后儿字辈,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期待。当初“宁愿睡地板,也要当老板”一代浙商,却不愿让子女接班了。

铁头公社引述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的话,印证了这一趋势:

“甚至有温州老板说:只要让我的孩子去体制上班,即使不发工资都没关系。”

由于近水楼台之便,浙大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乐意在省内创业或经商。

考虑到浙大生源有一半都是浙江籍学生,浙大的选择很大程度上能代表浙江学生,且是最优秀的一批浙江子弟的选择。

2017-2019年,三届浙大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的比例分别为4.17%、6.28%、7.36%。

去企业越来越少,当公务员越来越多。浙大对时代,同样敏锐。

考公的越来越多,浙江考公竞争比6年翻3倍,今年65:1的难度甚至超过了“官迷”山东的48:1。

最夸张的竞争比为973:1,岗位来自台州殡仪馆。

这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省考竞争激烈程度也年年递进。

看客inSight报道,从2019年4月20日河南省考起,到2020年8月22日湖北省考、12月19日山东省考、12月20日江苏省考,王可前前后后参加了七场省考。

中国有一大批王可这样的“巡考候鸟”。一年间在不同城市辗转,每当省考通知落地,立即规划行程、订票、订酒店,这套流程在多次省考中已轻车熟路,形成了精密的肌肉记忆。

责任编辑: 李韵  来源:智谷趋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031/166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