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经常“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专家:逃不过2种结局

说到孩子的“坏习惯”,最让家长“深恶痛绝”的就是[咬指甲]了。有宝妈吐槽:“我家孩子11岁了,从来没剪过指甲,全靠自己咬,还有治吗?”还有宝妈吐槽:“自家孩子【咬指甲】咬的手指发肿了......”

很多孩子都养成了爱“咬指甲”的坏习惯,而对于咬指甲这个事来说,有可能是父母教养不当,而形成的坏习惯;也有可能,是孩子某种心理原因导致的行为障碍。

孩子经常咬指甲,医生建议看心理门诊

12岁的小杰,从小就喜欢【咬指甲】:早上吃饭前咬,上学路上咬,写作业时咬,晚上看电视时还咬,10个手指都被咬的光秃秃的。

刚发现时,小杰妈妈告诉儿子,这样很不卫生,以后不要咬了;小杰表面答应妈妈【不再咬】后,一不注意又咬了起来。小杰爸爸为此还打了好几次孩子,但结果都不管用。

听街坊邻居说,孩子爱“咬指甲”有可能是身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于是,小杰爸妈便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发现钙铁锌各项都正常,医生建议带孩子去看看心理门诊。

最后通过相关心理测试及医生的面谈,发现小杰不仅情绪低落、而且还很不自信、极度缺乏安全感。问其原因,才发现小杰从小与父母分离,直到上小学时父母才回到身边,这让他对父母很“陌生”。

当小杰出现“咬指甲”行为时,父母不是批评就是打骂,这让小杰很是紧张,不经意间就会通过【咬指甲】来自我安抚。

北京大学徐震雷先生,在解读《儿童行为问题矫治》中提到:当孩子出现咬指甲的行为时,父母应该更多的考虑孩子的心理状态。一般而言,孩子在感到焦虑、压力、被训斥时,就容易出现【咬指甲】的行为。

经常“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逃不过2种结局

指甲缝虽小,但却是“藏污纳垢”的“好地方”。孩子若长期喜欢“咬指甲”,轻者因“病从口入”而影响身体健康;重者因长期的压力,而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据某儿童专家表示:经常“咬指甲”的孩子,长大后多半逃不掉2种结局。

01、小病不断,影响身体健康

网上一位“脑洞大开”的网友,曾针对“咬指甲”一行为作了一首打油诗:

有个小朋友,毛病爱吃手;指甲长了他不剪,放在嘴里咬一咬;天长日子久,面黄身体瘦;到了医院一检查,毛病全在爱吃手!

的确,指甲盖中细菌众多,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好地方,孩子们在“咬指甲”的同时,细菌也会【病从口入】,从而让孩子小病不断,影响身体健康。

2007年,土耳其专家挑选了59名学生,通过检测每个人的口水中是否有造成腹泻或呕吐的细菌。

检测结果发现:测出阳性反应中76%的孩子喜欢咬指甲;而不喜欢咬指甲的人中只有26.5%验出阳性反应。

可见,咬指甲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通过对同龄孩子的对比,经常咬指甲的孩子,体质更差,更容易生病。

02、心理易出现问题,性格会受影响

孩子喜欢“咬指甲”,很有可能是心理出现了问题。节目《育儿大作战》中,有个小女孩在写作业时,就特别喜欢“咬指甲”。

据医生分析,这是由于小女孩妈妈在辅导作业时,不断指责。孩子在妈妈的指责下,就容易紧张、焦虑、甚至缺乏安全感,就习惯用“咬手指”来缓解自己的紧张。

如果父母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孩子的心理就得不到安抚。久而久之,长大后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性格也会受影响。

孩子经常“咬手指”,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喜欢“咬手指”的孩子,很多父母也是十分无奈。在孩子手指甲上抹黄连水、苦瓜汁的父母比比皆是,可最终不仅没用,还造成孩子吃手的频率越来越高。那面对经常“咬手指”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01、找到诱因,对症解决

当孩子经常性“咬手指”时,父母单纯语言上的“制止”作用不大。此时,父母应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看是身体病因还是心理诱因导致?

如果是孩子身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可以通过日常饮食进行补充。比如缺钙就多吃含钙丰富的海带、虾皮;缺铁就多吃含铁丰富的豆制品、动物肝脏;一段时间后,或许就能慢慢恢复。

如果是心理诱因导致,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多陪伴孩子,经常性的拥抱孩子;其次,通过相关动画片与绘本,让孩子意识到[咬手指]的危害。

海蓝博士在《不完美,才美》一书中提到: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在犯错时帮他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指责批评。

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样养成的,纠正之路也需要一步步来。父母在帮助孩子纠正的过程中,切忌过度的责骂,毕竟“物极必反”。

02、欲速则不达,试试[限制疗法]

面对经常“咬手指”的孩子,要想一下纠正很难实现,父母可以试试[限制疗法]。比如一开始,限制孩子不能在家[咬手指],再一步步的过度到公众场合;一开始,限制孩子咬手指不能超过2个手指,再过度到咬1个手指,直到戒掉“咬手指”这个坏习惯。

同时,每天早晚,父母可以用大拇指按摩孩子的嘴唇周围,以缓解孩子想咬手指的冲动。

总而言之,“咬手指”这个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特别自然的动作。想要戒掉这个坏习惯,就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多陪伴孩子,找到“咬手指”背后的诱因,对症解决。切勿简单粗暴的打骂,以免伤害孩子。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06/1717042.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