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丁咚:宣布阶段性“打赢”,俄罗斯突现不寻常动向

作者:

在俄乌战争爆发一个月、美国总统访欧与盟友协商进一步应对俄乌局势的节骨眼上,俄罗斯军方突然在周五宣布,俄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正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中,总体上第一阶段行动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

作为其证据,俄罗斯国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俄方将避免平民不必要的伤亡作为第一要务,乌方军事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被高精度武器精准摧毁,并认为,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被显著削弱,乌空军力量和防空力量几乎完全被摧毁,乌克兰海军不复存在,乌军有组织的储备也几乎归零。

俄罗斯国防部说,一个月内,乌克兰军队的人员损失约为3万,其中1.4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顿巴斯地区武装已控制卢甘斯克93%的区域和顿涅茨克54%的区域。

俄国防部说,俄罗斯军队迄今共有1351人阵亡,3825人受伤。

俄方下一步将把主要精力聚焦在主要目标,即控制顿巴斯地区上。

俄军方的这项信息披露选择的时机、内容及其暗示的新动向,很蹊跷、很不寻常。

就俄乌战场的实际情况而言,在经过初期“闪电战”失败后,俄方始终未能有效掌控乌克兰的制空权,俄军重点转向对基辅、哈尔科夫、尼古拉耶夫、马里乌波尔乌各重要城市的持续无差别轰炸,以击溃乌军民的反抗意志,但除了个别城市外,没有占领绝大多数乌克兰重要城市,特别是对基辅的包围很不成功,其围城军队有被全歼的危险。

另一方面,尽管乌方极为出色地组织了对俄军进攻的防御战,将进犯俄军拖了一个月之久并挫败其进攻锐气,并展开局部反攻,成绩可圈可点,但尚未出现战胜俄军的征兆。

因此,俄乌双方暂时进入了谁也不能战胜谁、谁也不会全面失败的战略相持期。

当此之际,超级大国的元首亲赴欧洲,协调盟国进一步应对俄乌局势,旨在加强对俄施压、防止其规避制裁,并扩大对乌援助,以图通过外力,改变俄乌当前的战略相持局面,加速战争进程,帮助乌克兰打赢俄罗斯,或达成一份于各方有利的协议。

所以,俄军方的此项宣布时机选择很蹊跷。

再看俄军方宣布的内容,其数字是单方面的。尽管莫斯科的信息战能力很强大——讽刺性的是它现已超过军事实战能力,但它们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值得相信。

无论是乌方公布的数据,还是据称被黑客组织攻陷的俄国防部网站数据,抑或者独立的第三方数据,俄军实际伤亡人数都远远超过了俄方公布的数字,相应的,乌军实际伤亡人数,都远远少于俄方公布的数字。

俄军方另有已众所周知的不少于7名将军战死疆场。

夸大敌人的伤亡,对本国的伤亡轻描淡写,从动机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一些重要事实上,俄方的一些描述将严重误导人们的看法,主要表现在夸大宣传俄军取得了乌制空权、制海权,摧毁了乌克兰的军事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特别是称乌军有组织的储备归零,无法得到补充,乌方战斗力显著削弱,强调俄军避免乌方的平民伤亡,都严重失实。

在俄对乌行动中,乌克兰的战略有生力量得到保全,仍然控制着领空,俄军也未取得乌方的制海权,乌方战斗力仍很强大,西方源源不断地向其供给军备、物资,提供财政援助,有效遏制了俄军的进攻。

假如俄方取得战场上的优势,以其本性及对此次行动确定的目标,怎么可能半途而废?

再看俄方宣布背后隐含的动向。

随着俄乌战争的发展,事实上它已变成俄与乌克兰及其背后支持的西方整体的对抗,正像我们早前评估的,时间拖得越久对俄越不利,对乌越有利。

以俄军实力和能力,打“闪电战”最合乎其实际和利益。俄情报部门战前对乌克兰国内形势和乌军战力的评估严重缺乏准确性,导致克里姆林宫作出战略误判,并作出出兵的错误决策。

普京当局最初的目标——这些目标随后一直被列为俄方的谈判条件,并为世人所皆知,包括对基辅当局“去纳粹化”、“去军事化”,确保其建立中立制度,迫使其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

前两项内容说得更直白些,就是推翻泽连斯基政府,扶持亲俄政权,解除乌克兰的武装力量,使基辅事实上成为莫斯科的“势力范围”,不仅如此,还要承认俄吞并克里米亚及俄外交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的既成事实。

关注俄乌战局整个过程的人们对此不应有疑议。很显然,此时俄军方声称其已在总体上完成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言不由衷的,而其突出根据计划,下一步的任务将主要是“控制顿巴斯地区”方面,更是与前述诸多目标严重不符。

然而,俄方的这一姿态是真实的,绝非虚言。

一些重大因素迫使普京当局不得不终止其在乌克兰的宏图大志,收缩战线,将此次目标调整为维护其在克里米亚主权的既得利益,并使其外交承认“顿巴斯地区”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变成既成事实,确保其对克里米亚的领土利益和乌东地区的地缘战略利益。

它们反映了莫斯科战略退却的底线是“克里米亚”归属莫斯科,顿巴斯地区独立并成为莫斯科的新势力范围。

战场上迟迟不能实现突破,军队伤亡不断增加,特别是包括将军在内的高级军官频频死亡,动摇了军心稳定,特别是俄后继乏力,缺乏外援,而乌方则源源不断地获得西方补给,军事优势正在发生逆转,长此下去,俄军迟早会被拖垮,导致战略上的失败。这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只要有打赢的可能性,莫斯科绝对不会放弃“初心”,实行“战略退却”。

以总统特使、前第一副总理丘拜斯自动辞职为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显示出普京过于宏大的领土和地缘战略目标,与俄方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直接为西方“非军事介入”提供了难得机遇,使其大规模地对俄罗斯的利益集团实施全面制裁,伤害其根本利益变成可能,莫斯科统治集团内部由此正在发生悄然变化,普京的忠诚体系趋于脆弱化,政权稳定的千里之堤,有可能溃于蚁穴。这是促使普京当局改变对乌战略方针的第二大重要因素。

更大的背景是西方愈益扩大和加强的制裁正严重侵蚀俄罗斯的经济基础,而拜登的欧洲行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掐断莫斯科的外部支持和援助,使其最大程度地陷入外交和经济孤立,在此情况下,俄国内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亦是大势所趋最终将从根本上削弱普京实施战争甚至继续有效掌权的能力。这是其不得不考虑的第三大重要因素。

第四个不无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正联合盟友为基辅提供安全“兜底”,就是确保在莫斯科对基辅动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进行全面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下,北约将作出回应,此举对莫斯科是个重要震慑。

与莫斯科的动向几乎同步的可能是,普京当局正加大谈判解决问题在其对乌总体战略中的分量,通过集中现有兵力帮助乌东地区分离主义武装控制顿巴斯地区,继而通过和平谈判促使泽连斯基当局让步、放弃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的主权。

可能正是由于敏锐地“嗅”到了莫斯科的这些不寻常的动向,因此拜登才会在布鲁塞尔对泽连斯基当局打气称,基辅自行决定,但无需被迫以割让领土为条件,与莫斯科达成协议。

假如俄乌双方形成这样一个结果——当然乌方几乎确定不会接受,那么乌克兰的这场反击战、它的重大牺牲及西方冷战后史无前例的全方位、不遗余力的对乌支持及遏制俄罗斯的战略,将失去意义,因此除了普京以外,没有人会乐意看到这样的事发生。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亚欧视点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27/1726515.html