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诗古文 > 正文

对仗很工整的3副对联,风趣幽默,让人感叹古人的才华

第1副对联: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

这是历史上极为出名的“无情对”。

明代大才子李东阳不但位高权重,而且颇有才华。

有一次,李东阳和翰林院的才子们闲聊,李东阳对翰林院才子们说:“我有一个上联,大家来对下联。上联是:庭前花始放。”

翰林院的才子们都是大明朝排名前列的文坛高手,听到这样的上联,都忍不住露出微笑。

原因很简单,这个上联太简单,太没有难度了,实在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

所以,才子们随便对了十几个下联,随便应付下李东阳。

毕竟,这种难度的上联,真正的才子也不会提起兴趣。

但是呢,李东阳频频摇头,对大家的下联都不满意。

众人都很纳闷:“李大人,你说我们的下联都不好,那么,什么才是好下联?”

李东阳笑着说:“你们的下联都不如‘阁下李先生’。”

翰林院的才子们一听,哈哈大笑,拍案叫绝:“妙啊,太妙了!”

李东阳这个下联,是站在翰林院才子们的角度说的,也就是说,本来这个下联应该出自才子们之口。

所以“阁下李先生”,指的就是李东阳自己,而不是别人。

为什么说这个下联最妙呢?因为这个下联的每个字,和上联的每个字一一对仗,比如“庭”和“阁”都是建筑物,“花”和“李”都是植物……

仔细品味这个下联,确实最见聪明才智,最见幽默风趣。

正如才子们想的那样,上联本来很简单,本来很普通。但是因为下联的关系,上联也跟着沾光,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对联,让人们津津乐道。

第2副对联:鸟入风中,衔去虫而作凤;马来芦畔,吃尽草以为驴。

古代有两个秀才,一个姓“凤”,一个姓“芦”。

有一天,两个秀才一起喝酒。芦秀才喝酒喝得很痛快,忽然来了灵感,笑嘻嘻对凤秀才说:“仁兄,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绝妙上联,还和你有关呢。”

凤秀才很感兴趣,连忙追问:“仁兄请仔细说来,小弟洗耳恭听。”

芦秀才哈哈一笑,然后说:“鸟入风中,衔去虫而作凤。”

凤秀才一听就觉得这个上联暗藏玄机,稍微一想,就发现这个上联纯粹拿他取乐呢。

繁体字的“风”,里面有个“虫”,所以古人有个字谜“虫二”,就是“风月无边”的意思。

上联的意思是说,把“风”里面的“虫”给换成“鸟”,就成了“凤”。(凤,这里也是繁体字的写法。)

显然,上联是用了“拆字法”,表面是个字谜,其实有嘲讽“凤秀才”之意。

上联的言外之意,是说凤秀才只不过是“虫鸟之辈”,不值一提,绝非什么“凤凰英物”。

凤秀才也是聪明人,自然不能白白让芦秀才取笑。他必须奚落一下芦秀才,这样才找回面子,免得以后被芦秀才取笑“技不如人”。

既然芦秀才从“凤”这个姓氏着眼,那么凤秀才也从芦秀才的“芦”入手。

他灵机一动,大笑着对出下联:“马来芦畔,吃尽草以为驴。”

芦字去了草字头,再加上马字旁,正好是一个“驴”。

显然,凤秀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还击,把“芦秀才”嘲讽为一头“大笨驴”,可谓针锋相对,不落下风。

芦秀才听到凤秀才的下联,拍掌叫好:“仁兄真有才,喝酒,喝酒!”

上联下联都运用拆字法,都有言外之意,几个动词也用得巧妙,可谓珠联璧合,绝对无双。

这副对仗工整的对联,就这样见证了两个朋友的玩笑,见证了两个朋友的才华和友谊,让老百姓们津津乐道。

第3副对联: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古代有个穷书生,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

到了过年的时候,穷书生只能吃青菜豆腐过年。他看到隔壁家大鱼大肉,心里十分难受。

穷书生心里想:“别人家人丁兴旺,我却连个老婆都没有,成了个老光棍,做人真是太难了!别人家有大鱼大肉,我家却只有青菜豆腐,真是太失败了!”

穷书生想了想,饭也吃不下了,拿起毛笔,写下了一副极品对联:“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穷书生虽然穷,但是才华还是有的。

这一副对联既有消极沮丧的意思,说过年难,结婚难,成家难,做人难。

同时对联也有积极面对生活的一面,有一种“打不死”的顽强精神。

在感叹了“年难过”之后,书生仍然要“年年过”。就算一个光棍不成家,但是书生表示这也是他的家,还是对未来抱有希望的。

关于这个对联,民间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年难过,难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人怕死,怕死人,人人怕死人人死。”

据说有个教书先生家境贫穷,借了亲戚不少钱。到了年底,各路亲戚都上门催债,让教书先生疲于应付,真心讨厌过年。

就在教书先生抑郁寡欢的时候,隔壁邻居家的财主忽然去世了,哭声震天,传到了教书先生的耳朵里。

虽然不是“幸灾乐祸”,但教书先生得到了一丝安慰:“至少我还活着,比财主老爷还长命呢!”

想到那个财主平日里贪生怕死,教书先生忽然来了灵感,写下了趣味对联:“年难过,难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人怕死,怕死人,人人怕死人人死。”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真游泳的猫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11/169446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