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杜耀明:“动态清零”引起恐慌 积极共存走向明天

作者:
打破循环往复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好抗疫准备,积极地与病毒共存。一直以来,政府主要以更多约束更大惩罚指导社会抗疫,除了出席权贵生日宴的高官外,一般都严厉对付违令者。时移势易,当局理应改弦易辙,将更多责任交给个人、家庭、社群,由他们担当主力,监测病毒传播、保障个人卫生、照料轻症患者等,而政府则将力量集中于提供家居防疫意见及支援、应付重症和长者需要、支持社区互助以至引入更多资源(如私营医疗系统)参与抗疫工作。

第五波疫情挡不住,香港正陷入与病毒共存的状况,不以执政者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眼下的疫情不用详述,从病例检测远远落后于需求、上万密切接触者被迫居家隔离、以千计确诊者在家久候多天仍未送院等迹象看,本港的医疗系统已不胜负荷。加上无法追踪的病毒传播链多不胜数,大量病毒源头和传染网络均无法查证,“动态清零”的要求——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根本办不到,更不要说彻底“清零”了。

“动态清零”是高成本制作,不单社会代价高昂,更需要投入极大量资源,而且不容有失。“动态清零”全程由政府主导及操作,由检测、治疗到日常活动,市民只能跟从指示,是类似社会主义的管治模式,集中统一又不计成本,议会没有异议声音,政府更是救万民于水火的希望、力量以至英雄,不过如今失手的话,市民难免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疫情发展至今,疏漏百出,特区当局才如梦初醒。

当局应付Omicron变种病毒的防疫措施不堪一击,更暴露其运筹失算和无能为力。Omicron传染力超强,可避过疫苗的免疫预防,在疫苗注射率高的国家如以色列、新加坡,确诊数字每日经常有上万人,当局早该掌握情况并且全面备战,奇怪是,现在港府除了大肆渲染新病毒传染力高,以便“动态清零”出师有名,却不同时安定人心,以数据说明,大多年轻及已注射疫苗者即使染病也是症状较轻。

更莫名其妙是,当局既然执行“动态清零”,也该货真价实,配备充足人手和资源,怎可能杯水车薪,各样服务都捉襟见肘?过去一周,复核检测结果每天只能应付千多个而已,围封强制检测更要市民轮候多个小时,还有隔离和治疗的病床供应只得七千左右,床位严重短缺,社会一片恐慌,医护前线也陷于苦战。当局迫于形势,抗疫由集中防御和治疗,变成居家抗疫,“动态清零”已名存实亡,香港人准备不足下被迫与病毒共存。

特区政府的无能为力更清楚写在墙上。一是自认山穷水尽,只有向中央求援,大量派员提高检测能力,并且加速兴建临时隔离及医疗中心,安置全部确诊者及密切接触者。不过,Omicron传染力强,以新加坡为例,即使疫苗注射率高达九成,过去七天有接近八万个确诊者,若病发期大约七天,新建的医疗中心起码需要八万个床位,还未包括隔离检疫使用的地方。以彩虹邨人口一万八千人计,临时医院需要四个半彩虹邨的容量。

倘若全民检测,后果更不堪设想,再以新加坡为例,检测者中有15%左右确诊染疫,即使保守估计,香港采取全民检测所得的确诊比率只及上述的三分一,以香港人口七百五十万计,染疫人数约达三十八万人,亦即需要二十一个彩虹邨才够用。试问中央要派多少人,特区当局又如何觅地才能成事?

更大问题是特区当局欠缺反省能力。“动态清零”除了动用大量资源并且社会付出高昂代价,其成效也成疑。即使做到全民检测,也假设检测结果全部准确,以逐一抽出全部确诊者,待病例归零,社会又再重新开放,但除非香港“清零”后永远与外界隔绝,否则病毒总会卷土重来,到时是否再来一趟封城全民检测,清走所有病例,然后再开放、直至新一波疫情又再封城,如是者周而复始,没完没了?

其实打破循环往复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好抗疫准备,积极地与病毒共存。一直以来,政府主要以更多约束更大惩罚指导社会抗疫,除了出席权贵生日宴的高官外,一般都严厉对付违令者。时移势易,当局理应改弦易辙,将更多责任交给个人、家庭、社群,由他们担当主力,监测病毒传播、保障个人卫生、照料轻症患者等,而政府则将力量集中于提供家居防疫意见及支援、应付重症和长者需要、支持社区互助以至引入更多资源(如私营医疗系统)参与抗疫工作。

不错,香港采用中国大陆同样的抗疫政策,或有助两地尽早通关。不过,是否通关的关键,更在于两地能否持续控制疫情,而“动态清零”既不保障疫症永久告终,也不保证两地同步“清零”,又有谁可知道哪天可以通关,又可通多久呢?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218/171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