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周恩来的文化人格和心理模型

作者:
毛、周之间的交锋,更是毛氏家天下与党内官僚集团党天下之争的序幕。周与刘、邓、陈等诸多党内大佬,联手逼退毛泽东的发难,迫使毛挥泪斩马谡,反手将高岗置于死地。

周恩来与那个叫做革命的情侣的生死恋,大致可分为这么几个阶段:最初是国际性落草,得了共产国际的尚方宝剑回国,成为风云人物。那时的周恩来,虽然提着脑袋革命,但内心充实,风华正茂,意气奋发得不行。有关闹革命的种种方略都由共产国际制定,他只要搂紧革命即可,不需要费神思考未来。而事实上,周恩来终其一生,都不曾展望过未来,只顾着埋头拉车而已。真正的情侣,不考虑未来,要的是当下的缠绵。更何况周恩来在政治上,根本就没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能力。

转折是所谓苏区反围剿失败后到来的。世人只知遵义会议是毛泽东的转折点,殊不知,也是周恩来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之前的周恩来,完全听命于共产国际,根本不懂中国式的造反传统,从来都不空降的,而是土生土长的。周恩来与革命之间的关系再浪漫,但骨子里却是个经验主义者。凭着他的切身经历,周恩来隐隐约约地察觉到,共产国际的特派员们,无论是李德还是王明之类的二十八个半,都不及落草井冈山的那帮哥们有劲道。革命的中枢,未必就是远在天边的共产国际,有可能就是近在眼前的山大王们。

但此刻的周恩来,依然与国际派藕断丝连,所以有了与王明站在一起的准备听命于蒋介石、其实是听命于斯大林的所谓抗日统一战线。周恩来绝对不曾想到,中国式的革命,其实是毛泽东那样的三国志游戏,亦即在各种政治势力的角逐当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位置、使用足以获得最大赢面的手段对付复杂的政治局面。利益高于原则,权术胜于主义。周恩来在延安被毛泽东整得可说是心悦诚服,那番检讨,并非敷衍了事。

但周恩来并没有获得毛泽东的信任,只是得了个周副主席的位置。四九年改任总理之后,毛泽东悄悄地准备以高岗取代之。当然,那并不只是毛、周之间的交锋,更是毛氏家天下与党内官僚集团党天下之争的序幕。周与刘、邓、陈等诸多党内大佬,联手逼退毛泽东的发难,迫使毛挥泪斩马谡,反手将高岗置于死地。五六年的八大,是党天下的乘胜追击。诸多大佬借着赫鲁晓夫揭开斯大林黑幕的国际风向,把毛泽东从个人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毛只好转向民间,煽动学生和知识分子,兴风作浪,向党提意见,开门整风。不料,民国年代遗留下来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会提出轮流执政。毛又是一下变脸,把开门整风变成了反击右派猖狂进攻。不过,这次的反右先锋,不是周恩来,而是邓小平。周恩来对知识分子,文艺人士,怀有一种与生俱来般的恻隐之心。

毛泽东的出招是反反冒进。南宁会议,差点成为周恩来的走麦城。毛泽东这次推出的准备替代人物,是那个不是高岗胜似高岗的柯庆施。周恩来的检讨,有如跪地求饶。可能也是那样的跪地求饶,让毛泽东看出了周恩来绣花枕头般的戏子本相。尽管周恩来七千人大会后,违背毛的心意,向知识分子抛过橄榄枝;但文革一开始,周恩来马上毫不犹豫地站到毛泽东那一边。

文革当中,周恩来的聪明是聪明在他已经知道,那个叫做革命的情人,不再是共产国际的傀儡,而是毛泽东手中的玩物。但周恩来的茫然又茫然在,依然不知道毛泽东究竟要干什么。周恩来在政治事务中游刃有余,但于历史性的政治洞察却从来盲目。刘、邓倒掉后,周恩来与林彪一样,以为毛泽东已然获胜了,应该收手了。哪曾想到,毛泽东要的文革大胜,不仅仅是打倒刘、邓,更是要复辟家天下。周恩来与林彪不谋而合的主张重新回到国计民生,无意间触犯了毛泽东的家天下城府。毛泽东的所谓继续革命,是要向毛氏家天下挺进。

于是,林彪做了出头鸟。周恩来虽然旁观,但内心深处是完全认同林彪的,并且,言行之间,也难免会有附和配合的流露。毛泽东的恨林彪之中,多少怀有恐惧,但恨周恩来却是恨在这个奴才竟然还没有全然臣服。毛泽东对林彪采取的手段是谋杀,对周恩来的报复是医死。因为毛泽东最终发现,周恩来内心深处爱的是革命,而不是毛氏家天下。这是毛、周之间的最大分歧,也是最致命的裂痕。

在以毛泽东为轴心的那场流氓政治当中,周恩来无疑是个悲剧人物。那样的悲剧不仅在于周恩来如何的低声下气,也在于周恩来一次又一次的助毛为虐。久而久之,周恩来之于革命的爱恋,由最初的纯情变得越来越混浊越来越不堪。周恩来临终之前,又是唱《国际歌》,又是倾听《黛玉葬花》、《宝玉哭灵》;并非混乱,而是一以贯之的深情。唱《国际歌》是在回忆他与那个叫做革命的情人的初恋,或者说回味当初落草国际共产革命的浪漫;葬花和哭灵,是与那个叫做革命的情人依依惜别。须知,革命再野蛮,周恩来骨子里的风情万种,依然优雅,依然缠绵。这仿佛是一场林黛玉贾宝玉投身革命的悲剧,听上去很荒诞,事实上很合拍。周恩来当初扮演的女角,庶几就是周恩来一生的某种写照。悲惨的是,最后竟沦落成流氓毛的侍妾。

正如皇帝需要弄臣,周恩来有时也需要开心果。这是为什么周恩来硬把陈毅调到身边出任外交部长的原因。周恩来并非不知道陈毅根本不懂外交,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恩来需要陈毅说笑解闷。人的需要是多样的,有时需要意志坚定,有时需要扮演弱者,有时需要哈哈大笑,有时需要独自忧伤。周恩来出访参观,看到童工会心生怜悯。周恩来听到来自农村的卫士对戏曲表演出言不逊,会严厉制止。这是周恩来的细柔之处,更是周恩来的女性一面。不管周恩来的性取向如何,周恩来性格中的这种女性特色,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听到林彪死讯的失声痛哭,也并非男儿作为,而是女子之恸。周恩来的苦楚是他成不了贾母那样的享福人,而那个陈毅也不是王熙凤式的精明能干之人。红色王朝的外交,靠的是运气,而不是本事。

周恩来成了历史,但这历史尚未结束。周恩来也成了人物,这类人物过去有过,现在也有,将来还会出现。周恩来式的文化人格和心理模型,要说神秘很神秘,要说简明也很简明。男人有女性特征并非见不得人的现象,即便是同志,也没什么羞惭可言。关键在于,周恩来作为一个悲剧人物,究竟留给世人什么样的警醒。这才是更为重要的,也是有待于学界继续探讨的。

二〇一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写于纽约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纵览中国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14/169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