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全球地缘政治大变,中国第一经济大市将易主?

眼下大国博弈加剧,国运走到十字路口。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大陆第3座证券交易所——北交所于不久前开市。它所产生的意义,远不止在于资本市场。

种种迹象显示,近年来北京的经济功能正在得到强化。

2019年,“京交会”改名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提升至与广交会、进博会并称的国内三大展会。

2020年,北京自贸区获批,大力推行金融开放、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等产业。北京参加自贸区这样的国家级试验,十分罕见。

2021年,中关村论坛规格全面提升,成为国家级重要论坛。国家层面专门成立了中关村论坛组委会和执委会,由国务院领导担任组委会主任。

自从全球地缘政治急速重组,中国走入历史的三峡后,北京这座原本强调首都职能的城市,开始发生了新的故事,在金融、工业、航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奋起反击。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与上海GDP之比攀升到96.3%的历史新高点。而改革开放之前,北京GDP还不到上海的40%。

中国最大城市的易主,从来没有这么近过。

自唐末以来,中国从来没有一座北方城市问鼎过经济第一。北京似乎有希望代表北方,完成这一千年夙愿。

1

南方对北方的强势,已经有些年头了。

北宋覆灭、开封落陷后,杭州、苏州就先后将中国经济第一城的桂冠,留在南方。

北京贵为元明清三朝帝都,却都没加冕经济中心。那时中央政权开凿大运河,它一头连着政治中心北京,一头连着经济中心江南,用全国的资源来供养北京这座消费型城市。

从1843年开埠起,上海最早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并凭借身处东亚商贸网的核心位置,稳坐中国经济第一城。

当时外滩十里洋场见证了这一切,上海汇丰银行大楼被英国人夸赞为“从白令海峡到苏伊士运河之间最华丽的建筑”。

1949年,北京再次成为首都,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政治地位,首钢等一系列工业项目拔地而起。

但经济上,北京还远不是上海的对手。直至1978年,北京、上海的GDP分别为108亿元、272亿元,北京总量不及上海四成。

改革开放后,成了北京疯狂改命的40多年。

从1978年占上海GDP的不到40%,到去年的93.29%,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96.3%。

换言之,这40多年,北京经济平均增速远在上海之上。

图源:国民经略

如果按人均计,北京2020年人均GDP达16.49万元,历史上首次超过了上海的15.56万元。

北京是如何做到的?

2

第一张牌,是金融。

北交所在波澜不惊中,开始补齐了北京对上海的最后一块短板,直击上海最骄傲的支柱。

GFCI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最新排名

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纵观这些在近现代叱诧风云的国际名城,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在各自鼎盛时期,当过国际金融中心。

当今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纽伦港,共同点更为显著:坐拥河口,有良港;本身商贸发达、物流便利。

国际金融中心一般路径是:货物装卸、分拨、交割、结算、付款,吸引资金流入。进而衍生出相关融资服务需求,金融机构因此过来开展业务。最后吸引大量跨国企业汇集于此,大量相关金融专业人才寻找机会。

所以国际金融中心,往往也是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位于长江流域入海口,以及中国南北海岸分界线,腹地广阔。从清末开始就沉淀出发达的工商业和贸易。

上海的种种先天优势,让国务院早在2001年2月,就审批同意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规划。

当年,富国、博时、长盛、大成四家基金管理公司,以及中信证券同时将注册地从北京迁到上海。

此后上海不断强化自己金融中心的标签。近年在香港发生的种种种种,更是让上海迎来了机会。

2021年3月,每隔半年公布一次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9)报告显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上海、香港、新加坡、北京、东京、深圳、法兰克福和苏黎世。

上海干掉香港,历史性的进入了前三名。

去年,央行行长易纲指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可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进一步先行先试。只要符合反洗钱、反恐融资和反避税监管要求,正常贸易和投资需要的资金都可以自由进出。

这无疑释放出了一个重磅信号:长达数十年的金融禁区有望迎来突破,未来上海可能会从香港手中接棒,扛起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旗。

然而,正当上海摩拳擦掌的时候,帝都出击了。

虽然未来北交所与上交所、深交所之间将错位竞争,明确差异化定位和发展,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但它本身对北京的拉动依旧不可小觑。

举例来说,全国142家券商,总部设在京沪深的分别有18家、31家、23家。149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总部设在京沪深23家、66家、32家。北京在二级市场的弱势,与没有证交所有很大关系。随着北交所开市,未来北京的金融生态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张和丰富,放手打造“金融中心”。

3

很少有人知道,北京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其实就是金融业。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的总部级法人金融机构突破900家。全国20余家中央金融企业中,绝大多数总部也设在北京,包括中国前5大金融机构,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亚投行”的总部等。

在这样的豪华配置下,北京的金融实力并不弱。从2002年起,北京的金融业增加值就时常超过了上海。

但是,北京的优势始终不够明显。最近三年只高出十几亿、几十亿的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里头最大的BUG,就是北京比上海少一个金融业最为核心的平台——证券交易所。这是一个城市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金融中心的重要压舱石。有它为前提,才能孕育出综合性产融结合的巨头。

如今北交所横空出世后,让北京的未来极富想象力。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智谷趋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125/167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